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宣全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寧波 315012)
教師的課堂控制是指教師為保證教學質量和效率,實現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將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的對象,對其進行積極、主動的設計、檢查、評價、反饋和調節的過程。教師的課堂控制是教學效率提高的必要條件和有效途徑。課堂教學控制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課堂教學控制得好,就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實現意想不到的效果。高職院校的產學研合作的辦學模式決定了高職院校的課堂教學控制有一定的難度,加強對高職院校教師教學控制的研究和實踐,是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及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
現代教育需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理念是行為的先導,一些高職院校的教師非常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忽視教育理念的研究和實踐,導致課堂教學科控制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引導,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上落后,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了教師對課堂教學控制的效果。
教學內容是學與教過程中相互傳遞的主要信息,長期以來,人們習慣將教學內容與教材統一起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喜歡演繹教材內容,造成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和目前提倡的高職教育教學內容改革嚴重不符,影響學生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控制。
教學手段是師生教學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媒體或設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經歷了口頭語言、文字和書籍、印刷教材、電子視聽設備和多媒體網絡技術等五個使用階段。教學手段直接影響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影響教師課堂控制。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及學生學的方法,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是教學活動中師生雙方行為的體系。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方法,制約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教師素質又稱教師專業素質,是指能順利從事教育活動的基本品質或基礎條件,是教師應該遵守的基本行為規范或行為準則,以及在此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德。教師的專業和綜合素養都是影響教學課堂控制的因素之一。
課堂組織與管理是指教師通過協調課堂內的各種教學因素而有效地實現預定教學目標的過程。課堂組織與管理是一項融科學藝術于一體的具有創造性的工作。由于一些外部因素的影響,學生課堂注意力難以集中,一些學生在課堂上講話、玩手機成為一種習慣。教師調節過程中,由于方法及態度問題會出現一些矛盾,難以化解,直接影響了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控制。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技術和教育理論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為特點的教學模式既不能保證教學質量和效率,又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不利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在現代教育視角下,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現代教育理念,將這一教育理念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
2.2.1 更新教材內容,提高教材質量
教材質量是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更新教材內容,提高教材質量是優化教學內容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高職院校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需要,不斷整合和優化教材,講授最新專業知識,前沿理論和實踐技能,教師不僅僅要使用教材授課,
2.2.2 列出參考資源,強化自主學習
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能夠圍繞著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學習書目、參考資源,并提出相應要求,讓學生利用圖書館圖書、數據庫等有目的地去學習專業知識,增強學習目標性。
2.3.1 增加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多媒體及網絡技術等先進教學手段的應用,使課堂教學生動、藝術。因此,高職院校教師課堂教學應適度使用傳統教學方法和現代教學手段的結合。
2.3.2 設計教學環節,提高學習效果
現代教育理念下的課堂教學,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課堂要結合教學內容,采取多樣化學習方式,通過討論學習法、情境設置法等教學方法,為學生設計有趣的,可操作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環節,讓學生投入其中,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控制能力。
2.3.3 因材施教,不斷調整教學策略
教師課堂教學控制方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學生是具體的,不同的班級,學生性格、班風不同,教師表現也不同。對于相同的教學內容都有不同的演繹方式。優秀的教師要善于根據周圍環境的某些變化決定和調整自己的行為策略,達到理想的課堂教學控制效果。
2.4.1 加強教師專業素養
課堂教學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來源于教師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教師要對課程內容精益求精,能準確把握本專業發展方向,參考書,知識點,多角度解釋,系統學習高職教育理論,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教師淵博的而知識和有吸引力的表達可以吸引學生凝神屏息地傾聽每一節課。
2.4.2 增加教師人格魅力
教師人格魅力在課堂教學科控制中非常重要,教師對學生要有責任心、愛心,覺得自己的教學工作有價值,充分進行自我肯定,有激情地開展課堂教學,通過子自己對事業的激情,對學生的熱愛,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2.5.1 觀察學生,反思自我
教師課堂教學控制就是要不斷地收集課堂相關信息,包括學生對教師講課的反應,包括學生的目光、面目表情、體態語言,回答問題,學生群體對課程的態度,教師觀察、思考、反思,與教學目標對照,不斷調整自我,達到最佳效果。
2.5.2 相互尊重,愉快學習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相互依存,互相補充的,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學習知識,教師是調節氣氛的主導,合理調節課堂氣氛,使課堂氛圍達到融洽。為此,師生之間要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構建和諧課堂。成功的課堂教學控制的基礎是師生之間構建起來的和諧的師生關系。
[1]馬繼剛.課堂教學方法與藝術[M].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12.
[2]楊勝松.論教師課堂教學控制力[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3.
[3]趙美林,田玉枝.高職教育課堂教學控制過程探析[J].江西電力職業而技術學院學報,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