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文超
(延壽縣太平川林業站,黑龍江 延壽 150700)
鄉鎮林業站承擔著植樹造林、林業技術推廣、森林資源管護、林政執法、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生態公益林建設、植物檢疫、集體林資源清查、林業統計等公益性職能,是林業工作的基石。可以說林業站的工作是“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麻雀雖小五臟俱。
多年來,我縣的林業站的各項工作在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植樹造林、護林防火、病蟲害防治、集體林資源保護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林業各項事業和縣域經濟的發展做出積極努力。但是,近幾年來,林業站在某些職能發揮上存在諸多不利因素,在廣大的林農心目當中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為進一步加強林業站建設,充分發揮林業站在林業建設所承擔的重要職能,針對當前林業站職能發揮上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供局領導參考:
我縣林權證發放基本程序是:
(1)造林戶到所在林業站提出申請。
(2)各林業站將要辦理林權證的情況上報局資源林政。
(3)局資源林政股的技術人員會同林業站人員到造林戶的現地進行實地測量,由造林戶、林業站、村委會、相關林場提供有關資料和證明。(4)資源林政股按照林地面積收取費用。(5)資源林政股核發林權證。
也就是說全縣每個造林戶要想辦理林權證,都需要局資源林政股人員到每一塊造林地實地踏查,才能發放林權證。
其結果出現諸多不利因素:
(1)全縣集體林林權證發放效率太慢,特別是退耕還林的林權證發放更慢。退耕還林工程要求當年發證,而有的2002年的退耕還林農戶,2007年仍沒有拿到林權證,造林戶反響強烈。
(2)造成人力物力的極大浪費。這種林權證的發放程序,就等與資源林政股的人員會同林業站的人員同時對全縣的集體林造林地進行一次實地調查,給林業站人力物力帶來一定負擔,林業站在核發林權證的工作中沒有任何收入。
(3)給誰發放的隨機性大,老百姓認為關系好的、找的勤就發的就快些。
(4)不方便造林戶,因為各種手續問題,造林戶要到林業局來辦理,增加造林戶辦理林權證的費用。
介于上述存在問題,參照周邊市縣林業局集體林權證發放辦法,我們對林權證發放工作提出一下建議:
(1)造林戶到所在鄉鎮林業站提出辦理林權證申請后,由林業站人員直接到現地踏查,形成相關外業基礎資料。
(2)林業站將本鄉鎮要辦理林權證的各種相關證明材料和外業數據集中上報資源林政股,資源林政股審核后,辦理林權證。
(3)由鄉鎮林業站將林權證及時發放給造林戶,按規定收取辦證費用。
(4)林業站將收取辦證費用統一上繳林業局機關財務,局機關財務根據有關規定給林業站撥付辦證經費。
(5)局資源林政股對各鄉鎮林權證發放情況進行抽查,發現問題依據有關規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6)限期辦理。自農戶做出林權證申請要求之日起,我們林業部門要在7個工作日內給與辦理完畢。
我縣的集體林采伐現狀是:
(1)造林戶依據林權證等相關證件,到所在鄉鎮林業站提出申請。
(2)由總站工作人員到需采伐戶的現地做調查后,形成采伐調查設計,總站按出材量每米收取20元調查設計費(實際上得林政資源股同意后方可設計)。
(3)林業站長和申請采伐人根據造林戶提供的相關證件到資源林政股申請辦理采伐手續。
(4)資源林政股必須先給要采伐的林農辦理林權證。
(5)資源林政股會同總站技術人員、林場技術員到現地踏查,總站技術人員形成設計文本,在由林農拿設計文本到資源股、主管資源林政的主管領導逐級審批。
(6)最后由資源林政股根據審批的設計,開據采伐證。
現在的采伐實際情況:一是很多的造林戶根本沒有精力辦理這些手續,只好把自己的林木低價賣給采伐專業戶,由采伐專業戶去辦理相關的采伐手續,造林戶對此反響強烈;二是造林戶自用材采伐,往往是房子蓋完了也辦理不完采伐手續;三是挫傷造林戶造林積極性,農民覺得造林容易,采伐難。
建議:(1)商品林采伐林政股安排專人辦理,每個鄉鎮規定國定的辦理日,限期辦理。
(2)自用材采伐,給鄉鎮林業站一定限額的審批權,每戶限制在2—3立方米,本著及時、高效、便民的原則,由鄉鎮林業站根據造林戶的申請直接審批,林業站將各種相關手續到資源林政股備案,保證造林戶自用木材供應,資源林政股根據各林業站審批情況,進行抽查,發現問題對相關人員依法做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