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
摘 要:網絡化與數字化是廣播電視技術發展的方向。在廣播電視信息化發展的今天,縣級電視臺的節目采、編、制、播都逐步實現了網絡化,從而加速了電視臺的發展,而媒資系統的建設又可以使電視節目和重要的素材,在保存、共享、檢索方面更加方便快捷。臨洮電視臺結合自身實際,選擇成熟的網絡構架,完成了以媒資系統為核心的網絡化建設,取得了良好效果。
關健詞:媒資系統;網絡;建設
隨著廣播電視事業的數字化、網絡化進程,媒體資產管理系統已成為電視臺進行節目保存、管理和利用的主流方式。臨洮縣電視臺多年來積累了大量的文字、圖片、圖像、聲音等各種形式的媒體資料,它們涉及社會文化的各個領域,是臨洮縣電視臺歷年來財力投入的結果,更是全體員工集體智慧的結晶。這些資料以前都是采用傳統的磁帶存儲,這就造成了大量寶貴的素材資料難以長期保存,難以資源共享,難以快速方便地查找,使得電視節目資源的再利用率極低。因存儲時間和條件的限制,有的出現質量損壞、甚至信息消失等,因此如何有效地保存和利用這些歷史資源就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問題。 2006年以來,我們將這些資料和后續的節目成品、新聞素材,通過編目,用DVD光盤進行數字化刻錄后進行存儲,工作量大,節目的再利用很不方便。從2009年開始,逐步完成了新聞節目的制作網、硬盤播出系統的建設,新聞素材和成品節目存在磁陣服務器中,但不能和專題部非編網實現良好的共享互動,素材的檢索、節目的歸檔、成品的利用率還是不方便,不利于全臺的數字化運作。為此,從2013年開始,臨洮縣電視臺建設了以媒資系統為網絡架構核心的存儲網絡的建設,整合了全臺的新聞非編制作網、專題非編制作網、硬盤播出系統、媒資管理系統,實現了電視節目的采、編、制、播一體化。
一、媒資系統的建設目標和特點
(一)目標
根據縣級臺的實際情況,我們將媒資系統的建設目標定為:建立全臺的媒資內容存儲中心和數據交換平臺;整理和保存、拯救珍貴的歷史資料;滿足現有電視節目的歸檔、存儲和調用需求;實現節目和素材資料的共享和利用;滿足電視臺未來新業務的拓展需求。
(二)特點
媒資存儲管理系統是制播網絡的核心,它以高速的存儲網絡為網絡基礎,以節目的數字化管理為業務核心,以多用戶的數字電視廣播為外在擴展應用,以媒資服務器為在線存儲設備、數據磁陣存儲服務器作為近線存儲設備,通過媒資管理軟件,實現不同設備間的數據共享和利用。
建設的媒資系統要整體造價低,和現有的非編網絡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系統擴展方便,網絡結構成熟,具備存儲、編目、管理、檢索的功能。
二、媒資系統總體設計
(一)媒體資產管理系統(MAM,Media Assets Management)
媒體資產管理系統是對各種類型的視音頻資料、文字、圖表等媒體資料的數字化存儲、編目、檢索查詢、非編素材轉碼、資料發布、以及設備和固定資產等進行全面管理的系統。
(二)媒體資產管理系統的設計
1. 網絡架構的選擇:
目前電視臺媒資系統的網絡架構多以“FC+以太網”雙網結構和純以太網的單網結構為主。在系統存儲技術方案選擇上有FC SAN和IP SAN 兩大主流網絡架構。
FC-SAN
(1) 采用可伸縮的FC-Switch網絡拓撲結構,通過高速光纖通道(目前FC的單向速率為200 MB/s)連接,提供SAN內部任意節點之間的多路可選擇的數據交換,設備訪問的網絡擁塞處理也交由高速交換機處理,使得連接設備的增多幾乎不影響各個設備的訪問速度。(2) Switch規模越大,吞吐率就越高,如:8-port switch吞吐率為3.2GB/s,16-port switch吞吐率為6.4GB/s。(3) 支持熱拔插,高可靠性、可用性、可維護性(RAS)。受限于現有的光纖傳輸方式,其價格昂貴。
IP-SAN
基于普通IP協議和以太網的SAN應運而生,這就是IP存儲(IPS),它將SCSI協議映射到TCP/IP協議上,使得SCSI的命令、數據和狀態可以在傳統的IP網上傳輸。IP存儲系統在整個IP網上創建了一個共享存儲環境,很好地實現了數據共享和遠程訪問;由于采用的是SCSI、以太網、TCP/IP等現有技術和設施,造價低,便于構建和維護。
