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蕾
(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中國 上海 200237)
我學院從2011年5月開展卓越工程師計劃試點班學生的選拔工作以來,至今已有3屆學生通過擇優選拔進入制藥工程卓越工程師試點班。通過對制藥工程卓越班的日常教務教學“動態化管理”的實踐,雖然已取得良好成效,但仍有諸多不足。于是,根據實際情況出發,提出建立虛擬班級的設想,并加以具體實現。所謂虛擬班級是建立在學院原有專業實體班級基礎上,在不打亂原有專業實體班級的情況下,將入選制藥工程卓越工程師班的學生進行虛擬編班管理。這些學生既屬于原實體班級又屬于新增的虛擬制藥工程卓越工程師班。虛擬班的的設立,對研究在現有實體班級體制中如何進行虛擬化的班級動態化管理,以及探索如何實現專業班級虛實并存的動態管理模式有深遠意義。
1)學生經過選拔后,進入卓越工程師試點班,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期。因為選拔的學生都是品學兼優、在原班級能夠起到在思想上、學習上和生活中引領其他同學的作用的優秀學生,他們其中大部分都是原班級的中流砥柱,因而快速的將他們從原班級分離,轉向新的卓越工程師實體班,容易讓原班級其他學生有失落感,從而暴露出在思想上、學習上諸多不足的問題。因而,學院教務管理部門為了讓普通班和卓越班學生更好的發展空間,決定設立一個為期一至兩年過渡期的虛實并存班級,即無論是卓越班學生還是普通班學生仍然共同在一個實體班級內由原班導師進行管理,同時設立虛擬的制藥工程卓越班,由指定的專業班導師全面負責卓越班學生校企聯合培養方面的工作的常規管理。
2)虛擬班設立后,可以讓卓越班的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充分適應選擇,在虛擬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有個良好的思考過程,到底是否適合今后卓越班的學習。通過學院和企業聯合設立的企業講座課程,讓學生走進的企業文化的培養模式,了解企業,和企業專家面對面交流。通過企業專家講座的熏陶,使得卓越班的學生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有個逐漸進入未來制藥工程卓越工程師角色緩沖的適應期。從二年級或三年級下半學期開始,入選卓越工程師班的學生虛實合班期結束,經過再一次流進流出的篩選,最后進入卓越工程師班的學生將與虛擬班完全脫離,進入一個獨立的實體班學習和生活。
3)入選學生由虛擬班轉為實體班后,按系統的按照卓越工程師班的培養方案學習卓越工程師班的所有課程,按照卓越班的培養模式開啟全方位的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在此期間,學生處了學習本專業制藥工程的全部專業課程外,將完全按照企業需求人才模式,由企業和學校共同打造和培養能適應企業要求的技術型人才。
4)在學生完成從虛擬班轉入實體班的過程后,無論是對于普通班學生還是卓越班學生來講,都是一個質的飛躍過程。對卓越班的學生來講,在這個虛實并存的班級管理中同樣面臨著動態的流進流出的管理過程,在學習中他們仍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虛實混班學生在同一個實體班中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對建立和維護班級良好的學習氛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與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相區別,制藥工程卓越工程師班在一、二年級的成長階段設立虛擬班級后,在管理方面有很多靈活之處。同為制藥工程專業的班級實體分屬于兩個培養目標完全不同的班級,并共同存在于一個實體班。同樣的虛實合班情況,目前學院有三個班級在同時試點并存。普通班級和卓越班級的學生按照各自的培養計劃進行選課學習,不同培養目標使得同一實體班級的學生在專業課程內容和修讀計劃目標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即針對學生個體的不同來完成各自培養目標的,可以說學生雖然身處班級相同,但專業不同培養目標就不同。專業有差異的學生在一個虛擬和實體混合的班級里共同學習,有利于學生間相互交叉的學科交流。從而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實現了班級實體化管理和虛擬化管理的交互過程,提高了實際管理要求,更加有利于動態化的教務教學管理。
虛擬班級與實體班級并存的班級管理理念,在班級虛擬化和實體化交互管理的過程中完善并豐富了常規教務教學管理的經驗,樹立先進科學的教務教學管理理念,更有利于將動態的教務教學管理工作納入常態工作,在實際管理工作意義重大。
[1]姚蕾.提升本科教務管理質量新模式、新內涵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1(32).
[2]姚蕾.兩校區或多校區教務教學管理模式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2(8).
[3]姚蕾.制藥工程卓越班的動態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科教文匯,2013(11)(下).
[4]陸林,王洪濤,索文斌,倪蛟.“虛擬班級”管理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高教,2008(4).
[5]李茂林.虛擬學習班級生態管理策略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
[6]王水興.班級虛擬社區高效學分制班級管理新模式[J].大學教育科學,2009(5).
[7]孫明.為“無班級管理模式”探索創造條件[J].山東教育,2014(12).
[8]湯松,趙東晉.信息技術環境下的高校班級管理模式研究[J].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