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育
(湖南城市學院圖書館,湖南 益陽 413000)
高校圖書館主要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其資源共享對提高教學質量至關重要?,F代高校圖書館,是集紙質資源與電子資源(或虛擬文獻)為一體的文獻信息中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高校圖書館,無論從館藏資源還是服務方式上,都發生了質的轉變。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數量增多,圖書館的紙質文獻利用率逐年下降,圖書館開始逐步削減現刊的訂購和紙質圖書的采購,將更多的經費用于購買數據庫。構建信息資源分享平臺,是真正發揮信息傳遞服務功能的需求。本文就我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共享現狀做一個概述。
信息資源共享是指圖書館在自愿、平等、互惠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圖書館與圖書館之間和圖書館與其他機構之間的各種合作、協作、相互協調關系,利用各種技術、方法和途徑,開展共同提示、共同建設和共同利用信息資源,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信息資源需求的全部活動。CALIS和CASHL是我國兩大全國性的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體系,其共享模式、實踐經驗是我國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的典范[1]。
圖書館一般使用統一的編目規則、統一的軟件和目錄格式,統一的目錄數據庫,從而實現聯機共享編目。各館可以實現對新書進行編目并上傳數據,也可以通過網絡查詢并使用通過聯合編目。聯合編排提高了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的使用頻率,并使信息資源的使用標準化。
目前國內五大聯合編目機構,包括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國家圖書館聯合編目中心(OLCC)、上海市文獻聯合編目中心、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聯機聯合編目系統(UNICAT)、深圳地方版文獻采編合作網[2]。
原文傳遞服務是以互聯網為媒介使圖書館與圖書館之間資源共享,共同服務讀者的一種的依托網絡的服務模式,是隨著互聯網迅速發展而流行起來的文獻服務,可以更好的滿足用戶需求。在國內建成的文獻信息資源服務保障體系主要有: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系統(CSDL)、北京地區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保障體系(BALIS)和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原文傳遞系統(NSTI)等。
CALIS建有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網,通過CALIS-1LL系統互聯,相互間可開展雙向(提供和獲?。┓铡SDL建立于2002年,2003年開始服務運行。成員館覆蓋公共、高校、科研三大圖書館領域,形成了一個具有一定規模和自身特點的分布式文獻傳遞系統。其服務對象主要是科研用戶和研究生用戶。BALIS原文傳遞系統中心于2007年11月啟動,其原文傳遞服務隸屬于“北京地區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保障體系”,設有管理中和5個分中心,管理中心設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
CALIS和CASHL都采用合作采購的方式購買文獻資源,CALIS采用的是集團采購,CASHL采用的是協調、自主和集中訂購相結合。
虛擬參考咨詢(virtual reference)是圖書館利用網絡平臺推出的一種參考咨詢服務,即咨詢員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在網上實時解答讀者提出的問題,使讀者能夠及時得到答案。在國外,除了FAQ服務和非實時虛擬參考咨詢服務外,還有Basic Chat、Call Center、頁面推送、同步瀏覽等等。我國的虛擬參考咨詢服務大都在用Web form、BBS、Email等方式來實現,而國內高校圖書館通常僅面向校園網用戶開放[3]。
傳統管理模式是通過訪問控制管理和用戶權限管理來保證圖書館數據資源不被非法訪問和使用的。而如今,數據通過云計算的分布式存儲方法分散到各個“云”中,比較容易給黑客留下一些機會[4]。館藏數據資源的安全性受到威脅。高校圖書館應充分了解目前的最新技術,構建安全的數字圖書館。
提高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存儲能力、以及購買產品和設備等都需要資金。政府是最大的投資者,高校圖書館還要號召社會的機構和組織將閑散資金投入到圖書館運行中。而高校圖書館的公共性表明圖書館服務不能有效通過市場機制提供[5]。況且,采用何種收費模式等問題,尚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偟膩碚f只有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才能制定出一套適合我國高校圖書館的收費標準。
館藏資源存在重復率高、資源浪費的情況。高校需要建立各種專業、各類學科的資源,而購買、存儲和管理這些資源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實際上館藏的許多資源長時間未被利用,圖書館空間利用率低,運營成本居高不下。
成員館都有制定和開展相關的推廣計劃,但力度遠遠不夠,導致聯盟的各種服務和資源的使用率偏低。各成員館應進一步尋求文獻傳遞、館際互借等費用的合理解決方式,同時借助微博、博客、讀者培訓等,進一步推廣圖書館所參與聯盟的資源和服務,以擴大資源利用率和利用效果。
圖書館的資源服務正逐步由印刷版模式向數字化的電子信息化轉變,這是大數據時代的趨勢。館際互借/原文傳遞、集團采購、聯合目錄、虛擬參考咨詢是深受歡迎的合作形式。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有助于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也促進知識的理解與擴散,進而推進知識的創新。
[1]童敏.CALIS和CASHL文獻資源共享體系的比較研究[J].圖書館建設,2009(4).
[2]苗青,等.國內聯機聯合編目的SWOT分析及發展路徑探討[J].圖書館研究,2014,44(2):54-57.
[3]袁紅軍.國內外虛擬參考咨詢比較分析[J].信息產業與信息服務業.
[4]王長宇.云計算環境下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理性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10(17):163-164.
[5]于良芝.未完成的現代性:談信息時代的圖書館職業精神[J].圖書館雜志,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