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祥
摘 要:市場經濟條件下,在環境污染治理中引入第三方治理機制,實現污染治理的專門化和專業化。由于制度和法律體系的不完善以及行政干預過多,使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運行機制出現很多問題,基于此我們應轉變治污理念,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保障第三方治理機制健康運行。
關鍵詞: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行政干預;運行機制
隨著經濟發展,企業污染物的排放速度遠大于污染物的治理速度和技術進步程度,根據法律規定,排污企業不僅要在源頭上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還要對造成的環境污染承擔社會責任,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治污成本。張全(2014)認為,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要使企業逐漸擺脫行政命令,以市場為基礎進行資源的有效配置。由于成本問題,企業很難承擔自身產污治污的高昂費用,因此導致很多企業都存在違法排污問題,所以范戰平(2015)認為,環境污染治理不能只依靠企業本身,要以新的市場手段引入第三方治理機制,使環境污染治理更加專業化和專門化,同時轉變企業角色,將企業的社會責任轉化為經濟責任。
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運行機制問題分析
(一)制度、法律體系不完善
在“誰污染誰治理”的傳統模式下,環保領域存在著所為的“三同時”制度,這一制度要求污染治理設施要與項目工程建設同步進行,因此企業建設項目要想通過驗收,就必須擁有配套的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各個企業由于項目建設時對環境項目的前期投入,在污染物產生時他們寧可將污染物自身儲存或處理,也不愿意再花費一定的費用將其交由第三方進行處理。根據法律規定,如果排污企業能夠將自身產生的污染物直接排入區域內的污水管網,那么排污企業是不需要繳納排污費的,這樣不僅加大了對有毒化學物質的治理難度,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第三方治理的市場范圍,擠壓了第三方治理模式的生存空間,制約了專業化排污市場的發展,沒有達到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優。
(二)行政管制過多,市場調節不足
政府的行政管制很多情況下是沒有效率的,不能對市場的供求狀況進行有效調節,當企業排污產生負的外部性時,當地政府部門會考慮到該企業對地方財政的貢獻度,不能對其采取嚴重的懲罰性措施,但最終結果是政府之后可能要花費更多的成本去治理該企業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因此,從社會的角度來說,一段時間之后社會收益可能會低于社會成本,不利于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政府的過多干預,導致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機制發展緩慢,在環境治理中過分依賴于行政干預,而忽略了市場力量,從而使得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市場交易機制發育嚴重不良,市場選擇的優勢不能得到有效發揮,從而違背了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原則。
(三)第三方治理參與主體實力較弱
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雖然對改善環境質量有很大作用,但由于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因此第三方參與主體的力量比較弱小。受體制機制影響,企業在建廠初期就擁有一定的污染治理設施,這些設施的成本較高,設備拆除或閑置對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企業來說都是不理性的,導致企業不愿意放棄這些設備而花費額外的費用將污染物交由第三方處理。目前,環境污染治理第三方市場上主要是一些小型污染企業,這些企業污染物的自處理成本與支付第三方的成本基本上是一致的,整體來看,參與的市場規模比較小,缺乏對中型、大型企業的吸引力,因此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參與主體的實力比較弱。
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的轉型發展
(一)轉變環境污染治理理念,加快發展第三方治理
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場發展緩慢,關鍵在于傳統的污染治理理念的束縛。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要改變這種狀況主要是轉變政府的“誰污染,誰治理”的理念。作為市場中的中小型企業,可以逐漸將自身產生的污染物交由本區域內的第三方主體進行處理,將環境污染治理的責任進行轉化,避免小規模處理所帶來的邊際成本遞增。一般情況下,企業違法排污處罰力度較小,使得企業不會真正考慮環境污染治理的行為績效問題,從而導致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失去了現實的需求基礎,因此要轉變污染治理理念,加大對企業環境污染的懲罰力度,避免出現企業在違法排污狀況下取得更高收益的情形。
(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培育第三方交易市場
企業在建廠時存在所謂的“三同時”制度,這一制度的存在加大了企業參與環境污染第三方交易的沉沒成本。政府部門要逐步取消“三同時”制度,取消對企業在建廠時必須建設污染治理設施的要求,推動和培育第三方治理市場的發展。破除市場壁壘,加大社會資本的投入,在市場發展初期增加政府補貼,從而降低第三方治理的成本,增強市場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政府權力嚴格控制,減少政府對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場的干預,以市場化手段促進第三方交易市場發展。通過環境責任立法,轉變企業的污染治理責任,以服務合同的方式將污染企業的治污責任轉移到專門性治污企業身上,使污染企業承擔經濟責任,治污企業承擔社會責任。
三、結論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意識水平的提高,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得到了很好地實踐。為此,應充分考慮目前國內民眾對環境質量需求的日益提高,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契機,促進環境污染治理的專門化和專業化,積極為環境污染治理的社會化運營和第三方治理機制的構建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張全.以第三方治理為方向加快推進環境治理機制改革[J]. 環境保護,2014, 20: 31-33.
[2]范戰平.論我國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機制構建的困境及對策[J].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