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娟
(柳環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廣西 柳州545000)
過去,我國一直把環境污染治理工程重心放在發達城市以及人口分布密集的城市,而往往把農村環境污染忽視掉了。近年來,隨著農村城市化的腳步加速發展,農村經濟扶搖直上,從而各種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工業垃圾,工業廢水的排放量迅速增加,給農村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同時也增加了農村環境污染問題。
農業污染主要來于兩個方面:一是農村居民生活廢物,二是農村農作物生產廢物。
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垃圾也跟著增加,居民生活污水增加速度更是驚人。據資料統計,我國農村人口已達9億,每年產生的生活垃圾約有27375萬噸,大量生活垃圾隨意堆放,垃圾堆放場地未做防滲處理,導致了農民生活垃圾對農村地表水、地下水環境直接或間接的污染。
農村生活污水也是農村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截止2010年,我國農村自來水的普及率已經達到65%,人均用水量達100L/人·d,通過公式計算,農村每年的生活廢水排量要超過200億噸。由于我國農村人口數量較多,又較為分散,同時農村中污水處理設施不完善,對生活污水沒有統一收集、處理的設備,污水橫流成為普遍現象,大量的污水直接在街道橫流,有的沿排水溝流進河流、池塘或者低洼處,從而對農村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了污染。因此,農村地區生活污水對水源的污染呈逐年上升趨勢,很多病菌由于污染到處傳播,嚴重危害了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
另外,由于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農藥、化肥,處置不當的農業畜禽糞便以及不科學的水產養殖等產生的水體污染物對農村水環境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鄉鎮企業的布局比較分散,規模較小,經營方式粗放,監管亦不到位,因此造成了鄉鎮企業每年有大量的污染物在沒有經過處理就直接排放;另外,由于近年來,城市里實行了對環境污染的控制,很多污染嚴重的企業(如電子企業、印染廠、造紙廠、冶煉廠等)開始轉到農村,其生產產生的廢水/等污染物外排對農村地表水產生了嚴重污染。
筆者認為,條件相對不錯的農村,應該利用荒蕪的土地進行廢水處理,進行人工濕地治理系統的建立,人工、自然治理為兩大方式。據資料統計,溫地治理由于工藝及技術處理簡單,花費小,處理便捷,并且易于管理,再加上溫地處理抗沖擊強,化出的水質良好穩定,但是溫地處理占地面積大,周圍的氣流混濁,當自然天氣不佳時,還會受到影響。
生物塘或者氧化塘又被稱之穩定塘,主要是通過天然凈化的原理對污水進行處理,專家指出,自然水體凈化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穩定塘把荒蕪的土地進行一般的建設,轉成池塘,然后在四周加護護滲層,以及修筑圍堤,通過微生物的化學公解原理把污染水進行自然處理。菌藻具有強大的凈化作用,而穩定塘就是憑借有機物菌藻的凈化功能進行污水處理的。一般情況下,穩定塘所花費的修筑以及維護的成本低,而且人工管理十分便捷,所花費的時間也少,對于污水之中的病原體有很強的清除作用,清除的過程中,還不存在污泥的問題。為此,很多農村都采取這樣的方式進行污水處理。
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于污染水的認識加深,農村對于水污染的處理辦法也越來越多,而其中最常見的水污染處理辦法就是好氧生物處理,好氧生物不僅僅只有一種處理方式,它擁有很多種不同處理污水的方式,為此,不同的地方所采用的好氧生物治理方式也是不一樣的,而好氧生物所采用的技術是關鍵性環節。
生物治理是一個繁雜的化學分化過程,首先通過風機對污水進行注氧,通過氧氣的作用,把污水這中的磁生物及菌類刺激中暑,微生物、細菌通過自身的分解能力,把污水分成水、二氧化碳等物質,一部分形成微生物賴以生存的細胞,絕大部分會以污泥的形式被排出。下面以SBR法為例,通過曝氣、沉淀、排水等功能進行不間斷的變換,污染沒有機會進行回流,也不需要投資其它費用進行污泥的處理,在設備上節省了大筆的開支。對于含磷高以及需要脫氧的污水,一般都采用A2/O法則。 另外,生物轉盤法、膜生物治理工藝等都是處理污水的法則。自然治理因為占地面積大,受自然天氣影響大的原因,時常也會有效果不佳的現象,而生物治理不僅占地面積小,受自然天氣的影響小之外,處理污水的功效會更強一些,但是需要投注一定的資金才進行運營,對于農村而言,這樣的投注的確有一些壓力。
大力倡導以農作物秸稈、人畜禽糞便、工業廢棄物為原料,以協會、企業、工業園區為依托,以沼氣、食用菌、工業廢棄物再利用為紐帶,實施農業節水、節地、節肥、節藥等工程和工業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及廢棄物再生利用、循環利用,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努力探索一條充分利用廢棄物、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農村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而處理水污染不僅是當務之急,同時資金的投入問題以及處理方案也是當前所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當然國家及相關部門更應該引起重視,并加強力度進行水污染的治理。身為一名環保工作者,不僅要有專業的素養,同時還要具備為事業奮斗終身的思想,把農村水污染治理當成重點事業來抓,吸取以往的經驗及教訓,揚長避短,杜絕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再次發生,為此,需要工作者進行大量的專業知識積累以及通過實際工作積累豐富的經驗,對治理取得一定成績的方式要虛心學習,并加以應用,從而對農村水污染問題做出一定的貢獻;針對不同的經濟情況,以及地理問題,及人們生活習慣進行水污染的治理,因地制宜才能減少開支,取得最大的成效,努力把農村建設成為健康、環保、潔凈的時代新農村,從而為農村的經濟發展以及農村的環保事業,人身健康提供一個強而有力的后盾。
[1]黃文新,殷素紅,劉行,韋江雄.文梓蕓廣州地鐵混凝土耐腐蝕性能的模擬研究[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
[2]鐘華平,卞錦宇,姜蓓蕾,黃昌碩.應重視我國地下水的保護和管理[J].科技導報,2007(03).
[3]丁義.生物修復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J].水產科技情報,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