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瓊崖統戰工作

2015-08-15 00:51:48
新東方 2015年5期

2015年是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對于中華民族而言,這場戰爭的勝利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它是中國自近代以來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對于取得戰爭的最后勝利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以瓊崖抗戰為背景,分析和總結中國共產黨人在瓊崖地區開展統一戰線共同抗日的基本做法及其歷史啟示。

一、抗日戰爭時期瓊崖地區的敵我友力量態勢及其發展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向北平西南郊盧溝橋發動進攻,制造了舉世聞名的“七七”事變。從此,中國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全面爆發。隨著戰爭的推進和戰線的拉長,日軍逐步將目光投向中國南端的島嶼——瓊崖。由于瓊崖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上瓊崖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物產資源豐富,可以及時補給日本本國各種所需,具有極大的經濟戰略價值。因此,早在1938年10月日本在決定攻陷廣州的御前會議上就曾提出要占領瓊崖的想法,并于1939年1月13日的御前會議上作出了侵占瓊崖的決定:“從北端攻占海口及其附近為甲作戰,由陸海軍協同進行;從南端攻占三亞及其附近為乙作戰,主要由海軍擔負。”[1]當時在瓊崖的軍事力量態勢是這樣的:

日軍方面。日本侵略軍在占領廣州后不久,于1939年2月10日凌晨,派遣海軍第五艦隊司令長官近藤信竹中將和陸軍第二十一軍司令官安騰利吉少將所帶領的日軍,組成“臺灣混成旅團”數千人,在海軍和空軍的掩護下,在海口瓊山縣天尾港登陸,并迅速攻占海口、府城、澄邁、臨高、文昌及瓊東各縣。日本海軍陸戰隊三小隊約兩千五百余人,于同年2月14日在沒有任何抵抗的情況下占領了三亞、榆林以及崖城。僅兩個月時間,沿海13個縣城及重鎮全部落入敵人之手;僅半年時間,日軍便占領了海南島沿海城鎮港口及平原的大部分地區。“日本侵占海南島后的正規駐軍常保持二萬以上,另有大量偽軍、警察協防在沿海的重要城鎮與港口,如海口、榆林、三亞、黃流、那大、嘉積、八所、清瀾港,日軍駐扎重兵,在縣城則有一個中隊以上的兵力駐守,其余的兵力則分駐沿海公路交通線上,每距10公里左右修筑碉堡,由日偽軍分兵把守。敵軍形成由點到線的軍事控制網,妄圖切斷淪陷區與游擊區的聯系。”[2]與國民黨相比,侵略瓊崖的日軍不僅裝備精良、兵力強大,還配有海陸空三軍。據統計,“直至日本帝國主義投降時,海南島的日本海軍官兵有39729人,其中正規部隊人數為 10004 人,另有僑民約 5800 人”[3]337。

國民黨方面。廣州淪陷以后,日軍侵占瓊崖迫在眉睫。廣大人民群眾和各界人士迫切要求瓊崖國共兩黨團結抗日。由于瓊崖的國民黨正規軍被抽調,國民黨只能成立瓊崖守備司令部,以地方保安部隊接替正規軍守衛瓊崖,由王毅任瓊崖警(守)備司令。據史載,國民黨方面主要兵力配備只有地方保安部隊第十一、第十五兩個團和壯丁常備隊、民眾自衛團,總兵力大約四千余人,且駐扎分散、力量薄弱;“在軍事裝備上,國民黨當局持有步槍約1800支,輕機槍110 挺,只在重要港灣設有水雷”[3]328。王毅臨危受命,不但沒有空軍和海軍的配合,其編制不完整,裝備陳舊,加上瓊州海峽被日軍全面封鎖,國民黨當局處境極端困難。

共產黨方面。面對日軍隨時可能入侵瓊崖的緊張局勢,廣大人民群眾強烈期盼我軍盡早改編紅軍領導抗日。國共談判達成協議后,中共瓊崖特委便積極著手進行紅軍改編的各項準備工作。“特委決定按照一個大隊建制三百多人槍,編成三個中隊和一個特務小隊(短槍隊),每個中隊轄三個小隊,每個小隊轄三個班,每班編制員額為九至十二人。不足部分吸收各縣委發動地方武裝加以補充,其中儋縣縣委發動的人槍較多,貢獻較大。”[4]97經過幾個月的發動,共籌集兩百余支各種類型的槍支,其他還有來自瓊東縣、樂萬縣、樂會縣和文昌縣的紅軍約一百人趕赴瓊山縣參加改編。從1940年起,又出現了三次大規模的動員參軍參戰的熱潮,全瓊山縣共有1600余人參軍,收集槍支近500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獨立總隊的武裝配備問題。

