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姝娟 沈文慧
(內蒙古自治區航空遙感測繪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地理國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經濟地理要素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其相互關系,是基本國情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國情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全面獲取地理國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態以及人類活動基本情況的基礎性工作。普查的目的是為開展常態化地理國情監測奠定基礎,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服務于政府決策、管理、規劃,企業經營管理和公眾日常生活等。
地理國情普查的內容和指標要綜合國家、各級政府在決策、管理、規劃中的需要,結合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特點,開展地表形態、地表覆蓋和重要地理國情要素等三個方面的普查。
指標要從國家關心、百姓關注和地理信息重要性三個方面加以分析與選擇,確保統計分析指標的科學性、邏輯性和系統性,制定適宜、可操作、科學、系統的數據指標。一些指標要結合結合地域特點與需要(如沙漠、森林、水域、耕地、城市建設、交通建設、重大工程等)來制定、采集。
地理國情數據可以從地理空間角度來展示、表達自然、生態、資源、人口、經濟、社會等信息的位置、距離、關系,進行發展預測、戰略規劃。
自然資源是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資源是稀缺的。把有計劃、合理、節約開發利用資源,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作為地理國情信息切入點。
地理國情要從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幾個方面進行信息采集、處理、管理、統計分析、發布,反映資源的分布、數量、質量、開發利用情況,為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開發規劃、日常管理提供基礎信息。
地理國情要反映植被覆蓋度、水網密度、水域濕地、水土流失、沙化以及鹽堿化等,為生態功能區劃、生態環境保護、生態脆弱區保護提供信息支撐,并在普查工作完成后,繼續進行變化監測。
地理國情要反映城市建設、重大工程、礦產開發、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面沉降。
地理國情可以借助遙感等技術手段監測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產生的地應力變化和廢氣、廢水、廢渣對生態破壞情況。
地理國情要反映居民地及人口、公共服務設施配置、綠地、交通便利性、土地集約利用指標,為城鎮布局、建設規劃、城鎮配套設施建設提供信息服務。
地理國情利用人均國民收入、經濟密度等指標來反映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密度是指區域國民生產總值與區域面積之比。結合資源、人口、科技、政策等信息,為經濟發展提供評價和預測。
地理國情反映交通線路分布、通達性、密度等,結合居民地、經濟、人口信息,為交通規劃、建設提供輔助決策信息。
地形地貌是地理國情所反映的基本信息,要體現高程、起伏、坡度、高差、地表平整系數、地貌類型面積等。
地理國情信息統計分析是根據多種統計單元,對地理國情信息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模擬與預測、挖掘等處理,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綜合反映各種信息的空間分布特征、地域差異、空間結構、空間關系、變化量、變化頻率及變化趨勢,客觀準確地揭示其空間分布規律和發展演化趨勢,形成客觀、標準、豐富的地理國情信息統計分析成果。
地理國情信息統計分析根據分析的層次、內容、應用目的分為基本統計分析、綜合統計分析和分析評價報告。
以地理國情普查數據為基礎,基于地理國情普查要素的點、線、面等幾何特征類型和地理實體對象,完成展現地形地貌、植被覆蓋、荒漠不裸露地、水域、交通網絡、居民地及設施、地理單元的基本數量、位置、密度、形態等內容的描述性統計分析。這些統計分析已有比較成熟的理論、計算方法和GIS 軟件。
在基本統計分析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經濟等部門與題數據,運用統計分析模型和方法,對地理國情普查要素的物理結構、空間關系及差異特性等內容進行綜合分析,用來反映地形地貌、植被覆蓋、荒漠及裸露地、水域、交通網絡、居民地及設施等要素的空間分布、覆蓋程度、土地覆蓋格局、通達性、空間相關性、土地開發程度等。
目前各個行業已有一些綜合統計分析的模型、算法,為做好地理國情需要探索、發展新的模型。主要發展綜合自然、人口、經濟、資源、生態、交通等要素的統計分析模型,為國家地理國情數據開發利用提供計算模型。
在地理國情領域可以采用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聚類分析、因子分析、網絡分析、回歸分析等方法,建立統計分析模型,得出相關的統計分析成果。
在基本信息統計分析和綜合信息統計分析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經濟等部門與題數據,從生態文明、城鎮發展、區域經濟、社會民生等方面分析評價資源分布特征、生態脆弱性、土地開發狀況、交通優勢程度、區域經濟發展狀況、設施配置水平及地區差異等。揭示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資源環境的空間分布規律,為國家戰略規劃制定、空間規劃管理、區域政策制定等提供有力保障。
分析評價報告要給出一些社會經濟現象的描述性說明、因果關系和預測說明,給出改進的建議、意見。
預測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判斷,它和統計具有一脈相承的關系,沒有科學的數據挖掘和提煉,就沒有預測的準確性,同時,由于統計能夠對研究對象進行各種屬性的描述,在預測的時候可以利用統計的資料進行科學修正,提供決策依據,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
地理國情是重要的國情信息。除了現有的統計分析技術外,如何分析獲取更多有價值信息需要不斷地探索、改進。形成圖集、信息系統、網絡分發等信息發布形式,滿足政府、企業、社會規劃、管理、決策、日常生活的需要。
[1]《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文件匯編(一)》,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2]《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技術文件匯編(二)》,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