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舸
傳統的4P營銷理論中,4P分別指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現在移動互聯網興起,互聯網企業的諸多營銷方式已經顛覆了傳統。不過,再用傳統的4P營銷理論來看互聯網企業的營銷,會發現4P的新玩法。
一、產品(Product)
4P營銷理論中的產品注重產品功能,要有核心賣點。但互聯網企業的產品注重開發。
1、數據驅動。數據驅動是企業互聯網化的核心。在確定產品方向前需要做大量的市場調研和用戶調研,以用真實的數據來支持產品戰略的正確性,從而快速開發投入市場;再根據用戶反饋并結合市場走向來進行合理的數據分析,從而優化產品,周而復始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2、快速迭代。快速迭代的一個特點是產品從供應到消費的環節非常短。小步快速前進,錯了再改。我覺得這應該是絕大部分互聯網公司的產品戰略。產品是設計好了,但是用戶說了算,所以重點就是快速把東西拿出手去經受市場的考驗,是驢是馬自然會清楚,從而也能不斷優化,使產品朝著用戶最舒心的方向發展。另一個特點是意見反饋和迭代的成本比傳統企業低很多,線上軟件業務的迭代明顯快很多,且幾乎不會耗費額外的財力物力。
二、價格(Price)
4P營銷理論中的價格,強調依據不同的市場定位來制定不同的價格策略。但互聯網企業往往通過免費來獲得流量,通過長尾效應來盈利。
1、免費。用戶體驗是產品能否勝出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為了盡可能多的讓用戶體驗產品,很多互聯網產品幾乎都不收費,搶占市場是第一要務。如360用免費殺毒入侵殺毒市場,結束了國內殺毒軟件收費的時代。
2、產品致勝法寶——長尾。長尾理論認為,在傳統的營銷策略當中,商家主要關注在20%的商品上創造80%收益的客戶群(二八定律),往往會忽略了那些在80%的商品上創造20%收益的客戶群,被忽略不計的80%就是長尾。互聯網使得商品的生產和管理成本急劇下降,使得不被傳統企業所關注的剩余80%用戶全部被包括進來,從而導致二八定律徹底失效,長尾效應發揮極致。例如余額寶,在此類產品出現之前,理財的概念并沒有深入大眾。余額寶等產品的出現讓普通人也能一鍵理財。
三、渠道(Place)
4P營銷理論中的渠道,是指企業為使其產品進入目標市場,所組織并實施的各種活動,包括途徑、環節、場所、倉儲和運輸等。但互聯網企業的渠道,要么玩跨界,要么直接把渠道“降維”了。
1、跨界。互聯網的發展使得純物理經濟與純虛擬經濟開始融合,很多產業的邊界變得模糊。互聯網企業的觸角已經碰觸到零售、制造、圖書、金融、電信、娛樂、交通、媒體等等行業。互聯網企業通過掌握用戶數據,開始進行跨行業全領域的競爭。如萬達、百度、騰訊三方聯合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賬號及會員體系,探索創新性互聯網金融產品,共同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用戶體驗。其中,萬達把所有線下商業全部統一劃給新成立的電商企業,主力打造O2O的電子商務模式,建立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會員制度;百度提供糯米網(團購)、地圖(百度地圖的室內應用)以及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和大數據的應用;騰訊主推支付手段,包括微信支付以及財付通。
2、降維模式。降維攻擊理論認為,3維世界的生物是無法生活在2維世界的,當采用2維世界的生物生存方式攻擊3維世界時,3維世界將降為2維世界,其中生物受到致命打擊。互聯網出現之后,開始出現降維模式,如消除地域、時間、費用、中間渠道等維度,使其在與傳統行業競爭時能夠獲得某種天然屬性優勢,對傳統行業造成致命打擊。
四、促銷(Promotion)
4P營銷理論中的促銷包含廣告、人員推銷、營業推廣與公共關系等手段。但互聯網時代,解決了傳統交易過程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解決了人和人的信息不對稱:電子郵件、社交網絡。
解決了人和信息的信息不對稱:門戶網站、搜索引擎。
解決了人和商品的信息不對稱: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
信息更加透明,企業們不得不看重口碑。一直被盛傳的互聯網思維,其核心是口碑為王。新媒體成為互聯網行業中的一支重要支柱,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精確的匹配、更高的覆蓋面來達成營銷計劃,這是傳統行業無法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