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在目前的大中城市中小高層及高層建筑越來越多,電梯作為必須的設備的數量也隨之增加。2012年數據顯示,我國正在運行的電梯約163萬臺,且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在增長。十年前,新疆電梯只有3000多部,而現在,隨著建筑物的“個子”越長越高,電梯數量也逐年遞增。截止到2014年年底,全區在用電梯近37000臺(包括兵團5000臺),其中烏魯木齊在用電梯有14000余部。
根據國家規定,每年需由專門的質量監督部門對其進行強制檢測。電梯常規年檢方法是派出質檢工作人員進行現場檢驗,查看電梯值班記錄,人工檢驗電梯各項指標,檢驗周期長,工作強度大,并且不能客觀反映電梯長期運行過程中的狀態。與此同時,電梯運行、維護和保養過程中的一些其他問題也漸漸凸現出來:1)維修保養不到位,電梯經常出現故障。由于電梯維保行業之間惡性競爭,導致電梯維保單位不能進行正常的預防性維保,電梯維保質量差;2)電梯發生事故時,故障救援不及時,電梯使用單位缺乏有效的應急機制,不能在發生電梯困人時及時通知應急救援人員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實施救援;3)電梯信息化管理落后,在電梯使用、安裝、維修保養單位信息發生變更時,不能及時通知監管部門;還有就是一些歷史遺留問題,部分老舊住宅電梯沒有“對講”功能,給維保、應急救援等埋下隱患。
據國家質檢總局2012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平均每年發生電梯事故40起左右,傷亡40多人,特別是2011年以來電梯事故有上升趨勢。據2012年烏魯木齊市公安消防支隊統計1月到9月電梯困人報警69起,被困122人。
因此,電梯“健康”的運行不僅事關乘用人的人身安全,體現電梯所有人和檢驗單位的服務意識,在新疆更是一項事關整個社會公共安全重要工作。
當前的電梯應急救援方式主要是由電梯使用單位負責通知電梯維保單位進行救援。救援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完全取決于電梯維保單位,由于電梯使用單位降低成本的主觀需要,往往選擇一些規模小、費用低的維保單位,這些維保單位無論是人員數量、技術水平還是服務質量都不能很好的滿足第一時間趕到困人現場提供救援的要求;同時,由于各個運行中的電梯與監管單位缺少實時的信息通道,致使在救援過程中缺乏相應的指導和監督,這就是經常會看到并不是專業救援力量的消防隊員在解決被困人員,不但不符合專業救援規范,還損壞了電梯設備,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人身傷害,浪費了社會資源。
相比國內,國外發達國家的電梯應急救援工作明確界定了責任和分工,形成了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共同負責,專職人員完成具體救援任務的救援模式,這位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紤]到新疆電梯安全管理的實際情況以及電梯分布和使用的特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檢院電梯所開發了電梯運行監控系統,并研制了系統前端感知設備——電梯“黑匣子”。目前,該設備已在在部分居民小區試用。該系統以電梯為核心,利用物聯網技術將安裝在電梯中的“黑匣子”接入監控平臺,使電梯、整梯企業、質監部門、維保企業、配件企業、物業企業、電梯乘客、行業協會和房產企業之間可以進行有效的信息和數據的交換,從而實現對電梯的智能化管理,保障電梯的可靠運行。
按照電梯應急救援四個“第一時間”的目標,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到達現場對被困人員進行救援,必須建立由電梯的生產廠家、使用單位、維保單位、監管單位、物業服務單位參與的應急救援體系,對相關參與單位進行明確的任務分工:當困人故障發生時,救援信息應第一時間到達物業服務單位和電梯維保單位,組織盡快實施應急救援;電梯使用單位配合組織救援工作;電梯監管單位負責安全監控中心的運行,根據監控中心數據開展指導故障預判,規劃救援方案等工作;電梯廠商為負責救援技術指導,并根據用戶及監管單位的需求和維保單位一起做好技術開發工作。
根據以上各救援分工,搭建城市電梯應急救援系統,整個系統由電梯監測終端、小區物業監控計算機、監管單位(特檢)中心服務器組成。
該系統工作過程為:電梯故障信息和運行狀態由“黑匣子”檢測獲取,通過GSM/GPRS網絡上傳到小區物業監控計算機。小區物業監控計算機通過互聯網連接到監管(特檢)中心服務器,監控計算機定時與特檢中心服務器做數據同步,特檢中心服務器可利用安裝在其中的故障診斷專家系統,對該電梯的頻譜信號進行分析,得出故障類型,提供給維保單位。
根據監控中心提供的數據分析以及電梯故障的類型,制定合理的救援流程響應機制非常要而緊迫。救援流程制定的首要工作就是要以最大限度避免電梯故障出現為中心,通過對監控數據分析,定期或提前排除故障隱患;其次是對電梯故障后有無人員被困,制定不同的響應機制:如有人員被困,系統會通過被困人員觸發救援信號和系統自動判別后自動報警兩種方式通知電梯使用單位、小區物業和電梯維保人員,同時系統會重復播放安撫語音,緩解被困人員情緒,系統將循環向上述單位發送信息,確保有一方能夠接到報警并第一時間到場使被困人員脫困。如是普通故障,系統通知小區物業和維保單位,方便對故障電梯進行定位,對用戶進行逃提示。
當前新疆社會維穩工作是首要工作,人們對于社會面的安全狀況非常敏感,特別是在公共場所中,往往個別人的緊張情緒容易快速擴散到人群中,導致混亂局面的發生。當電梯這一公共運輸工具出現異常時,急需安撫被困乘客并消除他們緊張慌亂的情緒傳遞通道,第一時間組織救援力量提供脫困幫助,這對于維護社會面穩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疆的城市電梯應急救援工作相比內地其他城市還有差距,面對新疆特殊的社會環境和電梯安裝使用情況,構建與之相對應的應急救援體系結構和應急救援系統就有重要的社會效益。通過對電梯生產廠家、使用單位、維保單位、監管單位、小區物業等單位進行整合構建應急救援體系,研制開發了由電梯“黑匣子”、小區監控中心和特檢中心組建的應急救援系統對新疆城市電梯應急救援工作進行了新的嘗試,為適應“新常態”下電梯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些思路。
[1]韓樹新,馬舜,李忠,等.城市電梯應急救援體系及機制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3,9(2):145-150.
[2]張鵬,朱昌明.高層建筑危急情況下的電梯疏散系統[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14(8):75-79.
[3]屈名勝,高勇,井德強.電梯應急救援機制的建立[J].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12(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