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萍
(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云南 昆明650000)
當今世界能源供應日益緊張,化石能源仍占據著能源行業的主導地位,而化石能源終有一天會枯竭,且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已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1]。因此,清潔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在資源和環境的雙重壓力下,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可使中國實現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的轉變。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下得到快速發展,其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1.1.1 起步階段
2001年,中國啟動“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建立了“三橫三縱”的研發布局。2004年,發改委出臺《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發展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汽車技術。2005年,財政部、科技部、發改委和工信部四部委通過“優化汽車產業結構”,確定了北京、武漢、天津、株洲、威海、杭州6個電動汽車示范運營城市。
1.1.2 發展階段
2006年,財政部針對實施新消費稅政策作出明確說明:對混合動力汽車等具有節能環保特點的汽車實行一定的稅收,投入將近20多億元用于研發新能源汽車。2007年11月1日開始實施《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管理規則》,對企業設定了15道準入門檻。2007年12月18日,發改委公布新能源汽車正式進入鼓勵產業目錄。
1.1.3 大規模示范運營階段
2008年10月深圳市獲國家科技部批準《深港澳電動汽車大規模示范運行》。2009年1月14日,國務院首次提出新能源汽車戰略,隨后相繼出臺《關于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010年6月1日,財政部出臺《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一次性補助。2010年10月10日,國務院公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將新能源汽車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范圍。2011年3月,國家出臺的《十二五規劃》中把新能源汽車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2011年9月8日,商務部、發改委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發展的指導意見》。2012年4月18日,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
2008年,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呈現出良好態勢,是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元年”,政府采購了500多輛新能源汽車在奧運會期間投入使用。同年,新能源汽車乘用車銷售899臺,新能源商務車銷售1536臺。2009年,在相繼出臺的扶持政策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駛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每年發展10個城市,每個城市推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開展示范運行。2009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售量為310輛,新能源商用車(主要是液化石油氣客車、液化天然氣客車、混合動力客車等)銷售量達4034輛。2010年共有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等1017輛各類新能源汽車在上海世博會示范運行。
2011年開始進入產業化階段,全社會推廣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等。截至2012年10月,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輛達1127輛(其中乘用車有227輛,全部為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比亞迪F3DM,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累計量達900余輛)、純電動汽車共11000余輛(其中純電動乘用車9555輛,純電動客車近千輛,純電動貨車近五百余輛)。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7642輛,其中純電動汽車為14604輛,混合動力汽車位3038輛[2]。
2009年1月23日,財政部、科技部發出《關于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昆明在內的13個城市為新能源汽車示范試點城市。由昆明市承擔的國家863計劃“高原地區新能源汽車運行考核及適配技術研究”課題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昆明初步建成我國首個“高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國家檢測平臺”,同時,還成立了“云南省新能源汽車生產力促進中心”、“昆明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學研聯盟”,“昆明市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和“高原型新能源汽車(純電動車)整車研發基地”等8個產學研研究開發基地。
云南五龍汽車有限公司(前身為云南美的客車)在2012年3月成功開發出云南省第一輛具有國內先進技術水平的12米純電動城市客車。同時,通過了國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工廠技術審查,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并制定出打造“中國西部地區最先進的新能源客車整車制造基地”的目標。
昆明市科技局證實昆明已具備了批量生產新能源汽車的能力。云南五龍汽車有限公司、東風云汽公司的純電動公交客車產品通過汽車產品公告、推廣目錄及產品準入審核;云南航天神州汽車有限公司6~8米新型純電動輕型客車已成功開發,并進入新能源汽車產品公告審批程序。至2012年底,昆明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達1000輛,每天節約燃油約5000升,其中680輛油電混合動力、66輛增程式和4輛純電動公交客車,200輛中度混合動力出租車、20輛中度混合動力公務車和30輛小型純電動環衛車投入示范運營,為昆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基礎[3]。同時,哈爾濱電機廠(昆明)生產的電動汽車驅動電機,已形成小批量生產規模;云南銅業公司研發的“高性能鑄銅轉子驅動電機”,也具有一定的市場前景;昆明能訊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交直流混合式充電樁”等,有效改善了昆明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配套設施。
2014年初,國家科技部、財政部、工信部和發改委批準“昆明+3城市群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總體實施方案(2013年~2015年)”(下稱《方案》)。目前,昆明已建成1座充電站、152個充電樁和40個增程式公交客車專用充電樁。
“方案”中,昆明+3城市群在2015年12月底前需示范推廣5000輛純電動和插電式新能源汽車,其中昆明3400輛,麗江800輛,玉溪300輛,大理500輛,并以公交、出租、公務、環衛、郵政、物流、特種車及其他領域。
據云南電網公司透露,2015年前,將以昆明為試點,建成2座充電換電站及300個充電樁。據省科技廳的明確消息,未來充電樁的建設將以慢充為主,快充為輔。到2015年年底,全省預計建設充電樁將達5086個。此后,繼續加大充電、換電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并據發展需要,在昆明市和其他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州市建設相應規模和標準的充電、換電設施。
云南將大力打造一個汽車產業國,引進兩三家具有實力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以整車制造為龍頭,突出新能源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壯大配套產業,構筑產業集群,實現節能與新能源乘用車零突破。力爭到2015年,我省節能與新能源商用車年生產能力達1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1000輛;到2020年,節能與新能源商用車年生產能力達3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3000輛;到2020年實現節能與新能源商用車年產量5萬輛規模。同時支持昆明云內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增程式混合動力柴油機、天然氣發動機、乘用車柴油機的技術改造升級和規模化生產,進一步完善APU動力總成發動機-發電機組控制技術,實現模塊化、系列化、平臺化。
[1]陳曉萍,包桂榮,等.滇池藍藻在亞/超臨界乙醇中熱化學催化液化制備生物油及其特性[J].過程工程學報,2012,12(3):86-90.
[2]黃建湘.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現狀與國外對比分析及對策[J].河南科技,2014(5):211.
[3]昆明新能源汽車產業雛形初顯[OL].http://www.km.gov.cn/structure/xtzkm/jjyqnr_269802_1.htm.20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