由以上對比可以看出,抗戰期間的敵我力量無論是在軍隊數量還是在武器裝備上都相差懸殊,敵強我弱對比相當鮮明。但是隨著戰爭的不斷推進,抗戰的力量可謂越戰越強。根據《瓊崖抗日斗爭史料選編》記載:“1943年1月15日,日軍對海南島的中國兵力統計為:保安團(守備團)4085人,游擊隊3773人,共產軍4245人,共計12103人。……1944年7月1日,日軍統計海南島的中國兵力增長為:保安團(守備團)7372人,游擊隊5861人,共產軍4408人,共計17641 人。”[3]334-336

瓊崖抗戰初期,國共兩黨的關系比較和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展得比較順利。日軍在占領武漢、廣州等地以后,為了鞏固其已經占領的地區,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中共領導的敵后戰場,采取的是堅決打擊共產黨的方針政策;而對國民黨則采取的是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進攻為輔的方針,加緊對國民黨當局的誘降工作。從1939年2月至1940年3月,日軍采取“恢復治安”“消滅殘存抗日勢力”的方針,加強對占領區控制。除了增派日本駐軍,加強對敵后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掃蕩”以外,還成立了偽“瓊崖臨時政府”和偽“自衛軍”,妄圖通過使用武力和利用漢奸來達到統治瓊崖人民的目的。

由于日軍的誘降政策,加上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觀念根深蒂固,瓊崖國民黨軍隊常常有意制造摩擦,消極抗日,使得第二次國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面臨嚴峻的考驗。“1939年2月10日,在日軍悍然入侵瓊崖的關鍵時刻,國民黨當局不但不積極抗日,反而到處散播謠言,污蔑獨立隊‘攻擊友軍、圖謀不軌’,叫嚷要‘先倒共后抗日’。……這一切表明,瓊崖國民黨反共逆流與日俱增,內戰一觸即發。”[5]63“1939年6月,新任廣東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吳道南來瓊,積極推行蔣介石統治集團消極抗戰、反共反人民的方針,破壞瓊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掀起反共逆流。”[4]123至1939年底,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行動不斷升級,反共摩擦事件不斷增加。1940年底,瓊崖國民黨反動派為了配合蔣介石發動的第二次反共高潮,進一步與日軍勾結,積極破壞抗日統一戰線,加緊布置內戰,制造了震驚全國的“美合事變”。“1942年之后,由于瓊崖國民黨當局變本加厲地推行積極反共、消極抗日的政策,配合日軍對瓊崖抗日根據地實行軍事封鎖和軍事攻擊,瓊崖獨立縱隊實際上成為海南抗日的主力。”[5]115-1161942年10月,日軍為了鞏固其在瓊崖的統治,加之國民黨反動軍隊屈服于日軍,與日軍簽訂了“劃地分防,共同防共”的反共賣國協定,使得日軍順利占領了瓊崖大部分市縣,并向我根據地發動更大規模、更加殘酷的“蠶食”與“掃蕩”。瓊崖人民的抗日戰爭,進入最為困難的時期。面對國民黨反動當局掀起的破壞瓊崖人民團結抗日的逆流,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對國民黨軍隊采取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方針,最大限度的爭取合作抗日。“由于實行正確的政策和軍事方針,瓊崖抗日根據地軍民勝利地粉碎了日軍一次又一次的‘掃蕩’‘蠶食’和瓊崖國民黨反動派的多次進攻,不僅度過了抗日難關,而且在斗爭中日益發展壯大。在全面抗戰八年中,瓊崖抗日根據地軍民抗擊著侵瓊日軍的主力,對日軍作戰2200多次,消滅日軍近6000人,創建了占海南人口近一半的抗日根據地,建立了全瓊抗日民主政權。”[5]116

