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玲
(青島市兒童福利院,山東 青島 266071)
案主王曉,男,8歲,患有腦癱導致的癲癇疾病,進入寄養家庭后會面臨諸多問題。包括寄養家長對案主的特殊教育、康復護理知識的缺乏;案主的生理、心里、生活自理、社會適用能力的欠缺等。
2010年3月6日,社工進行三次家訪,對寄養家長(爸爸、媽媽)進行心理疏導,運用真誠、同理心取得信任,經評估后可以讓案主進入寄養家庭。
案主喜歡聽故事、愛看電視、濫打電話,有時候任性發脾氣,摔東西,和小朋友玩耍時性格孤僻。
擁有的支持網絡:社區居委會、義工、醫院、學校、福利政策等社會資源。
第一,因腦積水導致癲癇,經常發病,右手和左腳無力,走路不穩,有時出門需坐輪椅,需要良好的治療和康復。
第二,任性孤僻自卑,缺乏耐心,缺少朋輩支持,需要專業面談、情感支持,建立朋輩關系。
第三,因疾病原因不能完成義務教育,理解能力較差,需要對其進行注意力訓練。
第四,案主濫打電話、摔東西等行為需用認知行為模式幫助改善,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
第五,案主身患殘疾不能接受義務教育,應滿足特殊學習的需要。
第六,社區資源、醫療、政策支持不足應有社會系統的支持,滿足兒童社會化的需要。
案主獲得寄養家長的情感支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糾正案主的不良行為。
增強案主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學習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加強與單位和醫院的聯系,使案主身體獲得一定的治療與康復;積極尋求教育資源,促進兒童社會化;協助建立社會支持網絡,增強社會功能。
人本治療模式強調人的本質是好的,有改變的潛能,以創造和諧,接納和真誠合作的輔導關系為中心,要關注案主本身的發展,幫助案主開發其內在的資源,發揮優勢視角,增強社會適應能力。針對案主濫打電話、摔東西的行為,通過正負強化方法,改善案主的行為模式。設計一些提高孩子適用能力的游戲,讓案主和小朋友一起參加游戲活動,提高生活能力和環境適用能力的提升,建立良好的朋輩關系。讓家庭成員學習科學的康復護理知識,利用姐姐當幼兒老師的優勢,給案主講故事、唱兒歌,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助于案主的健康成長,增強案主的學習能力。積極聯系相關部門在案主身體許可的情況下為其提供特殊教育,建立有效的社會支持網絡。同時聯系義工利用休息日和節假日來案主家中探訪,幫助案主做康復訓練、陪護看病等,社工和義工及家長互留電話,相互交流和溝通,能準確了解案主的病情和動態,為案主提供科學的服務。通過與單位和醫院的聯系,確定手術方案后進行手術治療和康復訓練。
案主及寄養家長開始時還對社工抱有懷疑的態度,在初次面談時沉默,由于社工的專業精神獲得信任,積極配合社工開展工作,并主動要求家訪。目前,案主的情緒穩定,行為有所修正,自立能力和環境適用能力有所提高,但是身體狀況并沒有明顯好轉,需要醫療資源的介入。
社工以專注傾聽,適時的自我表露,疏導案主及寄養家長的不良情緒,不斷表揚案主的進步,肯定家長的付出,以真誠的態度表達同理心;案主發病時及時送醫院治療并且協助陪護,積極尋求資源支持。
第一,社會工作職業屬于剛起步狀態,我們能夠熟悉并掌握利用的資源有限,在幫助案主解決問題方面有一定的困難。第二,適合案主接受特殊教育的問題尚未落實,案主進入特殊學校學習比較困難,因為經常發病、自理能力較差等因素。
2012年11月,由于案主的病情需要手術治療,因此將案主及相關資料送回單位,由單位安排相關事宜,根據手術治療和康復護理的實際情況,或繼續回歸原寄養家庭,或安排收養,社工繼續跟進。
為解決案主愛打電話及摔東西的習慣,通過耐心勸誡和溝通交流,現在有所好轉。通過親子游戲、小組活動,建立了良好的朋輩關系。現在案主能幫助家長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學習了一定的生活自立技能和簡單的勞動技能,逐步克服自卑心理和依賴思想,提高了生活和適用環境的能力。
社工積極與單位配合,為案主聯系醫療資源,進行手術治療。
社會工作專業化介入有利于兒童福利機構從行政管理機構向專業化服務型機構轉變,其專業價值觀和工作方法對該機構的管理模式、服務技術和醫療康復的改變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積極開展兒童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社工專業隊伍的培訓制度;建立健全社會工作者崗位制度。
殘疾兒童的健康發展涉及到生活照料、醫療護理、康復教育,每種服務形式在目前均有著專業化提升的空間和需要。社會工作預防、發展功能的實現和生活照料、醫療康復、教育功能等融合在一起才能發揮更大的效能。
家庭寄養給兒童帶來的益處已經在實踐中得到認同,但不可忽視的是,由于我國家庭寄養的對象主要是有特殊需要的殘疾兒童,他們在入托、就學、康復、技能培訓、行為糾正、心理補償等諸多特殊需求不是寄養家庭有能力解決的,這需要當地政府的相關部門,深入參與家庭寄養的服務和協調、監督和管理,形成機構、家庭、教育、衛生、社區、當地政府共同支持的良性服務體系,實現資源共享,為殘疾兒童創造美好的幸福家園。
[1]郭倚銘.回歸家庭,感受溫暖——孤殘兒童家庭寄養現狀及問題探究[J].經營管理者,2014,24.
[2]江秀娜.兒童福利社會化視角下的孤殘兒童家庭寄養模式探索[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