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龍
上世紀60年代讀初中時曾學過一篇《叔向賀貧》的古文,當時正處于“知識越多越反動”的年代,老師講得雖很用心,可我卻學得囫圇吞棗,更不明白貧窮有什么值得祝賀的。最近反復讀之,才漸漸明白了文中的深意。這篇文章就是放到現在,也具有很不一般的啟迪意義。
我國春秋時期的某天某時,時任晉國正卿的韓宣子與太傅叔向見面閑聊,宣子為自已的清貧而苦惱,叔向反而祝賀他,宣子很是不解。于是,叔向從沒有一卒地、沒有齊備的祭祀禮器,卻德行高尚、美譽遠揚、免于災禍的欒武子說起,又講了曾貴為晉卿,財富抵得上晉王室的一半、臣仆抵得上三軍的一半,卻因為德行淺薄、驕橫異常,結果陳尸于朝廷,宗族又被誅滅的卻昭子的慘痛教訓。接著,叔向點到了正題:“現在,你有欒武子的清貧,我以為你也能奉行他的美德,因此要向你祝賀。如果你不憂慮自已道德不立,而憂慮財物不足,那我哀悼你還唯恐來不及,又怎能祝賀你呢?”韓宣子聽了這番話,對叔向恭行跪拜叩頭大禮,并說:“我韓起在將要滅亡之際,幸虧你的忠言而得以保存下來。不僅是我,而且從我們的祖宗桓叔以下,都應頌美你的恩惠啊。”此后,韓宣子一直為臣低調,先后執政晉國長達27年的,直到其年過七旬壽終正寑。
叔向賀貧,其祝賀的對象是掌握生殺予奪大權的國家重臣,也是叔向的頂頭上司,他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講出了憂勞興國,逸豫亡身的客觀規律,使得韓宣子如醍醐灌頂,幡然省悟。這里不僅可以看出叔向的敢于進諫,善于進諫,也可以看出韓宣子是一個從諫如流,勇于納諫、樂于納諫的好領導。而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些領導,就非常缺乏韓宣子的“雅量”,他主政一個地方,這個地方都要聽他的;他主政一個部門,這個部門都要聽他的;他主政一個單位,這個單位都要聽他的。一聽到不同意見,就認為是和他過不去。如果是其屬下的某個部門對他有意見,以后這個部門在他手里就很難辦成應該辦的事;如果他知道是某個人對他提了意見,那這個人就是才華橫溢,德配天地,他也會將其“打入冷宮”,堅決不予重用。如此這般,類似于叔向的正直人士就如鳳毛麟角,而類似于和珅的吹牛拍馬之人就愈來愈多,于是,那個地方、那個部門、那個單位的風氣就愈來愈壞,負能量也愈來愈大,而這個主政者也就愈來愈渾渾噩噩,并逐步地滑向違法犯罪的深淵??梢哉f,近年來被查處的“任性”官員們無不如此。所以,我們現在仍然手握黨和人民賦予大大小小權力的官員們,都應引以為戒,當領導的應當多向韓宣子學習,當下屬的應當多向叔向學習。無論你當多大的官,手中有多重的權力,都不可霸道、違規和任性??梢哉f,我們絕大多數官員既是領導者也是被領導者,都得擺正位置,在被領導的位置上要學習叔向的敢于和善于進諫;在領導的位置上就要學習韓宣子的勇于和樂于納諫。惟有如此,你那個地方、那個部門、那個單位才能讓正能量占上風,你才可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才可以踏踏實實地為黨和人民做工作,才能真正的對你的家人負責,為你的祖上爭光。
