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 暢 董存柱
(江蘇省交通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鎮江212001)
03省道東復線諸暨江藻至王家井段工程第3施工標段大唐分離立交橋梁起點樁號K27+781.7,終點樁號K28+768.7,橋梁全長987米,路線按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兼顧城市道路功能設計,設計速度100km/h,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現澆箱梁,其中跨越主要道路采用35+50+35m預應力變截面箱梁,掛籃懸臂澆筑施工,其他聯采用35m為基本跨徑等截面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滿堂支架法施工。下部結構采用H型墩,樁基接承臺基礎。
懸澆箱梁采用掛籃懸臂逐步向前澆筑的各段塊件(塊體),最后合攏,其0#、1#塊的定位至關重要,由于0#、1#塊是在墩側支架上澆筑,所以還要進行支架沉降觀測,塊體底模位置,高程檢測,塊體位置高程檢測等。
對于懸澆箱梁的施工,確定上部構造每一待澆塊件的預拱度是保證橋梁上部構造線形及成橋時達到設計要求的關鍵舉措,為達到上述要求,在懸澆過程中需從測量放樣、施工過程控制及調整等方面入手,相互結合,尋求最優指標,以實現橋梁結構在內力、線形等方面滿足設計要求。
2.1.1 預拱度設置
規范中對于預應力混凝土受彎構件預拱度設置規定如下:當預加應力的長期反拱值小于按荷載短期效應組合計算的長期撓度時應設置預拱度,其值應按該項荷載的撓度值與預加應力的長期反拱值之差采用。經過施工階段仿真分析,施工累積位移跨中下撓2cm,這個變形理論上通過施工期反向設置可以消除,也就是理論上成橋時橋面標高達到設計標高。但結合本橋施工仿真計算結果,考慮實際混凝土收縮、徐變與預應力損失等現象,并借鑒國內同類橋梁常規做法,另設置3cm的長期預拱度以減小運營期下撓的影響。
2.1.2 0#、1#塊支架預壓控制
在主梁澆筑施工前,需根據規范要求和施工技術方案對0#、1#塊支架進行堆載預壓,以消除其非彈性沉降及變形。分別對支架預壓前、預壓完成后(卸載前)和卸載后三個工況的沉降進行觀測,并由此得到支架的彈性變形值和非彈性變形值,用于主梁立模標高的計算。
2.1.3 掛籃預壓控制
在掛籃安裝之前,應對掛籃的強度、剛度和抗傾覆性進行理論計算。在主梁懸澆施工前,應根據規范對掛籃進行堆載預壓試驗(分級堆載),以檢驗其強度及剛度是否滿足要求并消除其非彈性變形。對掛籃預壓過程的變形進行觀測,數據資料經監理和監控單位共同確認,監控單位由此得到掛籃的彈性變形發展曲線,用于主梁立模標高的計算。
2.2.1 懸澆施工控制
(1)箱梁水準點引測
從0#、1#塊頂板水準點利用鋼尺引測到左右箱室人孔旁所做高程點,測算出所布設高程點的高程,用以作為以后底模標高測量的后視水準點。
(2)底模標高測量
在每個塊段底腹板澆筑前,測算出底模最外緣側的模板高程,按照監控單位發放的施工指令中給出的立模標高進行復核,調整。
(3)底模高程點標高測量
在每個塊段底腹板澆筑前和澆筑完成后,各測出左右箱室焊設的模板高程點的高程,算出其變化量。
(4)頂板高程點標高測量
在每個塊段頂板張拉前和張拉完成后,各測出頂板焊設的模板高程點的高程,算出焊設的測點的撓度變化量。
2.2.2 箱梁合攏控制
(1)在各孔的邊跨合攏塊施工前,對各懸臂箱梁高程進行聯測。
(2)合攏段施工的高程觀測按以下6個工況實測:
①安裝模板前;
②澆筑混凝土前;③澆筑混凝土后;
④張拉部分縱向預應力鋼束后;⑤拆除臨時支撐后;
⑥張拉完所有預應力鋼束后。
(3)對于連續箱梁的中孔合攏,還應在主墩臨時支座拆除的前后對各測控點進行監測。
施工中嚴格按照平衡施工的要求進行,最大混凝土澆筑重量誤差不得大于該梁段自重的30%,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實施監控,確保箱梁自重誤差不大于設計要求的3%,控制梁段上的施工堆積物并及時清理箱梁中的施工垃圾,以避免由于施工荷載和橋面雜物的不平衡引起測量數據的不正確。