二、中國共產黨瓊崖統戰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其成效

“七七”事變發生以后,在瓊崖特委的組織和發動下,各縣抗日救亡運動普遍開展起來。不論是成立救亡團體、出版救亡刊物,還是開展救亡宣傳活動,抗日救亡運動聲勢之大前所未有,得到廣大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少數民族同胞乃至海外華僑同胞的熱烈支持與擁護。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瓊崖各縣統一戰線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

(一)廣泛發動群眾:在群眾中積極開展抗戰宣傳工作

抗日戰爭一開始,中共瓊崖特委就根據黨中央關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放手發動群眾,實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戰的主張,在全瓊范圍內領導人民掀起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運動。中共瓊崖四屆五次擴大會議以后,瓊崖共產黨就開始在群眾中宣傳“八一宣言”,并領導群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秋,瓊崖特委出版了《黨團生活》和《布爾塞維克》,系統宣傳我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各項方針政策,還創辦了《救亡旬報》,每十天出一期,公開向黨外群眾宣傳我黨的抗日主張,為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大聲疾呼。1937年10月,中共海口市工委創辦了《救亡呼聲》雜志,馮白駒、黃魂、黎民等瓊崖特委領導人經常在該刊物上發表抗日宣傳文章。在整個抗戰初期,瓊崖特委主要是通過在農村以及縣鎮印發傳單、報紙和刊物、開辦書店等,并組織召開群眾大會、座談會,畫漫畫、寫標語等多種方式,介紹馬克思列寧主義書籍和我黨的抗日救亡書報,對普通群眾進行抗日宣傳和教育。

在我黨的組織和領導下,文昌、儋縣、昌江、海府地區等地當地中小學愛國師生也積極行動起來。他們通過組織抗日救亡宣傳隊、劇社、劇團等,利用各種文藝形式,廣泛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創作公演了《放下你的鞭子》《夜光杯》等抗日愛國劇目。中共瓊崖特委提出“動員全瓊人民,組織武裝起來,保衛瓊崖”的口號,把發動和組織群眾當作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基礎工作來抓。除了在抗日根據地組織抗日后援會、農民救國會、工人救國會、青年救國會、婦女救國會等抗日民眾團體以外,還對原國民黨鄉政人員、愛國人士和開明紳士采取團結的方針,鼓勵他們為抗日出力,充分調動和發揮他們的抗日積極性。經過廣泛深入的群眾宣傳教育,增強了廣大民眾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極大提高了民眾的政治覺悟和抗日信念,為革命根據地各項事業的建設以及爭取抗戰的勝利奠定了群眾基礎。

(二)在斗爭中尋求合作:中共對國民黨的統戰工作

在瓊崖抗戰初期,國共兩黨的關系比較和諧,這一時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發展也比較順利。為廣泛團結各階層愛國人士共同抗日,瓊崖特委對國民黨地方政權采取了兩種做法:“一是對于那些棄職解體或消極抗日的國民黨區、鄉政權,我黨派出黨員干部擔任區、鄉長的辦法,恢復或加強其政權組織,如派共產黨員韋義光擔任瓊山縣第三區區長;又如中共臨高縣委爭取了國民黨縣長吳宗泰對我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支持,臨高全縣三個區的區長和三十三個鄉中的二十三個鄉長都委任共產黨員擔任。二是對于積極支持我黨團結抗日主張的國民黨縣、區、鄉政府,我黨則采取扶持和支持其工作的辦法,如鼓勵國民黨文昌縣縣長詹學新、儋縣縣長陳宗舜等為瓊崖團結抗日作貢獻。”[6]299

為了打開瓊崖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局面,中共瓊崖特委根據黨中央關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戰的主張,向全島人民發表了《團結抗日,保衛瓊崖》的告同胞書。同時,中共瓊崖特委主動給國民黨當局寫信,提出以民族利益為重,停止內戰,團結抗日的要求和倡議。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談判,瓊崖國共兩黨于1938年10月22日達成合作抗日協議,實現了國共兩黨在瓊崖的第二次合作。在合作抗日的最初幾個月中,瓊崖國共兩黨之間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以王毅為首的國民黨當局較好地遵守國共兩黨合作協議,釋放全部政治犯,發放給獨立總隊槍支彈藥和軍餉款項。同時同意獨立隊擴編,組織瓊崖統一的戰時政治工作機關——瓊崖戰時黨政處,并要求中共瓊崖特委派出干部參加黨政處領導工作,以加強抗日部隊的政治工作和宣傳動員群眾的工作。瓊崖一度呈現出國共兩黨密切合作、團結抗日的大好局面。

