《人民論壇》特別策劃組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狠抓作風建設,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干部作風有很大好轉。然而,仍有一些干部,尤其是個別領導干部,依然我行我素,以“官老爺”自居,處處表現出霸道的姿態。霸道的干部,對群眾,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大有“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之勢;對班子,唯我獨尊,聽不進不同意見,在重大決策、重要人事安排上搞“一言堂”;對同事,拉幫結伙,排除異己,搞“山頭主義”“小團體”……霸道的官員,濫用權力、為所欲為,漠視法律、胡作非為,很容易滑入腐敗的深淵。
官員霸道,實則是權力霸道。從本質上說,官員霸道是“權力霸道”的衍生物,以霸權為表征,是特權思想在作祟。一些官員的霸道習氣,除了性格上的原因之外,最重要的還是沒有認清手中權力的屬性。當官員模糊了權力行使的目的時,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就可能成為權力霸道的底氣和資本;當權力運行缺乏有效的制約和監督時,權力就變得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當權力被濫用到極限而缺乏問責時,仗勢欺人的霸道官員就必然產生;當公權力變成私權與私器時,就會公權私用,容不得質疑與爭辯、叫板與對抗,久而久之,權力霸道也就成為習以為常、自然而然的事了。權力霸道則官員必霸道。
官員霸道,不是“魄力”的代名詞,而是“腐敗”的前兆。官員霸道的工作作風之所以“有市場”,有時與上級領導的認同有著密切的關系,甚至有的領導不但不認為這是霸道,反而認為這是工作有魄力、有能力的表現,是豪爽豪邁,是大刀闊斧。而霸道的官員也竭力把這一切與工作上的“精明干練”聯系起來,借以迷惑上級。實際上,魄力是將個人智慧、個人膽識建立在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基礎之上,從而顯示出一種自信和敢做敢當;而霸道則多是建立在個人感覺之上,表現出自負和蠻橫。作風霸道的干部,雖然有時確實能推動一些工作,干成一些事情,但更容易利令智昏,做出難以挽回的錯事。
官員霸道,破壞了黨與人民的“魚水關系”。干部的權力來自人民,只能用于服務人民。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
官員霸道,還需“大治理”。單個官員的“霸道”做派,可能尚屬個人品質、行為作風的問題,但如果相當數量的官員表現出“霸道”的行為特征,就恐怕不是簡單的個人品質問題了,而是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有專家稱,當下干部霸道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干部治理手段的有限性。因此,治理干部霸道,不僅要將轉變作風建設常規化、制度化,讓霸氣干部在黨內和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而且要建立起有效的制度監督權力,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還要全面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提高政府科學施政、民主施政、依法施政水平,推進治理現代化。
習總書記在今年兩會期間專門就加強作風建設發表了重要講話,提出“三嚴三實”要求。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嚴格對照“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要求,著力解決“不嚴不實”問題。這為有效治理官員霸道習氣提供了思想遵循。
良好的政治生態是善治長治之本,是中國共產黨保持基業長青的關鍵。我們期待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少一些霸道習氣,多一些民主作風、親民情懷,構建真正“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