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清
(中共菏澤市牡丹區委黨校,山東 菏澤 274000)
公務員的社會語言藝術
劉瑞清
(中共菏澤市牡丹區委黨校,山東 菏澤 274000)
談話,是人類相互交往的一種手段,但是在公務員體系中,談話這種形式被賦予了很多更為深層次的含義,因為公務員自身特殊的形象所限,本文就結合實際情況對公務員的社會語言藝術進行簡析。
公務員;語言藝術;媒體環境
談話這種人與用人之間最直接、最透明的交往方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是隨時隨地都要用的到的,但是談話的效果好壞,就必須根據談話過程中的技巧來決定了。而作為公務員來講,由于自身所處的環境和身份較為特殊,在當今“自媒體”興盛的環境下,更要講究一些語言表達的方式和方法了,久而久之,一種較為特殊的公務員社會語言藝術就形成了。
我們幾乎每天都會在新聞上聽到,外交部發言人對某個國際事件發表評論,在這個評論中,幾乎經常用到“理解”、“關注”等中性詞,而并沒有直接的表述“好”或者是“壞”的概念。其實這就是外交部發言人在發言中的一種語言技巧問題。中國是個有著五千年歷史文明的大國,其語言的魅力和蘊意也極為豐富,因此在代表國家發表一些較為明確的觀點的時候,很難出現像某國家總統直白的向他國元首說“如果不想來,就不用來了”。因為這些外交人員在特定的場合,代表的是國家,代表的是國家的形象。其實,這些看似較為中性的詞語中,也是有一些國際上通用的語氣成分在其中的,前外交部長李肇星先生就專門針對這種外交辭令的語言藝術,在山東大學的公開講座以及自己的自傳中談及過。這種所謂的模糊概念,其實是給雙邊關系帶來了一定的緩沖余地,在非戰爭狀態下,這種外交辭令是十分普遍和常見的。
外交部的發言人我們或許很難與其直接產生交集,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卻能和一些基層政府的公務員經常打交道。在這個過程中,基層公務員的語言技巧和藝術往往也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基層政府的公務員,所處理和面對的基本上都是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瑣事,如果用一些較為正式的外交辭令,顯然是不合適的,但是如果用一些較為直白的語言的話,那么就很容易激化一些干群矛盾,為了既能化解一些基層矛盾,又能基本上清楚的表述出其中的意思,許多公務員在日常的談話中都是各自有各自的“絕招”的,這些方式歸納起來大致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聲東擊西式。公務員在處理日常工作,特別是解決一些基層矛盾的時候,需要涉及和各個層面的群眾接觸,由于群眾的個人能力、文化修養各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果很直觀的將事情的原委直接表述出來的話,有可能會直接傷害到群眾的情緒,因此往往采取聲東擊西的方式迂回著做一些相關的工作。在西北某省的“退耕還林”工作中,有些干部由于工作方式過于簡單粗暴,因此引起了小范圍的干群矛盾緊張,一位長期從事信訪工作的干部到場之后,直接與群眾拉家常、干農活,在與群眾根本不提退耕的事,在與群眾一起生活的時候講群眾生活用水之所以這么苦澀的真正原因,讓群眾自己意識到退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到3個月的時間,所有的退耕工作就全部完成了。
第二,避重就輕式。基層的工作隨意性較強,恰恰就是這種隨意性,導致了基層工作中有許多突發事件和突發矛盾如果不及時處理的話,很有可能引發較大的沖突。但是如果過度的強調事態的嚴重性的話,那么有可能引起反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公務員就采取了避重就輕的方式與群眾溝通,盡管這種方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一些小范圍的摩擦,但是相比起較為嚴重的后果而言,其效果要好很多了。在“我爹是李剛”的風波中,當時出警和維持現場秩序的公務員把握的尺度就較好,盡管當時有些情緒激動的學生,按照《治安管理法》的相關規定是要進行刑事處罰的,但是由于當時所處的環境較為特殊,出警的警務人員負責周圍治安環境,技偵人員負責現場取證,而保定市公安局政治部的同志則與校方派出來的政工干部和輔導員一起在現場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在保證了相關責任人的合法權益、對涉嫌違法的當事人及時采取措施的過程中,所有的政工干部都沒有提及對于學生過激行為的處罰問題,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當時爆發群體性事件的可能性。
