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全球化發展以及我國經濟的開放程度逐步提高,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也必將更加明顯。本文從進出口貿易、國內金融、經濟增長、經濟實體以及后續投資等諸多方面入手,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進行了論述,并對外貿出口增長方式轉變和金融體制改革、跨國并購、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風險管理等方面的有利機遇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金融危機;影響;機遇
一、金融危機概述
所謂的金融危機是指金融資產或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度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者瀕臨倒閉。或者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者債市暴跌等現象。
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發并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的特征是人們基于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較大幅度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幅度的縮減,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的現象,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有時候甚至伴隨著社會動蕩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蕩。
二、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
受金融危機的傳染機制影響,金融危機將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國內金融、經濟增長、經濟實體以及后續投資等諸多方面均產生較大沖擊。
(一)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當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由于金融危機造成的經濟緊張形勢,導致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的條件逐漸的惡化。不利于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以及新興經濟體的對外依存度很高。當金融危機發生時,受貿易傳染機制收入效應、價格效應的影響,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的對外需求降低,進口數量萎縮,使得我國在對外出口方面增速明顯回落。同時,國內進口數量也開始下降。最終導致進出口總之增速呈下降趨勢,進出口形勢急轉直下。
(二)對國內金融的影響
一方面,金融機構受到經濟損失。金融機構相當于大腦和心臟,而各個金融行業就相當于肢體,接收著大腦的支配。因此當金融危機帶來的時候,受到最大沖擊的就是金融機構。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的金融機構受到了嚴重的沖擊,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另一方面,金融市場受到重創。我國的金融市場基礎依然薄弱,資金比較缺乏,技術比較落后。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得我國的金融市場受到了重創。這不但打擊了金融市場的信心,也使得我國近些年來做的努力幾乎功虧一簣。
(三)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金融危機爆發以后,隨著向全球范圍的快速蔓延,全球經濟增長會呈下降趨勢。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以及我國經濟的開放程度逐步提高,金融危機之后我們也將面臨著經濟增速下滑加速、國民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問題。
(四)對經濟實體的影響
金融危機爆發以后,國內主要的行業和企業,尤其是電子、紡織、石化、電力、輕工、醫藥、建材、機械等行業,將逐漸面臨訂單明顯減少、庫存大幅增加、資金嚴重短缺,企業經濟衰退或增速放緩。經營困難加劇,一些企業甚至關停或倒閉。大型企業尚能依靠自身多年的實力和經濟基礎,勉強的應對金融危機的危害,對于一些中小型企業來說,或許就是毀滅性的沖擊。
(五)對后續投資的影響
金融危機使得大多數企業在投資決策時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以及潛在風險,對經濟增長的信心不足,信貸趨緊,市場不穩等,導致越來越多的企業對繼續投資的能力和可行性存在一定疑慮,投資趨勢不斷下滑。
三、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帶來的有利機遇
任何事物都是有雙面性的,金融危機也是如此。固然金融危機對經濟的整體運行和發展將帶來明顯的不利影響,我們更應該善于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在危機中抓住機遇。
(一)有利于加快外貿出口增長方式轉變和金融體制改革
企業向市場多元化發展已經成為開拓新興市場、減少和分散市場風險的有效措施,通過貿易轉型升級,提高產品競爭力,進而轉變我國外貿出口增長方式。而針對金融危機中暴露出來的薄弱環節,進行針對行的金融體制的改革,將進一步加強金融安全管控,對幫助企業降低風險,促進良性發展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二)為我國跨國并購提供機會
金融危機是殺機同時也是商機。一些有能力的企業便可以在金融危機時期進行跨國并購。跨國并購不但有利于企業自身的發展,同時也為打造國際品牌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三)推動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在金融秩序正常的時候,我們在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方面的不足被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所掩蓋。而金融危機可以說是一次最好的檢驗,能夠讓我們充分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這也就從側面的促進了我國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升級。
(四)促進我國各行各業更加注重風險管理
經過金融危機的影響,各行各業都打起了警鐘。為了避免金融危機的危害,我國各行各業都更加的注重風險管理方面的內容。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開放程度逐步提高,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也必將更加明顯。為了能夠在金融危機到來之時將其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抓住機遇,實現經濟的平穩增長態勢,我們還需著眼長遠發展,在解決現有問題的同時,加大轉型和調整力度,推動體制機制改革,提升我國經濟的防御能力,獲得持續的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海燕,趙健,蒲銀.金融危機下中國經濟的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9,03.
[2]張守芳,房紅.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特區經濟,2013,05.
[3]郭麗明.論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3,14.
[4]龍憲章.金融危機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及思考[J].科技創業月刊,2013,12.
作者簡介:白同濱,男,河北省容城人,河北省委黨校保定工作站2013級在職研究生經濟管理專業,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