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勝 孔寧寧
(河北體育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41)
健美操運動融合時尚因素,形式豐富多樣,具有強烈的節奏感、時代感。健美操的發展與普及順應了陽光體育的發展需求,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產生了良好的促進作用。發展30多年以來,中小學健美操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有氧健身操、韻律操和廣播體操。由于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普遍存在著教學內容陳舊、編排手段單調、練習形式封閉、主動參與消極的突出問題。傳統健美操教學已不能滿足現代青少年追求時尚、崇尚創新的心理特點。理應引起全體健美操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和思考。
體育教學不僅是讓學生學習運動項目的技術技能,還應在完善課程目標的情況下,引導學生帶著好奇、伴著興趣,快樂的學習和鍛煉。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最終形成愛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孔子《論語》中提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從知學、好學、樂學三個方面來談論學習;梁啟超較早關注教學中趣味的重要性問題,首次提出了“趣味教育”的概念。他認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可以形成兩重趣味,還認為教師應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劉晶《趣味教學在職高生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針對石牌嶺職高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中強調,趣味教學要堅持趣味性原則、針對性原則、學生主體原則、合作互動原則和成就驅動原則。本文將圍繞中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以“趣味性”為中心,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主體分析法和觀察法等研究方法,根據課題組成員多年教學研究經驗,從健美操創編、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等不同角度進行探討。積極探究健美操創編的趣味性和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感受和體悟,從而達到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享受教學過程及成功掌握的快樂。
要突破較為規范單調的構成形態,進一步改進和提升健美操創編,解決創編的迷茫狀態。心態興趣方面:中學生好奇心強,對新鮮有趣的事物有濃厚的興趣。編排和教學必須關注孩子的“興趣”,從多種角度,用多種方法,搜集所有的相關素材,激發和誘導孩子們的參與熱情。音樂素材方面:音樂是生活的產物,是聲音的藝術。要選用節奏明快、輕松活潑的背景音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隊形變化方面:運用前后交錯、左右移動、上下起伏、回旋轉動、密集疏散等方法,增加隊形編排的技巧性和藝術性;口號運用方面:注重豐富多樣、變化靈活、充滿生機。口號要求清楚、短促、宏亮,隨音樂變化、抑揚頓挫。游戲互動方面:要適當安排具有競賽性、生活性、自主性和趣味性的游戲活動,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滿足中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改善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系,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強調角色互換,改變舊的“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和按部就班“傳道、授業”的傳統模式,努力把主角的位置讓給學生,提高學生開拓精神。健美操課中應讓學生去體驗、總結和講解健美操動作技術要領。讓學生作為其中的一份子參與其中,去真切體驗和感受課堂的教學內容。
準備活動可由學生帶領,其他學生根據他的口令完成動作;技術要領由學生總結,發揮示范作用,提高學生注意力;教學主體部分可因地制宜,運用V字形、倒V字形、豎排、橫排、圓圈等,及時調整隊形變化,增添課堂樂趣。
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比賽場景,由學生扮演不同角色,使學生主動思考、理解和體驗所學內容。如組織健美操比賽,二十四人一組輪流扮演不同角色。設裁判長、難度裁判3名、藝術難度裁判3名、完成裁判3名,邊線裁判2名,運動員12名,能使課堂一片生機盎然;觀看比賽視頻錄像,讓學生欣賞聞名世界、享譽全國的優秀健美操運動員的比賽,培養和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精神和濃厚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很好利用和挖掘音樂節奏的價值。如有兩拍動作,學生很難掌握,一個八拍可重復兩遍共四個八拍,即針對難點和重點反復練習,可在短時間內提升學生動作技術水平,享受進步和成功的喜悅;教學中按音樂節奏進行有規律的組織,如:第一排練習一個八拍,踏步一個八拍,走向最后一排,第二排變換到第一排,練習一個八拍,以此類推。教師組織流暢,教學緊湊;學生學習主動,心情濃厚;課堂節奏有序,賞心悅目。
教師合理運用課堂、期中、期末等教學評價,可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促進內在的學習動力。改變學生一成不變的被動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教師的評價應具有動作技術的針對性、藝術性和啟發性。
教學中合理靈活的正面和負面評價,在集體和群體環境下能起到非常深刻的影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可鍛煉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站在教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提升健美操動作技術能力的同時,改變被動學習,把學習過程成為交流互動的場面;課堂結束部分,加以適當總結,提出客觀的評價,發揚優點,改善不足。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激情澎湃、認真刻苦的學習勁頭慢慢松懈了。期中評價正是對上一階段的總結,對學生給予及時的鼓勵和督促,讓學生對自己的表現有一個清醒認識和對照比較,調整心態,明確目標,改進技術,協調發展。
期末評價,最好是給學生定出評分參考,讓學生自己組織評價,以比賽或表演的形式進行。讓每位學生參與進來,站在客觀的角度進一步理解健美操動作水平,并切實體驗健美操比賽規則。
“趣味”教學目的是從感知到行為的共同參與,調用觸覺、視覺、聽覺、知覺等各個感官促成的體驗,因有所觸動而產生趣味和興趣,以達到在短時間內產生更多、更深刻的記憶,促進學習積極性。除以上“趣味”教學應用外,教師應該注意語言的藝術性。幽默風趣、朝氣蓬勃、形象生動的表達,能營造寬松、和諧、熱烈的學習氛圍,從而掀起學生內心的熱情,刺激學生的興奮點;教師要引導學生的好奇心,驅使學生主動、驚喜地去觀察和思索事物,點燃學生心靈中求知的火花;同時,建立課內外一體化模式,定期進行健美操比賽和表演、建立健美操協會、經常變換大課間操,還可利用學校運動會、節日集會、展覽會等場合進行健美操團體表演,以達到目標互通、功能互補、相互鞏固的作用,同時,對消除精神疲勞、豐富經歷和提升生活品質亦有積極性的作用。
[1]楊嬌.體育院校健美操普修課趣味性教學的實驗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2.
[2]徐中秋.健美操趣味教法[J].中國學校體育,2003(5):24.
[3]劉晶.翅味教學在職高生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針對石牌嶺職高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J].2008:10,11,12.
[4]郭翠娟.小學低年級英語課A趣味教學的實踐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2013:21,35,39.
[5]潘錦林,等.中小學趣味健美操創編教學與活動開展[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0,26(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