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彥粉河北省元氏縣槐陽實驗學校
新課程標準下如何對學生數學學習進行評價
賈彥粉
河北省元氏縣槐陽實驗學校
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高速發展,數學的應用越來越廣,地位越來越高,作用越來越大。不僅如此,數學教育的實踐和歷史還表明,數學作為一種文化,對人的全面素質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響。因此,提高基礎教育中的數學教學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可目前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數學教學中違背教育規律的現象和做法時有發生,為此更新數學教學思想、完善數學教學方法、改革數學學習評價就顯得更加迫切。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就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學生數學學習進行評價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其數學學習狀況——進步、現狀、發展趨勢和需要得到的幫助等,以使得教師能夠更科學地從事數學教學;評價絕不只是對不同的學生作橫向比較,排名次。我們的評價觀應當由“選拔適合于教育的兒童”向“創造適合于兒童的教育”轉化。
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在傳統教學中,對于知識的掌握我們通常就看作業情況或上課發言等的情況,而往往會忽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在新課程理念下,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應該考察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是否樂意、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是否有集體意識;是否具有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考察學生的數學思維過程是否具有合理性、靈活性、獨立性。比如,數學解題過程的評價。按照波利亞的解題理論,一般把解題過程分為弄清問題、擬定計劃、實現計劃、回顧等4個階段。這是針對解題過程本身而言的。但就解題教學來說,還應當增加一個步驟,也是首要環節,即要使學生“進入問題情境”,讓學生產生一種認知的需要。對于“進入問題情境”環節,要求教師用簡短的語言,在承上啟下中,提出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任務,激起認知沖突。而對其余4個環節,教師的行為可按波利亞的“怎樣解題表”中的要求去構思。一般教師和學生都能夠注意做到做好前3個環節,卻容易忽視“回顧”環節。嚴格說來,回顧環節對解題能力的提高,對例題教學目的的實現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回顧環節來講,除波利亞提出的幾條以外,更為主要的是對解題方法的概括和反思,并使其能遷移到其它問題的解決之中。
基礎知識與基礎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學目標,數學課程標準總體目標中對知識與技能目標闡述如下:經歷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數與代數問題的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經歷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數據、作出決策和預測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我們往往會存在著一種誤區,那就是概念、法則、定理等一些是基礎知識,而知識的運用是一種技能。其實這樣忽略了學生在探究這些數學事實過程中,所取得的經驗和方法對學生來說是研究新知的基礎。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評價應結合實際背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更多地關注對知識本身意義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礎上的應用。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情感和態度包括: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我們在評價學生的數學學習時,要注意考察學生是否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數學學習,在小組的合作中是否能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質疑,進行小組合作,并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解決問題。在數學學習中,要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要培養學生在解決問題中,不斷的思考,從最佳的角度去選擇答案,探索數學的奧秘,感受數學的嚴謹。
學生、教師、家長是參與評價的三大主體,我們過去偏向于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應該是聽從老師的話,這好象是天經地義的事,如今新課程要實現“以人為本”,教學過程就要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為主旋律,那么我們就不能忽視學生的自評和互評,對于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情感體驗,如是否喜歡數學,學習數學是否有信心,學生感覺是最真實的。由此可知學生的自評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價值的。而數學學習又是一個合作的過程,在小組合作中,學生所表現的各種素質,他是否積極參與、是否有與眾不同的想法,小組內同學是最有發言權,因此學生的互評也是至關重要的。家長和孩子之間有著特殊的關系,家長的評價影響力不可低估,由于家長對教學的不了解,他們的評價可能會對孩子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據報載有一所小學的老師為五年級學生布置了這樣一道作業:假期,如果你們一家人想到上海旅游,請制訂三種旅游計劃,分高、中、低三檔,其中火車票、飛機票、賓館住宿、各景點門票等費用,必須詳細列出,最后根據家庭收入狀況選擇一個最佳方案。顯然,這樣的題目很具有新課程理念,是一道讓學生動手動腦的作業,是一道與生活聯系密切的作業,結果很多學生不知所措,家長抱怨學校作業怪,結果有許多作業都是由學生家長包辦。由此可以看出,對學生的評價,學生、老師、家長三者要缺一不可。在本案例中,家長如果對學校工作了解、支持,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親自體驗數學學習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恰當地進行評價,對學生學會學習是終身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