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2015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盛大舉行。全國勞模齊聚一堂,共話“勞動光榮,勞動創造幸福”的心聲。
高高的個子、溫和的笑容……會場上,不少勞模發現了一個高大又熟悉的身影——首鋼男籃主教練閔鹿蕾。興奮之余,幾位勞模拿著手機,前來求合影。
閔鹿蕾現年52歲,是北京男籃的功勛將帥,球員時代就在北京男籃效力了15個年頭,司職主力后衛,1997年退役后他接過教鞭成為北京男籃主教練,迄今已做了18年。在過去的4個CBA賽季中,北京男籃拿到3個總冠軍,打破了廣東的“壟斷”,創造了新的王朝。
對于北京男籃的成功,總是伴隨著各種爭議和質疑。第一年捧起冠軍鼎時,有人說那是個巧合,是“內定”。第二年捧起冠軍鼎時,有人說他們只是靠外援。第三次舉起冠軍鼎時,還有人說衛冕不算王朝,得三連冠。苛責和贊譽也始終伴隨執掌這支球隊帥印的閔鹿蕾,而閔鹿蕾卻很少回擊,他只是默默地耕耘,用成績說話。
說閔鹿蕾是全CBA最勤奮的教練一點也不為過。每個賽季他都會有一個厚厚的筆記本,賽前他會把比賽中可能出現的每一種情況、應對的策略全都寫下來,賽后他還會把比賽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寫下來,提醒自己球隊在哪些方面需要改進,一個賽季下來寫滿三個筆記本。
從執教風格上分析,閔鹿蕾的強項是嚴格訓練和整合球隊。無論是外援還是本土球員,閔鹿蕾都能和他們保持良好關系,將球隊凝聚到一起。“打不好算我的”,這樣的短信對于年輕球員來說,是最大的鼓勵。相比于天分,閔鹿蕾更信奉“勤奮”,他的微博簽名是“堅信努力就是最大天賦”。球員不努力訓練是讓他最惱火的事。北京隊的訓練量大是出了名的,NBA球隊每天訓練兩三個小時,CBA球隊一般是四小時,而北京隊是五六個小時。閔鹿蕾從1997年起擔任球隊主教練,在訓練量和訓練時間上的要求十幾年如一日,已經成為球隊的文化。
作為主教練,閔鹿蕾更是絕對的勞模,他可以帶領隊員們每天訓練6小時,結束后還會通宵做比賽準備。他以身作則,只要隊員站著,閔鹿蕾就絕不坐下。記得一次發高燒,他用手撐著廣告牌執教,閔鹿蕾說過:“尊重是互相的。”據悉,他曾一整天不進食來研究比賽和對手。2015年過年期間,在大年三十、北京隊已經放假的情況下,閔鹿蕾也是早早來到球館和球員一起訓練,閔鹿蕾的勤奮感染著球員們。
“這幫孩子太好了,他們太出色了,我作為他們的教練太自豪了!”這是每逢北京隊奪冠后,閔鹿蕾經常說的一句話。北京隊的主場比賽,曾門庭冷落到門票5元一張都沒人買,而現在,北京五棵松體育館成為“工體”之外的另一座城市地標。閔鹿蕾遠赴美國學習那年,也有其他球隊來找他接洽,待遇比首鋼高不少,但他沒同意,“還是故土難離”。
其實,曾經被評為首鋼勞模、全國體育先進個人的閔鹿蕾,也正是今年北京市全國勞模的推薦人選。“我覺得非常光榮,我也是代表首鋼男籃來參加這次會議的。”閔鹿蕾說。
對于今后如何發揮先進帶頭作用,閔鹿蕾干脆地回答:“肯定多拿冠軍啊!”他表示,現在國家對三大球非常重視,作為體育戰線上的一員,他將在基層好好工作,為國家多培養后備運動員,同時,帶領球隊為北京爭光,為國家爭光,而這也是他作為教練最大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