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祥
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更新觀念、改進管理,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中,如何正確認識工會工作與黨政工作的一致性和自身的獨立性,不僅是處理黨政工之間工作關系的前提,而且是在轉變發展方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黨章》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代表全國人民包括工人階級根本利益的政黨。在這一點上,工會組織與黨政組織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目標是一致的。但是工會工作為群眾性的代表組織,有著獨立的組織程序和工作程序,在保持與黨政工作的一致性的基礎上,不能忘記它的獨立性,在強調獨立性的同時不能忽略它的一致性,二者的關系在一致性上是絕對的,在獨立性上是相對的。
工會組織不同于黨政組織,從《工會章程》看,工會組織依照法律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即:獨立組織的權利,獨立活動的權利,代表和維護的權利。從工會工作的特性看,它具有鮮明的群眾特性,這種特性決定了它與黨政組織代表著不同的工作職能,不同的工作職能使工會組織建立起了自己的組織體系、章程及活動內容。同時工會組織與工人階級的地位相適應,成為廣大職工群眾的主要代表者,它既是我國政治體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轉變發展方式中重要的政治團體,它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社團法人,具有相應的地位和權利。由此可見,工會是一個自主的、獨立的群眾組織,具有不同于政黨的相對獨立性。
在轉變發展方式過程中,產生的種種矛盾,使工會工作相對“獨立”不起來,工會組織過多的陷于各種非本職事務之中,難以有更多的精力抓職能工作,使工會工作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和獨立性。工會組織與行政的關系本應既是合作共事的伙伴,又是不同利益群體的代表,在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過程中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實踐中,在經營者的利益與職工利益發生矛盾沖突時,工會更面臨著代表誰,維護誰的選擇。工會組織不可能與行政對立,更不能站到職工的對立面,失去職工群眾,喪失維護職工權益的立場。
如何處理工會工作與黨政工組織的一致性和獨立性的關系,筆者認為,必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遵循企業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原則。黨政工三方必須在思想上、決策上、行動上保持一致,工會要和黨政攜手共同面對種種困難,摒棄與現實需要不適應的,盡快破解發展瓶頸,實施精細管理,任何違反這一原則的行為,都是違背企業共同利益的;二是遵循黨政工必須分清職責與權力的原則。在分清職能的同時,要以企業共同利益為重,提倡在指責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標上合;權限上分,步調上合;制度上分,關系上合。建立兩種關系:一是建立工會與行政伙伴的緊密關系。企業的行政領導要充分尊重工會組織的地位和權利,同樣工會組織在大膽獨立開展工作時不要忘記與黨政工作的一致性,要站在總體利益角度去維護職工的利益。另外,工會組織要經常主動地通過自身的工作,主動為行政分憂解難,支持行政依法行使職能,理解行政領導的苦衷,從而正確確立工會和行政相互尊重和支持的關系。二是建立企業黨委與工會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工會要主動接受黨委的領導,帶頭組織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和黨委對群眾工作的指示。在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中,引發的一些個人矛盾和利益沖突中,工會要服從黨的大局工作,認真做好一人一事的具體工作,實現兩個確保,即確保整體工作穩步推進,確保職工隊伍和諧穩定。
黨政工組織分工不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黨委對企業實施政治領導,發揮保證監督作用,行政對經營管理具體謀劃和決策,工會通過組織職工參與民主管理、監督,把職工的積極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三者既有合作,又有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內在因素,分工不等于對著干,通力合作并非一肩挑。
作為黨領導下的群眾組織,要準確的把黨政的關懷送到職工群眾中去,把廣大職工群眾凝聚到黨的周圍,為實現各項工作任務建功立業,同時必須從維護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經常了解和把握他們的情緒、意愿和要求,及時的地向黨政反映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協助黨政解決好職工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促進企業改革發展和穩定,更好地發揮工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在處理與行政關系時,工會組織要充分發揮優勢,結合本產業的實際,依法建會、依法治會、依法維權,通過建立相應的制度、體制和機制來落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要不斷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廠務公開制度,建立平等協商機制,發揮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作用,真正履行法律所賦予工會的基本權利。
而作為一名工會工作者,首先要學會講平等協商,換位思考。在開展一些與企業生產關系不大的專項活動,一定要事先和行政領導進行充分的協商,共同研究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在雙方意見基本達成一致時,才能付諸實施。在處理勞動爭議時,既要履行工會的維護職能,又要學會換位思考,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利益的關系。當職工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要理直氣壯地具理力爭,這個立場始終不能改變,但問題是職工的訴求必須是以不損害國家和集體利益為前提,對于少數職工片面追求個人不正當利益,甚至極個別為了一己之利無理取鬧者,決不能放棄原則一味袒護。要正面引導教育職工進行換位思考,理順職工情緒,化解矛盾,穩定職工隊伍,構建和諧的干群關系,支持行政正確行使管理職權。其次要講團結協作,同舟共濟。盡管分工不同,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但是所追求的奮斗目標和根本利益卻是一致的,因為行政追求的是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實現企業健康、穩定和快速發展。工會要積極發動職工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和建設,廣泛宣傳企業面臨的形勢任務,大力開展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合理化建議征集、技術改進等活動,只有不斷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職工的收入才能有望得到提高,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工會和行政同屬一個利益的共同體,兩者的最終目標并不矛盾。
總之,在加快發展方式的轉變過程中,要注意處理好工會工作與企業黨政工作的一致性和獨立性關系,要以黨委為中心,在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把黨政工團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為共同目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