但是好景不長。在日本帝國主義“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政策下,國民黨于1939年1月在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上確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針,設立了“防共委員會”,通過了《限制異黨活動辦法》《共黨問題處置辦法》等反共文件。

面對瓊崖國民黨頑固派倒行逆施的行為,根據黨中央關于堅持瓊崖持久抗戰的指示,以及中共中央書記處對瓊崖工作“必須在一切可能地區立即建立獨立自主的抗日民主政權”[3]20的指示,瓊崖特委加快了政權的建設步伐。同時,從維護全瓊團結抗戰的大局出發,瓊崖特委積極耐心地向瓊崖國民黨當局做團結工作,發表了《致瓊崖父老紳士書》和《致國民黨官兵書》,表示愿意派出代表同國民黨當局商談。1941年7月,特委和總隊又采取局部談判的方式,派出代表與李春農談判,但是國民黨依舊毫無誠意,終止了談判。到了1942年春天,中共通過斗門、大水戰斗的勝利,成功打退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逆流,瓊崖國民黨頑固派挑起的反共內戰宣告失敗。

(三)以血脈為紐帶:爭取海內外僑胞共同支援抗日事業

中國共產黨歷來都十分重視對海外華僑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早在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中,就號召“一切關心祖國的僑胞們”團結起來,積極支援祖國的抗日事業。全面抗戰爆發以后,廣大瓊僑踴躍參加陳嘉庚組織的“馬來亞新加坡華僑籌賑祖國傷兵難民大會委員會”和“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全面投身于愛國救亡運動之中。1938年3月,毛澤東和周恩來在延安親切會見“馬來亞華僑抗敵后援會”的代表團,并對廣大華僑的抗日愛國行動表示極高的贊揚。在給代表團的題詞中號召“全體華僑同志,應該好好團結起來,援助祖國,戰勝日寇;共產黨是關心海外僑胞的,愿意與全體僑胞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6]257中共瓊崖特委遵照黨中央關于“你們要把瓊島創造為爭取九百萬南洋華僑的中心根據地”[6]259的指示,采取各種措施,加強對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的統戰工作。1939年春、夏間,特委派謝李森等人到香港與廖承志商討關于向南洋僑胞宣傳瓊崖戰況并發動募捐等事宜,還派代表到泰國的曼谷、新加坡等地訪問和勸捐。為了保持和加強與海外瓊僑的聯絡,特委以獨立隊的名義在廣州灣(即湛江)設辦事處,在香港派駐代表。在此期間,“為了爭取華僑對家鄉人民抗日的支援,馮白駒以獨立隊的名義,曾多次致函海外僑胞報告瓊崖抗戰情況并請求援助。廣大愛國僑胞和港澳同胞,熱烈響應獨立隊請求,成立了‘援馮白駒委員會’‘瓊崖華僑聯合會’‘瓊崖抗日救護隊’‘工商友愛社’等抗日愛國團體,并通過各種渠道募捐大批款項、物資、藥品,支援家鄉的抗日戰爭,救濟受難的同胞,還有200多名華僑、港澳同胞組成了‘瓊崖華僑回鄉服務團’,在符克、符思之、陳琴等率領下,分期分批渡海返瓊,與家鄉人民一起參加抗戰,為家鄉的抗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5]73

瓊崖愛國華僑和港澳同胞的抗日救亡活動,除了在政治上大力支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外,輸財助戰又是另外一個重要方面。“瓊僑對瓊崖抗戰的輸財助戰,據有關史料記載,僅1939年4月至10月,南洋英屬瓊州會館聯合會救濟瓊崖難民會就收到馬來亞各埠分會救鄉捐款:港幣四萬六千多元、叻幣四萬一千多元、國幣一萬五千多元。”[7]瓊僑募捐的主要形式有月捐、特別捐、獻金和義賣等,通過各種渠道募捐了大批金錢、物資和藥品,支援瓊崖抗日斗爭。除了現款以外,“由新、馬、泰、越、港、澳華僑同胞發起建立的瓊崖華僑聯合會,以滿腔的愛國熱誠支援瓊崖抗戰,籌募捐款,置辦藥品,募購器械用具、衣服、軍毯、毛巾、被褥等需用物品,并將部分募款攜帶回瓊,對瓊崖的艱苦抗戰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其實效之顯著、影響之巨大,為整個華僑社會所矚目,是瓊僑引以為豪的壯舉。”[8]可以說,瓊崖抗戰勝利,與中共瓊崖特委嚴格執行中共中央的指示以及海外華僑、港澳同胞的無私幫助有著密切的聯系。

