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決定,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1]作為依法治國的總目標,這對海南國際旅游島法治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海南國際旅游島法治建設不僅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還要在社會上形成普遍的法律意識,形成人人都追求的法律價值。只有具備了普遍的法律意識和人人追求的法律價值,海南國際旅游島才能真正成為人們向往的現代化文明之島。
在中國古代社會,法治是治國的一種手段,如古人講“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狹于今,修法治,廣政教,以霸諸侯?!保?]這里的法治是建立在專制制度的基礎上,為維護統治者利益服務的。今天所說的法治是與人治相對而言的,是“法律的統治而非人的統治。”[3]18卓澤淵教授認為“法治是與人治相對立的、以民主為前提和目標的、以制約權力和保障人權為基本特征的、依法辦事的社會管理機制、社會活動方式和社會秩序狀態?!保?]65在這里法治是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礎上,為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把法律作為最高權威來治理社會的一種方式。法治建設是人們為實現法治目標而進行的活動,既包括制度層面的法律制度建設,也包括人的精神層面的法律意識、法律價值等方面的建設。
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的內涵。從哲學的角度看,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是對客觀物質世界的能動反映,屬于人的精神活動的范疇。有人認為法律意識是“社會主體對法的現象的主觀反應?!保?]這就把法律意識看成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從實踐的角度來看,法律意識是人們把法律作為解決問題最終依據的思維方式,它會在人們處理問題的行為上反映出來,體現的是人們的一種法治思維。與真理相對,價值帶有很強的主觀性,它能夠使人不惜為之付出,甚至做出犧牲,如歷史上譚嗣同為了變法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就是把法治看作了自己的價值追求。法律價值則表現為“主體以其需求系統為基礎,對主體與法律之間的價值進行整合而形成的觀念形態 (即思想和思想體系),它綜合地體現了主體的愿望、需求、欲望、理想、需要、利益等等?!保?]428法律價值首先體現為人們對法律的認可,“如果一個國家的法律沒有獲得或根本不能獲得社會公眾的信賴和尊重,那么這個國家的法律就沒有什么權威性可言?!保?]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8],這種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就是法律價值,它體現的是人們愿意為法治而犧牲自己的奉獻精神,是指人們把法律作為一種信仰來追求。例如,當個人利益和守法出現矛盾時,法律價值體現的是個人為遵守法律而犧牲個人利益。法治意味著理性與正義,向人們顯示出道德律令的威嚴與神圣,正如柏拉圖所說:“假定每個人都是神的木偶,有一條把他拉向美德的理性的金線,這就是國家的法律?!保?]3法治的這種理性與正義是人們愿意為之付出的前提條件,如亞里士多德所講:“法治應當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10]199,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即是理性與正義在人們思想上的反映,它們都屬于人的意識范疇。法律價值是法律意識的深層形態,它體現的是人們對法治社會的一種精神追求。
法治建設、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的關系。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是法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對推進法治建設意義重大。法治建設過程中不僅要有完善的法律條文和制度,還要在社會上形成普遍的法律意識與法律價值。有人認為“民主法治的社會是要以普遍健全的公民法律意識為精神支撐:法律意識既為民主的產生、發展和健康運行提供理論支柱,又為民眾參與政治活動提供內在驅動力?!保?1]這揭示了法治建設與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的相互作用關系。當社會普遍缺乏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的時候,人們就不會把守法作為行為準則,這必然導致社會守法氛圍的缺失,守法氛圍的缺失反過來又會影響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的形成,進一步加劇守法氛圍的缺失,這時社會就會陷入一種守法的惡性循環。這種惡性循環一旦形成,本應該運用法律解決的問題,人們總會去找關系、上訪甚至訴諸暴力,使法治建設進一步遭到破壞。而當一個社會具有很高的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的時候,守法成本會大大降低,就會在社會上形成一種良好的守法氛圍,這種良好的守法氛圍反過來又會促進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的形成。可見,法治建設與法律意識、法律價值關系密切。一個社會法治建設程度如何,不僅表現在法律和制度體系的建設上,還反映在人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方面。因此,是否具有普遍的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就成為衡量一個社會法治建設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
法治建設關系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得失成敗,是其重要基石。在海南國際旅游島法治建設過程中,無論是負責立法、執法與司法的國家工作人員,還是普通的社會成員,都必須具有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才有助于法律的實施。因為人是法律行為的主體,不管法律制定得多么完善,沒有普遍的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就不會有守法的公民,沒有守法的公民終究會導致法律成為一紙空文。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利益問題,會涉及到人與人之間復雜的利益關系,是否用法律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也取決于人們是否具備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而是否采用法律的方式解決問題關系著法治建設能否成功,因此,在海南國際旅游島法治建設過程中,必須在社會上形成普遍的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
