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芹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第二小學
在空間與圖形的規律性知識中如何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王洪芹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第二小學
針對目前小學教學普遍存在的忽視學生好奇心、缺乏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現狀,我們側重在空間與圖形的規律性知識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以針對性彌補這一欠缺。
空間與圖形;規律性知識;探究能力
新的《課程標準》著重強調了“探究性學習”的方法,“探究性學習”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是教學改革的新理念,探究性學習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科學研究的方式去學習,讓學生體驗、理解和應用探究問題的方法,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空間與圖形的規律性知識中如何探究培養學生的能力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探究欲,才能積極的去探究,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在空間與圖形的規律性知識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的難易程度,學生的知識經驗,靈活創設課堂探究情境。低年級可以用童話故事引入,中高年級利用知識遷移,通過復習舊知識提出新問題,或設下懸念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是這樣進行教學的,教師提出問題:在長方形中可以用相鄰的邊長乘寬來計算它的面積,那么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嗎?有的學生認為可以。但是很快就有學生提出問題:長方形的長和寬相交成直角,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不可以用類似的方法計算,有可能是底乘高。持兩種意見的學生都覺得自己有道理。怎么辦?很快就有學生拿起方格紙做實驗。顯然,對于這道題,底乘以高的猜想是正確的。那么,這會不會是特例呢?能不能借助教師提供的各種平行四邊形來驗證猜想呢?聯想到底乘以高與長方形面積公式的相似性,學生逐漸將探究的方向聚焦于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上,主動探究出拼接、割補等方法。有了興趣,學生自然樂于探究
探究的方法很多如自主、嘗試、合作、討論、操作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知識范圍和智力水平指導學生運用恰當的方法。這樣有利于學生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讓學生“會學”的目的。
如:我們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教師不應該滿足學生會用公式計算就行了。因為學生認識知識也需要一個思維發展的過程。對此,教師充分發揮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通過教師設疑,學生猜想,觀察比較,自己動手操作、總結出平行四邊的面積公式。這樣不僅牢固的掌握新知識,還使學生學到一些數學思想和思考方法。教師把重點放在公式的推導上。這樣教學,學生不僅概念清晰、印象深刻,同時又將“轉化”這一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及時滲透給學生,為今后學習各種平面圖形的面積和立體圖形的體積這一系列的規律性知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生會在認識過程中受到啟發,逐步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1)教學過程是師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過程。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對學生要保持寬容與理解,給予鼓勵與引導,少一些批評與指責,多一些贊揚與鼓勵,消除師生間的無形的心靈鴻溝,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2)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提問題的環境與機會,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允許學生發表不同的看法與意見,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質疑。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思維深刻性,同時又能滿足學生的求勝心理,形成熱烈的課堂氛圍。
動手操作,手腦并用,在操作中體驗、在操作中思考,這是“空間與圖形”教學的有效策略。平行四邊形面積這一課學生親身經歷了“看一看、比一比、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猜一猜、想一想”等實際操作活動,讓學生通過親自觸摸、觀察、測量、和實驗,充分調動視覺、觸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去體驗、感受、探索、理解數學,這樣學生不僅樂于探究,空間觀念也易于形成和鞏固。
空間與圖形這部分知識比較枯燥,在實踐中我們感到在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占有很大的優勢,學生分工合作,節時高效,相互交流時又會激發靈感,學生不僅在體驗中獲得了知識,得出了結論,解決了問題,而且還能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得到的知識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比學生個體獨立探索獲得的體驗,更為深刻,掌握的更為扎實。在小組合作交流時,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分享他人的想法,這樣的學習能保證全體學生都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在探究過程中,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通過操作,討論,交流從而得出比較深層的數學知識,從而讓學生的個性能得到充分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成功感和喜悅感,我們老師這樣才能寓教于樂,從而達到了事半功倍了。
在學生個體獨立探索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內或班級范圍內,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方法及過程,相互討論分析,揭示知識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在合作交流中,學生學會相互幫助,實現了學習互補,增強了合作精神,提高了自我表現的能力,以及聽、說和交往的能力。進而內化探究的成果。
通過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逐漸把探究學習作為自己學習的第一樂趣,使學生敢于探究,善于學習。
和諧的課堂環境能喚醒和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和需要,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