因此,臨洮縣電視臺根據自身的需要,考慮到和原有制播網的融合,采用了千兆以太網基礎上的IP SAN網絡結構。管理軟件采用了大洋的iStore 媒體資產管理系統,實現資料從采集、編目、存儲、歸檔到發布、檢索、再利用的全流程應用。圖1為大洋iStore 媒體資產管理系統的應用。
圖1 大洋iStore 媒體資產管理系統的應用
2.網絡構成:
臨洮縣電視臺非編及媒資系統網絡采用新一代的FC+以太網的架構,采用了集中存儲的模式。服務端配有1臺磁陣服務器, 1臺媒資服務器;客戶端配有6臺專題節目非線性編輯工作站,3臺新聞節目非線性編輯工作站,1臺節目包裝非線性編輯工作站,1臺配音工作站, 1臺媒資編目管理工作站,1臺播音工作站。如圖2所示:
圖2 臨洮縣電視臺非編及媒資系統網絡拓撲圖
3.網絡存儲安全設計
對電視臺媒資系統來說,系統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我們在媒資系統的網絡設計中,也特別強調了這一點。
(1)存儲需求
素材存儲通過磁陣服務器,該服務器集中保存所有的視音頻數據,其他設備都需直接或間接地與它連接。因此,在實現數據共享的同時,必須充分確保磁陣服務器的安全,還要滿足存儲容量、帶寬和容錯等要求。
(2)存儲設備及存儲容量
根據臺內系統規模和將來的擴展需要,要求存儲服務器陣列達到足夠的訪問帶寬;同時,網絡存儲設備應能夠提供足夠的素材有效存儲空間,初期建設的存儲容量為25T。
(3)存儲安全管理
在存儲管理方面,系統要求可以方便地對存儲模塊進行管理和監控;管理人員能夠通過存儲設備日志,了解設備工作狀態;系統應及時提示管理人員對設備進行維護。為了保證系統安全,在系統中安裝網絡版殺毒軟件,并每周更新離線病毒庫。
三、媒資系統業務流程分析
臨洮縣電視臺媒資系統中各主要業務流程為:
(一)上載
將磁帶通過媒資管理工作站上載存儲到在線存儲區,也可從非編網絡直接進行文件素材的封裝導入,上載過程中,生成作為節目存儲的高碼流文件mxf和用于瀏覽、檢索、查詢用的低碼流文件wmv。
(二) 編目
根據國家編目應用特點,結合新聞應用特點,我臺采用節目、片段、場景、鏡頭的四層編目和包括關鍵幀采集、關鍵詞、主要內容等文字信息注錄的編目,使上載發布的節目盡快能被查詢利用。
(三)存儲
編目完成后,需要進行在線瀏覽的素材和正在上載挑選中的素材等需要實時訪問的媒體文件的保存到媒資服務器,已歸檔的素材則遷移到近線磁陣服務器中,當需要時,再將素材回遷到媒資服務器上。
(四)檢索
用戶可通過多種檢索方式查詢節目素材。在檢索過程中,提供如關鍵詞、正題名等,檢索媒資系統內的節目素材的原數據信息,同時可以在線瀏覽該素材文件的低碼率的流媒體文件,使得編輯、記者檢索更加方便。
(五)下載
節目制作人員可以在其非編站點瀏覽、查詢、檢索媒資系統的頁面,并可以在頁面中訂購所需要的視音頻文件,如果制作人員需要視音頻文件中的一段,可標記出需要下載片段的入點和出點,提交訂購申請,通過媒資系統的權限認證后,將節目從自動磁帶庫中下載到媒資的在線存儲區,自動遷移到制作人員的文件夾中,再通過磁帶、光盤等輸出方式來滿足其需要。同時,還可以下載到非編網內,直接進行再編輯再利用。
(六)導出
導出模塊可以將資源導出到指定目錄,同時支持轉碼生成多路不同格式的目標文件。
四、媒資系統建設中注意的問題
(一)因地制宜,合理規劃
媒資系統是電視臺信息交換的一個平臺,是網絡化的核心,媒資建設應以提高全臺綜合運行和綜合管理為目標,合理選擇發展規劃。
(二)選擇有實力的合作伙伴
媒資系統的建設受先進理念和先進技術的影響,考慮到它的建設周期和未來的擴展性能,所以應選擇實力強,有潛質的商家開發的管理軟件,從而保證以后的維護和發展。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運行機制
媒資系統的建設和應用是長期的,無論從技術上還是管理上,都配備專門的網絡技術管理人員,加強編目人員的培訓,建立媒資使用、節目上傳和下載的管理制度,保證媒資系統的健康運行。
臨洮電視臺媒體資產管理系統的建設,使我臺的制播網絡更加完善。使媒體資產的查詢、管理納入科學規范的軌道,并將有助于我臺制作更多、更好的電視節目,為臺內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劉欽民.縣級電視臺對媒體資產管理系統的構建[J].科技風,2013.
[2]問亞平.連云港電視臺媒體資產管理系統建設[J].廣播電視技術,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