3.1.1 抓好人的質量
施工測量放樣工作是靠人干出來的,人是工作質量的決定因素,因此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業務技術,工作能力、工作責任是極其重要的,同時必須了解和管理好所管轄內測量人員,有利于開展工作,必要時做好配合工作。
3.1.2 抓好測量儀器的質量
測量放樣必須有符合精度的儀器設備,才能確保精度和速度,除必要按規定進行鑒定,還必須在使用中時刻注意儀器的性能和狀態,發現異常及時校正。
3.1.3 抓好基準點的精度
平面高程控制點是實施施工放樣的基準點,它的精度優劣直接影響放樣精度。因此,施工前必須對控制點進行復測,并根據建筑物的分布,為便于放樣,還需進行加密。施工階段確保控制點的穩定完好,有破壞變動,應及時補埋補測。
3.1.4 抓好設計圖紙的復核
按設計圖紙的數據進行施工,是我們的職責,設計單位要求對圖紙進行復核是我們的義務,也是為了我們確保施工放樣數值的準確。在復核發現問題,應及時地向設計單位反映。
3.1.5 學好規范、掌握規范、執行好規范
規范是我們判別測放精度施工質量的標準,要養成嚴格執行規范的習慣,為此全面地學好規范,深刻地理解規范,認真地執行規范。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把好執行規范,不斷地總結提高。
在檢查時盡可能用自己的儀器自己測,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有些問題應及時匯報給相關的專業工程師。并有嚴格報驗制度。
3.2.1 平面位置控制
設站檢查:全站儀對中整平后設置氣象元素棱鏡常數,輸入站點后視點坐標,后視定向后要測距測坐標,一般誤差控制在3mm以內。
對每個放樣點的檢查,一般采用極坐標法,即以方位角定向、距離定點,再測坐標作校對。當檢查點較多或時間較長時,要及時地復查后視點。當測放水中樁或不能直接定樁時,可放輔樁,但要標明輔樁與主樁的關系(方向和距離)。
檢查結束后,應到點位處一看一量,看所放的點組成的線形是否與設計院設計相符,量各樁間距是否與設計值相同。護欄的放樣應保證其線形流暢,保證橋面寬度,其線形要確保不出現折角。
3.2.2 高程檢查
首先要經常檢查水準儀的i角,確保其良好的性能,還需檢查腳架及塔尺接頭是否完好。檢查時須從一個水準點聯測到另一個水準點,這樣可以:①發現所觀測的是否閉合;②水準點是否變動;③水準儀有無問題。當要引測結構物上部或下部時可采用鋼尺倒掛法,鋼尺必須要垂角,最好用正、倒掛尺校檢。
(1)平面控制方面
目前采用的坐標系:
①WGS-84大地坐標系;
②1980西安坐標系;
③1954北京系。
(2)高程控制方面
國家規定: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點,它與1956黃海高程系的關系式:1985國家高程基準時1956年黃海高程值0.0286m。蘇南地區采用吳淞值高程系,它與1956黃海高程系的關系式:吳淞系1956年黃海高程系值+,根據不同地區而定。
(3)加密控制
對被破壞的不穩定的點必須重新埋測。橋梁處的點必須穩定可靠,并作為以后聯測的起訖點。復測時設計路線不宜太長,盡量控制在2-3km,以減少誤差的積累。
(4)導線平差中對△X、△Y的fx、fy分配,可應僅考慮距離而應當按方位角距離的聯合影響來分配。
(5)采用全站儀用極坐標放樣最大距離的控制國家規定最大誤差是中誤差的2倍,以J2級測一個單角,其精度約在10″左右,而放樣橋梁樁、柱的平面位置,則最大要求<5mm。 S=ρ″/10″×5mm=103m,最好控制在100m以內。
總之,測量人員的根本任務是在項目技術負責人的領導下,全面負責工程項目的測量任務,保證工程的控制測量和測量放樣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的規定,保護好測量標志,并保證工程結構位置的正確。
[1]大唐分離立交橋施工圖設計[Z].
[2]JTGF 80/1-200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
[3]JTJ/T F50-201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