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麗華河北省深州市前么頭鎮祝家斜完全小學
新課標指導下的語文綜合性學習
孟麗華
河北省深州市前么頭鎮祝家斜完全小學
縱觀我國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固然有基礎較為扎實的長處,但由于過分看重知識的傳播和技能的訓練,忽視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綜合性,忽略了發展學生的良好個性,結果導致語文教學產生了嚴重的應試教育傾向。本文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綜合性學習做出了探討。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專題閱讀
《課程標準》提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倡導。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綜合性學習呢?
綜合性學習過程應該是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過程。綜合性學習將聽說讀寫整合在一起,既為聽、說、寫創設了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提供了有意義的話題,又為學生課外閱讀圈定了內容,指明了方向。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可以設計一系列規模小的活動,把聽說讀寫巧妙地融于活動之中。
比如以“我愛我家”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我們設計出這樣幾個活動:(1)“爸爸小時候的趣事”。請你做一回小記者,采訪一下爸爸小時候的故事,了解爸爸兒時的生活經歷,然后選擇一件有趣的事記下來。有興趣的話,可在此基礎上寫一篇作文,投送給學校廣播臺或某報刊編輯部。(2)請你做一天小當家,體驗父母在家庭生活中付出的辛勤勞動,寫一則日記。(3)“媽媽的嘮叨”。模擬一種生活場景,由兩位同學進行模擬電話交流。想試試嗎?(4)“電視機前的評論”。在電視機前,你們一家人會說些什么呢?請以三位同學一組進行小品表演。(5)想嘗試一下做主持人的感覺嗎?請你和爸爸媽媽一起搞一次“家庭聯歡會”,主持人就由你擔當,從中還可以體驗到家的溫馨與幸福。
通過上述活動的開展,就可以把寫作、口語交際整合于綜合性學習之中,從而促進了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
在綜合性學習中,我們經常需要突破課時的局限,教室空間的束縛以及教材的拘囿,開設專題性課外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我們可以采用下列常規程序:(1)圍繞一個主題確定閱讀內容,如科普讀物、文學名著、科學家的故事等,一段時間安排一個專題,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2)摘記或評析所讀內容,并列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3)通過交流討論或查閱相關資料,主體地判斷、思考,試著自己解決問題。
比如在“走進三國”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可以這樣設計:(1)仔細閱讀少兒讀本《三國演義》或有關《三國演義》的導讀。(2)“小小三國迷”競賽活動。由學生自己主持,教師協助多媒體播放題目,以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3)說說閱讀時遇到了哪些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了什么問題,是怎樣解決的?提出未能解決的問題,師生共同商討解決方法。(4)“心目中的三國英雄”。引導學生評析書中人物,通過展開辯論,讓學生學會全面評價人物。(5)搜集由《三國演義》故事演變而來的成語或歇后語。
這樣的專題性課外閱讀綜合性活動,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受到經典文化的熏陶。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及主動探究、自學自育的能力。
合作學習是個體學習的有效補充和有力延伸,它有著許多個體學習所不能代替的功能。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主動深入地解決問題,可以增加信息量,提供學生交流情感、展示個性的機會。在綜合性學習中,我們可以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從而促使個人的創新潛能與集體的智慧相互補充,相互調節。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在為學生提供一個母課題的前提下可以設計若干子課題,倡導學生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比如學完《只有一個地球》之后,我們安排了以“只有一個地球”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在大的主題之下包含著四個子課題:1、地球媽媽的眼淚(搜集資料、小組討論)2、我是地球小專家(知識擂臺賽)3、綠化家園植樹活動(小組合作植活一棵樹,并記錄小樹苗的成長過程)4、寫給全人類的一封信(寫作、大組匯報交流)5、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逐個進行上述活動時,將在興趣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資料、小組集安排觀察時間和方式以及組織擂臺賽的討論,從而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他們的交流合作能力。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與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倡“教育就是生活”,意思就是教育不能脫離生活內容,不能脫離解決學習者的生活問題。借助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開展綜合性學習,可以使學生在廣闊的生活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他們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辦報紙、演課本劇、舉辦詩歌朗頌會,進行書法比賽等。這樣的形式有利于學生主動活潑地學習,有利于學以致用和學文育人。我們還可以帶學生走出校門,進行參觀訪問;節假日,鼓勵學生與家長外出旅游;組織學生作社會調查,寫調查報告等,這些綜合性學習都有利于使學生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同時生活中的許多問題依賴于語文這個工具。綜合性學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扎根在社會生活這個天然教室,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課文,并運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到生活中去實際應用,發揮語文的交際功能、傳播功能。
面向21世紀,人類社會呈現出了全球一體化、信息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與之相適應,小學語文教學領域在價值觀、培養目標、教學方法和課程結構等方面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語文綜合性學習正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蓬勃興起的,它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實踐能力、團結合作精神、勇于創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