第一,海南國際旅游島需要以法治建設為基礎。法治是社會文明的基礎與象征,沒有法治必然會帶來社會混亂。對內而言,法治建設是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制度基礎。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是全方位、多層次的建設,它涉及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方方面面,而不僅僅是發展旅游業這么簡單,可以說,它是海南全面而深層次的發展。海南的這種發展必然會帶來利益的重新整合與分配,要想使其有秩序地進行下去,必須做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也就是加強法治建設。從社會發展的趨勢來看,現代化的社會必然是法治社會,實現社會現代化也是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題中應有之意,因此,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只有以法治建設為基礎才能取得成功。對外來講,法治建設是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形象基礎。由于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旅游業已經發展成為海南重要的支柱產業,如今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對旅游業的依賴非常強。近年來,國家和海南省積極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和感召度的特色旅游產品,定期舉行大型節事活動和國際上重要的旅游賽事等,國外游客也出現了明顯的增長。游客作為重要的消費群體,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應為其提供安全的旅游環境。法治建設就是安全旅游環境的保障。法治建設能夠保障游客的基本權利,提高海南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為海南樹立良好的形象打下基礎。
第二,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是海南國際旅游島法治建設的重要方面。人是法律行為的主體,而人的一切活動又是在一定意識指導下進行的,因此,提高全體公民法律意識是推進法治建設的一個基本條件。法律是依靠國家強制力來維護的,但如果僅僅依暴力靠來維護,那么法律的內在精神就不能完全表現出來。只有當人們把外在的法律規則變成內在的精神意識時,人們才會自覺地維護法律秩序,遵守法律規范,才會崇尚法律,信賴法律,并敢于同不法行為作斗爭。海南國際旅游島法治建設離不開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而在這方面也有待加強。比如在公職人員中存在重權力、輕法律的思想;當前在一些地方、部門普遍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在某些執法人員中,存在某些特權思想影響,高高在上,坐堂辦案,使法律不能樹立應有的權威,甚至形同虛設;在公民中存在重權利,輕義務的思想;在社會生活中民眾的法律意識淡??;在一些糾紛事件中,往往雙方當事人不愿通過法律的途徑來解決問題,而是采取粗暴的手段,導致群體性事件的發生,等等。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中這些違法現象的出現,從根源上講都與人們缺少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有關系,表現出人們法治觀念淡漠。
第三,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能有效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的法律實施。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形成完善的法律體系只是海南國際旅游島邁出法治建設的第一步,海南國際旅游島法治建設的關鍵是要保障法律的實施,而法律實施的關鍵在于執法者和公民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的提高。在社會生活中,法律的執行和遵守受法律意識支配,法律意識反映出人們對法律的看法以及執法、守法的自覺程度,因此,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是執法、司法和守法的思想保障。從執法與司法的角度看,只有提高國家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才能真正實現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否則法律的權威就會受到損害,國家的法律將不能得到有效實施和遵守。從守法的角度看,法律的貫徹實施也有賴于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遵守法律,只有樹立起法律意識人們才能真正做到自覺守法。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也是保障海南國際旅游島法治建設的重要前提,海南國際旅游島法治建設既要有法律意識,還要上升到法律價值的高度。法律價值的缺失會導致執法和司法人員重人治,輕法治;社會缺失法律價值,也會造成法律遵守的困難,甚至出現違法亂紀的狀況,進而影響海南國際旅游島的法治建設和形象。所以,法律價值是海南國際旅游島法治建設成功的保障。從海南國際旅游島的法治建設狀況來看,社會上還沒有形成普遍的法律意識,沒有形成人人追求的法律價值,海南國際旅游島離法治社會還有一定的距離。例如,在海南一些地方所出現的“宰客”現象,損害了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形象,反映出人們法律意識的淡漠和法律價值的缺失。據海南省統計局統計,“71.50%的民眾認為旅游市場秩序混亂,宰客欺客現象嚴重是阻礙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主要問題?!盵13]36這些問題的出現,從根本上講是缺少法律意識,沒有把法律提升到價值的高度。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在海南國際旅游島法治建設過程中體現為奉法精神,就是讓守法成為習慣和信仰,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和堅定捍衛者。
在國際旅游島建設過程中,海南省政府提出了建設“文明之島”的目標,這里的文明首先不是經濟高速發展的物質文明,而是社會文明。社會文明要求其公民具有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它體現在人們的行為之中,要求每一個人自覺地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比如,保護環境,不隨地亂扔垃圾,把垃圾分類處理;文明出行;禮貌待人;遵守社會秩序;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等等??傊?,只有形成了普遍的法律意識和人人都追求的法律價值,海南國際旅游島才會變得更美好,才能成為現代化的文明之島。
在海南國際旅游島法治建設中形成普遍的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既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糾,樹立法律的權威,也要向廣大人民群眾加強法治宣傳和教育,使法治觀念深入人心。
