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柔化 李承霖
(長春工程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1;(吉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吉林 長春 130000)2
中青年干部承載著公司轉型跨越的希望與責任,在水電、火電等業務發展歷程中,國有大中型企業中青年干部不辱使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發展壯大做出了積極努力。那么新形勢下國企中青年干部管理能力的挑戰又有哪些呢?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與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戰略相結合。
我們知道國有大中型企業有五大戰略舉措:轉型升級戰略、國際發展戰略、創新驅動戰略、人才強企戰略、和諧發展戰略。其中人才強企戰略有三個核心和五個重點。
通過深入領會戰略,我們可以知道,國有大中型企業需要培養的人才主要是以下幾種:生產技術人才;市場營銷人才;人力資源人才;行政后勤人才;復合型的國際化人才等。
一是個人能力不足,與國有大中型企業戰略發展要求不匹配。有些中青年干部專業素養不夠,在“走出去”背景下,靈活自如應對國際業務的能力不強,不能很好支持國際化戰略實施。有些中青年干部領導能力不足,內部溝通協作不夠,團隊整體效益發揮不明顯。
二是成長通道單一,沒有拓寬成員企業間的交流和互動,造成企業內論資排輩的現象。
三是創新魄力欠缺,與國有大中型企業創新驅動戰略不匹配。有些中青年干部對先進技術、商業模式研究不夠,新問題慣用老辦法、老眼光看待和解決。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唯書唯上,文件沒說的不敢說,別人沒干的不敢干。
四是學習能力不強,與國有大中型企業轉型發展要求不匹配。不能集中精力學習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國有大中型企業文件,造成“書到用時方覺少”,遇到工作難題,拿不出具有指導意義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建議。對經濟形勢研究不夠,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形勢的發展,不能很好支持業務多元化發展。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打造“四優四強”。即:打造優秀的成長通道、優秀的員工體驗、優秀的獎懲制度、優秀的培訓機制、強大的政治支撐、強大的成長平臺、強大的學習氛圍、強大的后勤保障。“四優”側重從體系制度層面,解決中青年干部成長面臨的問題,而“四強”側重從企業文化層面解決中青年干部成長面臨的問題。
優秀的成長通道不是先天就有的,作為企業的中青年干部應當有敢為天下先的開創精神,為企業建言獻策,科學合理的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主動打開工作局面。企業應當在行政和專家兩條職業通道的基礎上,積極尋求與其他兄弟單位的交流與合作,拓寬企業人才的成長通道。
優秀的員工體驗需要每位員工一起去營造,作為企業中流砥柱的中青年干部更應該在其中發揮骨干帶頭作用。在工作標準化,服務員工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優秀的獎懲制度。人詭異行為的背后一定是有著不合理的制度。現代企業要求我們一定要建立適合自身的、科學合理的獎懲制度。作為企業的中青年干部,我們應當主動我們應當企業的排頭兵和橋頭堡,勇于補正和完善企業制度,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優秀的培訓機制。我們都知道培訓是員工最好的福利。作為企業的中青年干部,我們應當盡力的為企業放大這個來之不易的福利。因此將培訓制度化,有重點的培育和培訓中青年干部員工,加強企業內部輪崗、以及集團內部的交流培訓就是我們的著力點。
強大的政治支撐。作為企業中青年干部,作為共產黨員,我們要主動進行黨性修養,提高思想覺悟,保持與中央的高度一致。同時必須要做到利益面前先人后己,困難面前以身作則,要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強大的成長平臺是我們賴以發展的基礎。作為企業的中青年干部我們應當助力形成平臺成長的企業文化。只有平臺強大了,我們的舞臺才堅實;只有企業發展了,我們才能更好的成長。
強大的學習氛圍。作為企業的中青年干部,我們是企業的優秀人才。我們可能在考取國家執業證書、發表優秀論文,獲得發明專利等領域已經獲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們不能獨善其身,我們不僅應當在企業營造學習氛圍的過程中做出榜樣作用,還應當傾己所能,做好傳幫帶,回饋企業。同時我們不能驕傲自滿,而忽略了對國家政策、法律法規,以及集團公司文件的學習。要謙虛謹慎主動學習,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
強大的后勤保障。我們作為企業的中青年干部,都是從各個工作崗位一步步走過來的,對企業員工的需求比較了解。因此我們應當發揮我們自身的優勢,為了力保企業干部員工的健康成長,針對企業的問題和干部員工的需求來組織強大的保障體系。而企業的文化在這里起到了關鍵作用,一流的企業文化才能培育出一流的員工。
綜上所述,我們的結論很簡單,只有兩點:我們要主動,集團搭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