(四)團結少數民族:建立軍民魚水之情

瓊崖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黎族和苗族是瓊崖主要少數民族。中共瓊崖地方組織早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就十分重視在黎苗少數民族地區開展工作。他們認識到,無論是從建立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高度,還是從黎苗族地區的戰略地位的角度來看,動員和組織黎苗族人民參與到抗日戰爭中,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

1937年12月,瓊崖特委第八次擴大會議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提出了加強“黎運”工作,團結黎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發展壯大抗日力量,建立鞏固的抗日根據地的根本任務。1940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書記處跟瓊崖特委的電報中明確指出:“要認真在三十余萬夷民中進行艱苦聯絡工作,尊重他們的民族風俗習慣,使他們信任我們,不僅使他們不為敵偽利用,而且要使他們與我們一起抗敵。……只有有了夷民、山地作為我軍的鞏固后方,我們才能支持長期的抗戰。”[3]21-22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少數民族地區的抗日民主政府廣泛地團結黎族中的上層愛國人士,吸收他們參加到抗日民主政權的工作中來。

1943年秋天,日軍為鞏固其統治,再次對我軍進行殘酷的掃蕩。面對這種情況,瓊崖獨立總隊決定將主力轉移至敵人后方活動,拓展新區。“于是,符哥洛率領瓊總三大隊向保亭、崖縣挺進,林和平率第二大隊向陵水三山區進發。這些地區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尚未被日軍占領。二、三大隊到達后,團結依靠當地的黎、苗、漢各族人民,建立起新的根據地。……三大隊官兵們積極配合陵崖保樂辦事處的同志做好爭取發動群眾的工作,注意爭取團結黎、苗族上層人物。經過耐心宣傳教育,我軍爭取到吊羅山區苗族首領陳日光,對我軍進入苗族地區起到很大作用,我軍派出干部到吊羅山區指導苗族人民開展武裝斗爭,成立苗族人民抗日后備大隊,大隊長由陳日光次子陳斯安擔任。”[5]137經過廣泛的宣傳發動工作,黎苗族同胞逐漸對我軍的政策有所了解,相互之間還建立起了魚水之情。在黎苗族同胞的支持和配合下,我軍活動地域日漸擴大,先后建立起七個鄉的抗日民主政權。同時,各族青年踴躍參軍,僅崖縣就有200多人加入第三大隊。

我黨特別重視發動少數民族參與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在1941年10月公布的《瓊崖東北區政府抗戰時期施政綱領》中,“要求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抗日戰爭的民族政策,黎、苗、回等少數民族與漢族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一律平等,并尊重其信仰及生活習慣之自由。”[3]148施政綱領的頒布不僅維護了瓊崖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還極大地調動起少數民族同胞共同抗日的積極性。1942年1月印發的《瓊崖抗日時期干部學習資料》中,也明確要求“調整中央地方關系,信用本地人才,團結少數民族以固后方”。這些政策有力地推動了少數民族參與抗戰。至1945年上半年,瓊崖縱隊解放了除石碌以外的白沙縣全境。黎族青年踴躍參軍,在瓊崖縱隊發展壯大的后期。少數民族成員占縱隊總人數的五分之一。黎苗等少數民族的擁戴,是建立和鞏固五指山根據地的根本保證。

