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磊++李京衛
增強社會主義新聞職業精神道德“軟實力”,當前最重要的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弘揚新聞職業精神、恪守新聞職業道德,做到“八個堅持、八個防止”:
一、堅持理想信念,防止精神迷茫意志衰退
理想信念是新聞職業精神道德的核心。理想信念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精神信仰,關系到靈魂歸宿及其方向路線、靈魂忠誠對象及其忠誠度。二是精神支柱和意志支撐,關系到使命感和事業心。我們從事的是黨的新聞工作,要堅持黨性原則,以崇高的使命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做好黨和人民的喉舌耳目,體現黨的意志、反映人民心聲,把宣傳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要求結合起來,防止使命感削弱、意志衰退、事業心下降。
二、堅持以人為本,防止充當“無冕之王”或“狗崽隊”
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是新聞職業精神道德的宗旨。為什么人的問題,從來都是新聞及其媒體的根本問題。從本質上講,一切新聞事業或新聞事業的一切都必須是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的,一切新聞學都是“人學”,一切新聞傳媒都是“媒人”。新聞以最新信息服務于人,新聞傳媒業屬于服務業,具有與生俱來的服務性。因此,貫徹群眾路線、強化群眾觀點,面向基層、服務人民,以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為原則,做好服務文章、做精服務欄目,做到群眾的需求點上和心坎上,成為新聞事業的一種本質要求和價值取向。那種居高臨下,在群眾面前、采訪對象面前,擺出一副“無冕之王”姿態的媒體人,從來都是不受歡迎的。那種以執意破壞人民正常生活秩序為能事的“狗崽隊”行為,過去不遭待見,現在更遭厭惡和討伐。
三、堅持遵紀守法,防止違法亂紀,遵守憲法和法律
遵守黨的新聞宣傳紀律,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民權益,是新聞職業精神道德的前提。如果說精神的上線是理想、下線是道德,那么,精神道德的底線就是法紀,突破了這個底線,精神道德就會變質,甚至無從談起。遵紀守法最重要的,一在“知”,二在“行”。市場經濟越深入,法律法規就越完備,需要“知”的法律法規就越多,程序在于先知道每個新聞工作者必須知道的,再明晰與報道領域息息相關的,進入具體報道工作時,弄清與報道對象直接相關的。從案例看,因不“知”而違法亂紀的占相當比重,須引起高度重視。新聞工作者不是立法者,而是踐行者。
四、堅持正確導向,防止輿論綁架
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是新聞職業精神道德的靈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最重要的,一是認識上行動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二是方法上把好關、把好度。輿論綁架的問題在于,把個別事情放大為典型的公共事件,對個別事件乃至私人空間進行輿論逼視、逼迫和審判,誤導公眾輿論,給社會和被報道人帶來嚴重不良影響。我們要積極營造有利于經濟發展、社會和諧、人民安寧幸福的輿論氛圍,防止給人民帶來間離感、孤立感和恐懼感的輿論
綁架。
五、堅持實事求是,反對虛假新聞
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是新聞職業精神道德的精髓。古人云:“忠信謹慎,此德義之基也;虛無譎詭,此亂道之根也”;“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綱舉;用心于詐,百補而千穴敗”。真實是新聞的生命,虛假是新聞的敵人,捏造是新聞的罪過,歪曲是新聞的病毒。這是新聞界的“鐵律”,人們耳熟能詳。問題在于怎樣做到該做到的、防止該防止的?歸根結底,仍然在人。首先是個人要特別小心,認真調研、深入采訪、細致稽核,力求萬無一失;更重要的是媒體之間形成互相監督和社會監督等機制,防止媒體因過分追求轟動效應、經濟效益而集體造假、策劃新聞、擺拍新聞圖片,以遏制虛假新聞反復出現。
六、堅持敬業奉獻、清正廉潔,防止有償新聞、稿錢交易
這是新聞職業精神道德的脊梁。有人說,敬業需要敬畏事業、敬畏職業、敬畏業務。如此敬業,必須奉獻。敬業奉獻與清正廉潔也互為表里,敬業奉獻是基礎,清正廉潔是表現,只有敬業奉獻,才能清正廉潔,只有做到清正廉潔,才能體現敬業奉獻。有償新聞、稿錢交易與之相反,以違法違紀交易發布新聞信息,屬于一種以權謀私的腐敗行為。按照中宣部有關規定,,新聞工作者不得接受采訪報道對象以任何形式提供的錢物、有價證券、信用卡等,不得以新聞報道形式為企業或產品做廣告等。切實貫徹落實好相關制度規定,就可以防止有償新聞、稿錢交易。
七、堅持媒體格調,防止低俗之風、不良廣告
這是新聞職業精神道德的基本品格。“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品格決定報格、媒格,人格、文格。所以,要以謳歌真善美為榮、以渲染假惡丑為恥,以傳播先進文化為榮、以低級媚俗報道和推廣不良廣告為恥。當今一些媒體,為博人眼球,提升知名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過度包裝,瘋狂炒作,有的甚至不顧罵聲一片,公然挑戰大眾道德底線,“新聞娛樂化”、“媒體娛樂化”以及不良廣告已傷害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引起受眾反感。
八、堅持良好形象,防止不正之風、不良習氣
這是新聞職業精神道德的必然結果和具體體現。正人者必先正己。怎樣“正”或樹立良好形象?符合新聞職業精神道德的,就做加法,違背新聞職業精神道德的,就做減法。二是乘除法。就是要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發揚優良傳統,吸取精華、除去糟粕,把握“朋友圈”、“生活圈”、“娛樂圈”,克服游擊習氣、“打工”心態,認真做事、創新事業,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讓同行敬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