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玲
(海原縣第三小學,寧夏 海原755200)
高效課堂是一種教學形態,集中表現為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它是一種融學生認知建構與情感激活、教學控制與情境創設為一體的教學形態。高效課堂也是一種教學理想,其意義是為現實教學產生一種動力、牽引、導向作用。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是教學永恒的主題,是教師永遠的追求。許多老師對學科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都非常重視,在課堂教學中盲目地使用信息技術,從而產生教師耗精力、教學效果不理想的現象。本文針對這種實際情況,結合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談幾點粗淺看法。
信息技術對于打造高效數學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確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誤區,影響著教學效果。如:只重“裝飾”,忽視教學方法;只重“高效”,忽視教師的教學;只重“展示”,忽視學生的學習;只重“形式”,忽視教學效益等。相對于傳統教學而言,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展現了一片嶄新的天地。為使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能更有效地發揮其功效,應把注意以下要求握整體統一、啟發創造、師生協同、因材施教、反饋調節、運用適度、信息適量。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有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情況選擇信息技術,結合恰當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
教師根據信息技術直觀形象特點,通過視頻、圖畫、聲音等,向學生傳授知識,促進他們對數學概念、公式、法則等的理解和掌握。如教學“長方形的周長”時,教師通過課件出示一組平面圖形,用紅線顯示它們的周長,然后通過課件出示并講解“周長”的概念,幫助學生理解。
教師根據信息技術的交互性、趣味性特點,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依據教學目標以計算機為媒體逐個或一批批地向學生提出問題,當學生送入答案后,計算機根據學生答題情況給予相應反饋,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水平。如“小數的性質”教學時,教師在完成新課教學后,安排選擇題、判斷題、改寫、連線、智力游戲,使學生在獨立完成練習中加強對所學知識的鞏固。
教師通過信息技術呈現各種教學材料,結合人機的對話,使學生處于一種個別指導方式的教學環境下進行學習,以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這種方法是模擬和代替教師向學生進行講授、指導與幫助。如教學“求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數”時,學生自學課本,計算機提出自學提綱,指導學生學習,使學生在“人機對話”中掌握求X的過程及書寫格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師通過信息技術模擬一些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夠親身經歷的生活現象、社會現象、自然現象、科學實驗等,讓學生觀察,幫助他們認識、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以便他們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如教學“年、月、日”時,科學家對平年、閏年是怎樣規定的呢?這就需要讓學生知道太陽、地球、月亮三者間是怎樣轉動,帶學生去親眼目睹這種自然現象,這是不可能的,而信息技術卻幫助教師解決了這個難題。
教師以信息技術為教學組織工具,給學生創設各種活動機會,讓學生親自參與知識探索活動的過程,與老師、同學之間進行討論,了解知識的來源,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寓知識探索、能力培養于活動之中。如“我是一名小設計師”教學中,教師通過信息技術組織“李爺爺家客廳地面的設計”活動,激發學生學數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用數學方法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通過信息技術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學具進行做做、量量、畫畫、折折、拼拼,從中發現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直接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加強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重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技術,組織學生動手、動腦,讓他們在操作過程自己中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必須有情感的交流?,F代信息技術的采用,可以使師生由主動與被動的關系向平等、和諧的關系轉變,使師生的交往加深。可以實現一位教師與多位學生的互動,學生可以隨時向教師提問,教師可以實現針對每位學生的實際進行個別輔導。同時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實現遠距離的師生互動,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可以跨越時空而進行交流與合作。其次,電教媒體比較完善地實現了數與形有機結合,使原本不可捉摸的神秘公式也變得那么通俗親切,用生動有趣的形式表現數學,讓學生強烈地感受到了數與形的調和,體驗到了數學的美和數學學習的愉悅性。在教學中,科學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興奮、愉快、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進一步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自信心,使他們覺得學習數學是一件快樂的事,進而形成能與教師互動的開放心理和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尤其練習課,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網絡的交互功能,讓學生進入個性化學習狀態。不論何種程度的學生,只要練習過了關,就會給予“好極了”、“你真棒”、“請多努力”、“別灰心,再來一次”等鼓勵性配音評價,并輔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圖畫形式,使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以飽滿的熱情進行學習。
總之,應用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對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絕對的意義。打造高效數學課堂,就要恰當運用信息技術,要遵循教學的基本規律,根據小學數學學科特點、教學內容、學生實際來靈活設計教學軟件,注重各種媒體的有機組合,結合先進的教學方法,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提高小學高效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