(五)深入瓦解敵軍:積極開展敵軍工作

1944年,抗日戰爭進入了全面反攻階段,抗戰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由于我軍對日軍一系列“蠶食”“掃蕩”行動的粉碎,無論在經濟還是軍事方面,日軍均已陷入十分困難的境地,加上抗日游擊戰爭遍及全瓊,形成了對敵反包圍的戰略態勢。面對這種情況,敵軍內部的厭戰和反戰情緒日益滋長,這就為我軍開展敵軍工作提供了條件。于是我軍利用這一有利形勢,積極開展瓦解日軍的工作,并針對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一方面,對于日軍官兵,提出“優待日本俘虜”“日本軍閥是日華人民的共同敵人”等口號,從心理上激發日軍的厭戰和反戰情緒,特別是對臺籍日軍士兵開展“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不當日本兵,不打自己人”等宣傳,成立了“臺灣民族解放委員會”,進行反侵略戰爭的宣傳;另一方面,對待偽軍主要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爭取最大多數的偽軍反正。同時,通過派人打入日偽軍政機關,開展敵軍工作,在敵偽據點周圍印發傳單,加強政治宣傳,以動搖其軍心,并促成其投誠,反正成果。

在我軍強大的政治攻勢下,瓊崖地區的敵人營壘開始分化。比如,“一九四四年冬天,在第四支隊和儋縣縣委的策動下,駐白馬井鎮的臺籍日軍班長李水航,在我地下工作人員的教育爭取下,與駐新州的另一名敵士兵,攜帶輕機關槍兩挺、步槍十支、子彈兩千多發起義。李水航等起義后,配合我軍潛入那大鎮近郊頭潭村,秘密同駐那大日軍的臺籍士兵聯系,策動了二十多名臺籍和印籍日軍士兵先后投奔我軍。……文昌縣翁田鄉深嶼日軍據點臺籍翻譯官手島,經過我軍教育爭取,于一九四五年四月與查田、國占、清野、安東四名臺籍日軍攜帶重機關槍一挺、輕機關槍一挺、手提機關槍一支、擲彈筒一具、手榴彈兩箱、子彈十多箱起義。”[4]180在他們的帶動下,駐文昌、萬寧、陵水縣等地的臺籍日軍亦相繼起義并攜械投誠我軍。與此同時,瓊崖各地偽政權開始出現土崩瓦解的現象。“儋縣新豐、永隆、松林、排浦、南豐等鄉的日偽維持會會長也于1944年先后反正,投向我軍或抗日民主政府。陵水縣烏石維持會長陳耀珍起義之后,動員香水據點的維持會長姜維與自警團團長林樹義等攜械反正。”[6]360至此,中共瓊崖統戰工作在瓦解敵軍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三、中共瓊崖統戰工作的歷史啟示

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瓊崖人民同全國人民一起終于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在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總結中共瓊崖統戰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始終堅持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重,正確處理好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關系,是中國共產黨人能夠在統戰工作中處于主導地位的重要基礎。

瓊崖統戰工作是全國統戰工作的縮影。抗戰期間,在瓊崖這塊土地上存在著多方面的矛盾關系,其中最為主要的是三對矛盾:共產黨與國民黨的矛盾、共產黨與日本侵略者的矛盾、國民黨與日本侵略者的矛盾。而在這三對矛盾中,共產黨與國民黨的矛盾是階級矛盾,共產黨與日本侵略者的矛盾、國民黨與日本侵略者的矛盾都屬于民族矛盾。在民族矛盾面前,階級矛盾需要暫時擱置一邊。從時間上看,共產黨與國民黨的矛盾從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就存在了。以“八一”南昌起義為標志,中國共產黨人開始用武裝的革命反抗武裝的反革命。這種武裝斗爭在瓊崖地區同樣存在著。但是,隨著1931年“七七事變”,中日矛盾成為主要矛盾,日本侵略者成為共產黨和國民黨乃至千千萬萬中華民族同胞共同的敵人。在這種背景下,共產黨人一方面以“武裝割據”的方式反抗國民黨的“圍剿”“匯剿”和“進剿”;另一方面堅持以民族大義為重,積極呼吁“一致對外,共同抗日”,并最終促成“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這為包括瓊崖地區在內的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創造了條件。抗戰期間,中共瓊崖特委堅決執行中共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把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爭作為主要矛盾,把最終戰勝日本帝國主義作為首要的戰略目標,最終克服重重阻力,與國民黨當局達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協議。與此同時,中共瓊崖特委對于國民黨采取既合作又斗爭的方針。針對國民黨當局制造的反共逆流,中共瓊崖特委對國民黨采取有理、有利、有節的方針,使共產黨人在政治和軍事上能夠占據主動,不僅贏得了瓊崖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也為最終實現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