前不久讀《古文觀止》,讀到了柳宗元的《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如果光看題目,我們一定會以為古人的腦子不正常,朋友家遭受了火災,家產蕩然無存,你不慰問也就罷了,竟然寫信去表示祝賀,真是豈有此理!閱讀正文后我才知道,原來王參元雖然才學超群,卻遲遲不能受到重用,竟是因為其家中十分富有的緣故。那時,朝庭里的官員都愛好廉潔的名聲,生怕推薦提攜王參元會被別人說是受了王參元的賄賂。所以柳宗元在“賀信”中說,現在這場大火把你的家產燒光了,以后人家推薦你提攜你,猜疑和顧慮也就成了煙灰塵埃,你的才能也就可以表現出來而不再被玷污了,那些早就想推薦你的人,都能夠開口說話了;主持科考的官員,授予你官職也不必顧忌了。正因為如此,我感到火神是在幫助我的好友啊,故而為你受災高興起來,也將吊慰換成了祝賀。雖然,此文的本意是批評官場中造謠生事,壓抑賢才的惡濁風氣的,但我對此文的第一感覺卻是,那個年代的官員很是看重自已的名聲,因為人家富有,就避嫌而不敢推薦和重用人家,還要等到人家失火遭災家產蕩然無存了才敢向朝廷推薦。這樣做雖有沽名釣譽之嫌,但也不失為尋求自保的辦法,因為那時候如果推薦錯了一個官員,是要承擔連帶責任的。而我們時下的一些官員,卻一點也不知道避嫌和自保,越是錢多的老板越是和他交好,有的好得忘記了黨紀國法,與老板們結成了利益共同體,老板一旦出事,他也跟著一起出事,可以說,近幾年查處的大要案件無不如此。
上述兩文,一賀貧,一賀災,都是針對朝廷官員而言的,都是要求為官者不能擁有過多的財富。因為朝廷官員有老百姓和國家養著,不管咋樣,他們生活無憂,不會差錢。而如果允許他們擁有過多的財富,他們就會利用手中的權力追逐財富,就會驕奢淫逸,甚至無惡不作,就會成為國家之害,人民之害。此道理放在現在也很適用。方志敏在他的《清貧》一文中說過:“清貧,清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共產黨人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在我們共產黨人執政的條件下,如果從政為官者能夠甘于清貧,安貧樂道,恪守黨紀國法,那就是人民之幸,國家之幸;反之,如果將手中的權力用作謀私利的工具,你就是富可敵國,那也是人民之害,國家之害,必將受到黨紀國法的嚴厲制裁。所以,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各級干部要求更加嚴格,懲治腐敗更加動真格,既從制度上保證干部能有體面的生活,又用黨紀國法約束他們不能擁有過多的財富,這才是真正的關心干部,愛護干部。就如近年來在反腐敗斗爭中紛紛落馬的“老虎”和“蒼蠅”,就如正在受到審判的周永康,如果我們的制度當初能夠對他們實施有效的制約,如果他們自已能夠自覺接受黨紀國法的約束,如果他們只擁有合法的財富,他們就不會走上犯罪的道路,他們的下場也不會如此之慘。前車之轍,后車之鑒,我們現代的為官從政人士和掌有大大小小權力的公務人員,都應當從前人那里汲取有益的東西,都要大力弘揚清風正氣,堅決蕩滌歪風邪氣,始終把為人民服務放在第一位,始終做到守紀律,守規矩,切忌“為人民幣服務”,切忌成為金錢的奴隸,更不能重走那些出事官員的老路。
值得一提的是,賀貧與賀災,只能用之于官員而切不能用到普通百姓身上。因為普通百姓手中沒有權力,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他們要生存,要養育子女,要贍養父母長輩,他們以自已的勤勞和智慧創造和獲得財富,天經地義,無可非議。我們共產黨人打江山,坐江山,就是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應當大力鼓勵和支持廣大的老百姓勤勞致富,守法致富。讓他們不僅要年年有余,積小富成大富,而且要千方百計地避免他們發生天災人禍。只有讓全國的老百姓都過上了好日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能真正實現,我們共產黨人的執政基礎才會更加堅實,執政地位才能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