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印 于 蘭
(長春工程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管理部門較多、施工周期較長、施工材料種類、規格較多、施工工序、工藝較復雜等特點,在設計或施工過程中都會有不可預見的“錯、漏、碰、差”現象的產生,這些不可能在建筑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都反映出來,也就出現了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設計變更。設計變更是任何一個建筑工程不可避免的事情。下面,就設計變更的概念、分類和特征,進行闡述如下:
設計變更是對設計圖紙進行優化與補充,是為使建筑工程施工順利進行,并保證工程施工技術標準和施工質量,便于施工,確保施工安全和工期得以實現。建筑工程相對于設計圖紙,在工程數量上,設計深度上、內容范圍上的變化都屬于設計變更。也就是說,施工單位在履行施工合同過程中,為使建筑工程保質、保量、保時而對合同中的工作內容進行修改(或追加,或取消)某項工作,其表現形式是增加或減少合同中的某項工程量或分項工程;改變合同中的某項工作的性質、質量或種類;改變工程某個部分的標高、線形、位置和尺寸;完成本工程所需要的某個種類的附加工作;改變分項工程的施工順序和時間安排;導致工程造價的增加或減少等,均需工程設計變更來確認。
圖紙設計變更,是指在設計校核圖紙過程中,意識到難以施工,或錯誤的地方,或在圖紙會審過程中出現的變更,這類變更一般由設計單位提出并補充設計文件對工程做出的設計變更,圖紙設計變更所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是工程設計變更的主體。
施工方案變更,是指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承包方)因工程地質條件變化、施工環境或施工條件的改變等因素影響,向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提出的改變原施工方案的變更。施工方案的變更應經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審查同意后,才得以實施。否則,引起的費用增加或工期延誤將由施工單位(承包方)自行承擔,同時重大事項施工方案的變更還應征詢設計單位的意見。
前期竣工項目的改造或維修方案,是指對已竣工驗收、交付使用的建筑工程進行改造或維修方案出具的、指導施工的設計變更。改造或維修項目由物業申請上報至建設單位,經領導審批后,由技術管理部出具書面形式的改造或維修施工方案文本。重要事項的改造或維修施工方案的文本還應征詢設計單位的意見。
工程設計變更根據提出單位及涉及內容不同,具備以下特征。
1)建設單位或設計單位出具的書面設計變更。施工單位按照設計文件的內容合理進行施工組織變更,以保證和提高施工質量。這類設計變更的原因,一是建設單位對建筑使用功能做出改變時發生的設計變更;二是設計單位為了完善或優化設計做出的設計變更。
2)當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在進行圖紙會審過程中,發現設計圖紙中有“錯、漏、碰、差”的地方,并經過共同商榷的并由設計人員最后確認的,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設計交底或會議紀要等書面材料。這類設計變更,可以先執行設計變更,然后再補發正式的設計變更文件。
3)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發現設計中有缺陷,而向監理單位和設計單位提出的書面變更申請,經過監理單位和設計單位的確認簽字后,方可進行實施。這類設計變更,應該在簽署正式變更文件前,經過多方磋商來確定。
4)裝飾階段的變更(或稱二次設計),施工單位根據建設單位對美觀和使用功能等要求,以及材料的采購、現場實際施工進度過程中出現的變更,這類設計變更會優化和修改原設計,增加投資,需要設計單位和建設單位共同磋商來確定。
5)工程變更造成返工的簽證。設計變更文件下發后,應及時組織監理單位檢查核對返工的分項工程量,并辦理現場簽證手續,作為結算的依據。因屬非施工單位的責任造成返工,經濟損失應由建設單位承擔。
綜上所述,設計變更是一個復雜的事情,涉及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承包方)各方的人力與經濟利益,尤其是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更是矛盾的統一體。在實際建筑工程中,設計變更產生機率及表現形式呈現多樣化,這就形成對設計變更處理的復雜性。各單位、各專業工程師首先應識別不同種類的設計變更,通過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設定不同的設計變更處理程序及不同的審批權限,加強對設計變更有效性和成本的審核,使建筑工程中的《設計變更通知單》成為優化設計圖紙、完善建筑功能、保障建筑安全、降低建筑成本、簡化施工工藝的權威性。
[1]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編.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M].中國計劃出版社,2009,12.
[2]巢元凱,張方,滕紹華,主編.實用建筑設計手冊[M].2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8.
[3]劉學賢,主編.建筑師設計指導手冊[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