第二,不斷創新統戰方法,善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是中國共產黨人能夠在統戰工作中不斷取得成就的重要保障。

由于瓊崖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民族文化,與全國其他地方相比,瓊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具有自身的特點。在統戰的對象來看,除了在共產黨和國民黨之間合作以外,還有社會各界群眾、少數民族、海外瓊僑等。面對這些不同對象,中共瓊崖特委根據黨中央的指示要求,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和靈活機動的工作方法,始終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從城市到鄉村,從工人到農民,無論是少數民族還是海外華僑,瓊崖特委無一例外都積極發動他們參與到抗戰運動中來。由于統戰工作卓有成效,不同的抗日力量匯聚成淹沒日本侵略者的汪洋大海。到1945年抗戰后期,瓊崖獨立縱隊從最初的三百多人迅速發展壯大到七千多人,成為瓊崖地區抗擊日軍的重要力量。不僅如此,針對日軍中既有日本籍士兵,又有來自朝鮮、臺灣的士兵,還有大量偽軍的情況,中共瓊崖特委采取不同的瓦解方式,提高了瓦解敵軍工作的實效性。這些工作方法和工作藝術,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第三,始終重視和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是共產黨人能夠獲得民眾擁護的重要基礎。

人們常說,打鐵還需自身硬。用這句話來形容抗戰時期從事統戰工作的共產黨人來說再合適不過。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中國共產黨人能夠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處于領導作用,關鍵在于共產黨始終重視和加強自身建設,在對敵斗爭中表現出頑強的戰斗作風和堅忍不拔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在瓊崖革命斗爭期間,共產黨組織面臨著孤懸海外、遠離黨中央、遠離主力、內缺糧草外無援兵,且常常與上級黨組織陷于斷絕聯系的狀態,而且敵人總是在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方面遠遠超過革命力量。因此,與全國其他地方相比,瓊崖革命所面臨的環境更加惡劣,條件更加艱苦。但是,以馮白駒為代表的共產黨人能夠克服重重困難,“海南黨的組織是經過很多曲折挫敗的,整個黨都是倒下再起,再起又倒下”[9]。正是這種“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精神,共產黨人以自身的先鋒模范作用,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擁護,并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歷史充分證明,只有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維護好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才能使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抗戰勝利至今已經過去了七十年,七十年對于歷史來說只是短短一瞬,但是對于遭受過國家和民族危亡的中華民族來說深切難忘。當我們回溯歷史的時候就會發現,無論是革命時期還是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都非常重視統一戰線工作。無論哪個政黨和社會組織,也無論其曾經的作為如何,中國共產黨都能夠從國家和民族利益出發,處理好與各種政治力量的關系,實現共同合作。在新的歷史時期,為了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最終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包括國共兩黨在內的所有力量團結一致,再次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

[1]耿成寬,韋顯文.抗日戰爭時期的侵華日軍[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7:259-261.

[2]劉美崧.海南各族人民的抗日救亡斗爭[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6).

[3]中共廣東省委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中共廣東省海南行政區委員會黨史辦公室編.瓊崖抗日斗爭史料選編[G].海口:廣東省海南新華印刷廠(內部發行),1986.

[4]瓊崖武裝斗爭史辦公室編.瓊崖縱隊史[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

[5]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海南省中共黨史學會編.瓊崖革命研究論文選[C].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4.

[6]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編著.紅旗不倒:中共瓊崖地方史[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5.

[7]瓊聯會報告經收各埠分會義捐[N].南洋商報,1939-11-07.

[8]趙康太.瓊崖革命論[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163.

[9]中共海南區黨委黨史辦公室編.馮白駒研究史料[G].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26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午夜网址|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曰AV在线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国产喷水视频|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二区|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国产伊人|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国产精品短篇二区|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色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伦视频观看免费|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 日韩在线第三页|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理论片一区|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欧美天天干| 91久久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自拍亚洲欧美精品|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一在线|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夜夜拍夜夜爽|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99热最新网址|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性| 激情成人综合网|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色哟哟精品无码网站在线播放视频| av色爱 天堂网|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99热这里只有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精品99在线观看| 999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久久蜜桃| 国产天天射|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亚洲无码91视频|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理论片一区|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99激情网|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另类|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亚洲欧美h| 久久精品免费看一|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