第一,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法制建設。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離不開法律制度這個重要載體,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過程中形成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必須加強法律制度建設。作為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具有一定的立法權。自建省以后,海南省人大也“立足海南實際,著力推進自主性立法。二十多年來,海南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共制定此類法規83件,……填補了現行法律法規的空白,解決了海南省所面臨的特殊問題。”[14]有人提出要“運用特區立法權,為建設海南國際購物中心提供法制保障?!保?5]2010年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之初,海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就印發了《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旅游市場環境綜合整治實施細則》《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治安環境綜合整治實施細則》《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衛生環境綜合整治實施細則》等文件。國家對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也給予了很多政策上的支持,賦予海南更多的權利,比如,海南島成為世界上第四個離島免稅區。當前,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要充分利用國家賦予的權利和自身優勢,進一步加強立法和制度建設,使海南法制建設不斷完善,為形成普遍的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奠定基礎。
第二,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公職人員要公正執法,維護法律尊嚴。在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中,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能夠體現出國家的法治理念。國家公職人員是法律的執行者,只有公職人員帶頭維護法律的尊嚴,人們才會信任法律,才能逐漸培養出普遍的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例如,在國際旅游島建設過程中對不法分子的嚴厲打擊、對各種問題的依法處理和整治等,都反映出政府公正執法、維護法律尊嚴的決心。公職人員這種公正執法、嚴格執法、維護法律尊嚴的行為能營造出良好的法律氛圍,樹立起法治理念,使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有一個堅實的社會基礎。
第三,加強海南國際旅游島法治宣傳。要在海南國際旅游島法治建設中形成普遍的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必須在全社會深入開展普法宣傳,形成人人知法、懂法、守法和護法的良好風尚。通常人們認為法治宣傳僅僅是政府的任務,完全是靠政府來推動的,這樣不但宣傳手段單一,往往還會出現形式主義,效果也不明顯,很難使法治觀念深入人心,海南國際旅游島的法治宣傳必須改變這種做法。首先,宣傳主體要多樣化,形成以政府為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宣傳主體,把各種社會團體調動起來,走群眾路線,形成人人參與普法的氛圍。其次,在宣傳手段上要發揮各種媒體特別是大眾傳媒的作用,使法治宣傳成為大眾化、日常化和制度化的活動。再次,在宣傳內容上,既要普及法律知識,又要宣傳法制精神、法制理念和法律情感,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培育出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
第四,深入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法治教育。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之一,充分說明了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的形成離不開法治教育,在社會普遍缺乏法律意識的情況下,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要想重塑法治權威并且使法治觀念深入人心,必須教育人們把法治作為一種價值來追求。在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中進行法治教育,其一,要在中小學進行法治教育,從小培養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其二,法治教育要面向高等教育,面向社會,使人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價值不斷獲得強化。其三,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法治教育的重點是進行憲法教育,如在國民教育體系中把憲法作為法律知識的重要部分,國家公職人員任職前對憲法宣誓,等等。
[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Z].2014-10-23.
[2]晏子春秋·諫上九[M].
[3]諾內特、塞爾茲尼克.轉變中的法律和社會[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
[4]卓澤淵.法治泛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5]管祥潤.論現代法律意識[D].北方工業大學,2007.
[6]呂世倫,文正邦.法哲學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7]沈強,盧曉峰.簡論中國法律權威生成的理念基礎[J].長白學刊,2009(5).
[8]何勤華.古希臘名著精萃[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9]亞里士多德.政治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10]朱文星.論法律意識的培育與和諧社會的構建[J].社會主義研究,2006(6).
[11]徐海軍.國際旅游島建設標準與評價體系研究[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2.
[12]李遼寧,趙康太,李德芳,于冰.國際旅游島建設與海南公民道德素質提升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13]莊雪球,于正.論國際旅游島背景下的旅游法制建設[J].城市旅游規劃,2013(12).
[14]遲福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要重視四大問題[N].上海證券報,2010-0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