第三,實事求是式。在日常工作中,不推諉、不扯皮,才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精準體現,因此,絕大多數公務員在日常工作中,在與群眾的交往過程中,基本上都是掌握著這個原則的。把一些事情的難度和問題直觀的表述給群眾,讓群眾能認知到問題的嚴重性和復雜性,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化解一些一般矛盾和處理一些潛在的矛盾風險。丹江口市水庫由于是南水北調工程的水源地之一,因此,水產局曾經大力提倡的“網箱養魚”必須全部下馬,而且上級也制定了限期拆除的時間表,一時間,不僅是漁民思想上想不通,就連丹江口市的一些公務員也都想不通,在這種重重的困難面前,丹江口市水產局上至局長書記、下到一般干部,連續幾次召開專門會議,就如何給群眾做工作進行思想上的統一,按照分組進行的模式,一個點一個點的排查,一戶一戶的走訪,不和群眾講條件、不給群眾“戴帽子”,而是實實在在的把目前網箱養魚面臨的問題和群眾講清楚。這種直白的溝通方式贏得了丹江口市漁民的理解和支持,比上級規定的拆除時間早40多天,丹江口市就完成了所有的拆除任務,期間沒有發生一起信訪問題,更沒有任何人參與群體事件。
上述說的是公務員在日常工作中,采取一些變通的方式進行工作的方法,很值得借鑒和學習,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有些公務員由于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響,在與群眾交流的過程中,往往用一些較為另類的談話方式,這種方式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短暫的問題,但是殊不知因為溝通的不順暢,往往埋下了嚴重的隱患,極易引發更大的問題出現。不得不說,這些公務員所謂的語言“睿智”都用錯了地方,用錯了方式?!盀蹩彩录敝?,如果不是當地的政工干部在與群眾溝通的時候“放大炮”,其實事態完全發展不到如此嚴重的地步。這足以說明,公務員素質在某種程度上仍有待提高。
要想徹底的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讓公務員首先把握好自身的定位,公務員與群眾之間的關系絕非是對立關系,因此在語言溝通上不能用一些過激的話語;其次要根據不同的環境采取一些語言上的策略,經驗豐富的基層公務員,在處理一些較為敏感的問題上往往都有一些“土辦法”,盡管這些方式可能難登大雅之堂,但是群眾比較容易接受,而且,用方言土語很群眾交流的時候也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所以效果十分的明顯;另外,要選擇時機進行重點溝通,根據所面對的問題、情況的不同,公務員要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審時度勢的把握好一定的時機,選擇重點人進行專門的溝通,也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要掌握語言溝通的協調能力,在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時候,一味地宣講其實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抓住重點的講,把問題講清楚之后多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反饋,不僅可以為下一階段的工作理清思路,更能讓群眾感受到尊重,相關的事情處理起來效果也會更為理想。把握好這些要素和方法之后,不僅可以彰顯出公務員語言上的藝術性,更是為徹底解決群眾的問題鋪平了道路,進而才能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綜上所述,在不同的場合,公務員的說話方式和語言表達也略有不同,主要是因為所處的環境和地位所限,作為民眾而言,要直觀的分析其所表示的含義,而作為公務員來講,也要充分審慎的注意其語言措辭的精準程度,以最為恰當的詞語來盡可能的將本意表述清楚。
[1]楊倩.寓答案于材料中——從“給定資料”入手分析申論的寫作方法[J].寫作:上旬刊,2014(7).
[2]汪莉.申論考試發展態勢與寫作教學策略分析[J].寫作:上旬刊,2015(1).
[3]謝巨濤.公務員《申論》考試應對小議[J].湖南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04(1).
[4]梁愛清.國家公務員“申論”學習和應考答題的技巧[J].廣西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2).
book=114,ebook=114
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