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凱王真朱峰
(濟南鐵路局調度所,山東 濟南 250000)
行車調度是鐵路運輸的靈魂和心臟,調度指揮的作用主要是確保行車秩序和鐵路運輸正常運營,并通過科學合理經濟的行車調度處理行車現場的突發事件和設備故障,以減少突發事件對行車效率的影響,保證行車暢通。但在鐵路運營中,由于它是一個動態的、變化的過程,客流量、突發事件、列車晚點、設備故障等問題都可能會影響行車,在鐵路運營中發生突發情況時,通過行車調度的全局性指揮,對行車組織進行安全、科學、靈活的調度,最大限度的運用即有鐵路設備及設施,最大限度的把突發事件對運營的影響降到最低,進而通過調度指揮對運行組織進行優化,最大可能的恢復運行圖行車。
(1)根據現場情況,本著“保安全保暢通”的原則確定應急運輸調整方案和車流疏解方案,及時發布列車運行調整計劃和應急救援有關調度命令。
(2)根據先客后貨、先跨局后管內的原則和列車等級順序調整列車運行,組織壓縮晚點旅客列車晚點時分,重點掌握動車組、旅客列車、重點列車及搶險救災列車的運行情況,組織旅客列車停運、折返、加開或迂回運輸,妥善安排旅客列車、貨物列車停車待令處所。
(3)必要時對通過災害地點的貨物采取停限裝(交)或迂回運輸措施。加強與現場有關部門的聯系,及時收集現場信息,保證列車運行安全,特別是動車組、旅客列車等重點列車的絕對安全。
(4)接到危及行車安全的報告后立即組織封鎖區間(線路)。根據現場情況指示現場采取直股釘固、變更閉塞法、減速運行、降弓通過、按天氣惡劣難以辨認信號辦法行車等非正常行車組織辦法,確保暢通客運站、編組站及分界口,保證列車運行的絕對安全,盡快恢復正常行車秩序。
(5)供電電力設備發生故障后,按照“先通后復、先通一線”的原則搶修;逐級將故障情況、破損情況及搶修方案上報至鐵道部供電調度;發生牽引供電、電力故障后,當班供電調度處理完故障并向接班調度順利交接完情況后方可離開。
列車調度員接到車站值班員、機車乘務員、運轉車長等人員匯報,發生脫軌、顛覆等中斷行車事故,請求出動救援列車時,應立即做好以下工作:
(1)列車調度員接到現場請求救援列車的報告后,一分鐘內向值班主任報告,值班主任立即布置有關工種在5分鐘內發布救援列車出動命令。
(2)值班副主任立即通知救援列車,做好出動前的一切準備工作。
(3)機調立即通知有關機務段,做好救援列車出動前的機車牽引準備,確定牽引機車及帶道人員。
(4)列車調度員要調整好列車運行,做好救援列車開行準備,預留好救援列車接車股道。
(5)如在電氣化區段,供電調度員立即通知有關供電段及有關接觸網工區,做好趕赴事故現場配合事故救援起復的準備工作。
(6)列車調度員凡接到現場報告區間或車站正線發生列車脫線、顛覆等中斷行車事故,雖然沒有請求救援,也應立即報告值班主任。
(7)列車調度員在接到出動救援的命令時,應立即向所轄區段的各站發布救援列車的運行命令。
行車調度應急處理中存在的問題很多,如處置盲目、不夠合理,信息溝通不暢、缺乏整體觀念、決策不夠果斷、缺乏對事件影響的預判力、分工不夠明確、作業不夠規范、未合理利用設備條件、對現場控制能力差、隨意變更調整方案等,本文列舉三種常見且影響面積較廣的問題進行剖析。
列車運行中遇有突發事件時,調度指揮中心存在僥幸心理,在未準確分析事件影響和因素排除情況的前提下,盲目行車,使問題在初發階段未能得到有效處置,從而造成更大面積的影響行車。由于對問題的估計不足,也致使調度指揮的決策緩慢,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問題處置。
調度指揮過程中,現場受令后不能與調度指揮中心保持一致聯絡,且調度指揮中心線路繁忙,與現場的調度排路相抵觸,造成調度指揮與現場的聯系脫節,不能在第一時間掌握現場情況,予以調度調整,錯過了事件處理的大量時機,信息因素延誤行車恢復時間的問題比較突出。
在調度指揮中,調度人員作風保守,調度指揮方式單一,不能綜合運用調度指揮方式進行應急處置,簡單的調度方式造成應急處置效率低,影響大,乘客不滿,并損害鐵路運營形象等。
未雨綢繆,調度指揮中心要建立應急處置預案,對各種行車組織中的問題進行預案演練,組織調度人員對各種預案進行熟記硬背,并定期進行演練安排,全部模擬現場應急處置情景,并要在演練中注重單一調度方式和綜合調度方式的整合,培養調度人員全局觀念和機變能力,確保高效的調度指揮,提高應急處置的時間和質量。同時,要定期組織調度人員的技能比武活動,通過單項技能比武和綜合技能比武,提高調度人員自我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強化調度人員提高技能的優越感,為應急處置提供強有力的人力支持。另外,健全應急演練的評估體系和績效激勵機制也尤為重要,通過對演練全面、認真地評估,總結經驗、反思不足,從而優化和完善班組分工,提高調度班組及個人的崗位合力。對演練結果要納入績效管理,獎勤罰懶,獎優罰劣,打消調度人員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崗位依賴性,提高調度員的整體素質,確保應急演練質量,實現學習致用。
調度員生產崗位要有規范的作業過程,從調度員崗前準備至交班后退勤止,全部實行程序化、標準化作業流程,對調度員的作業過程進行細節規范,明確標準和要求,以強化調度人員的崗位責任感。與此同時,對于應急處置的相應標準和方法要公示上墻,讓調度員在日常的工作中熟悉、學習、運用和掌握,在遇有突發事件需要應急處置調度指揮時,依圖索樣,按部就班的進行應急處理,從而提高調度人員應急處置的準確率和果斷性,最大程度的降低突發事件對行車組織的影響。并要從全局出發,培養調度人員全局觀念,在應急處置中要綜合全局的利益,按照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因對應急處置的綜合因素進行考慮,防止出現調度遺漏,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調度指揮中心要建立規范的信息反饋流程,明確各職人員信息反饋的責任,現場信息反饋的類別、時間,以及反饋的渠道等,對重要信息反饋后要隨時對進度進行跟蹤反饋補充,保證調度指揮中心掌握信息的及時性,嚴格信息反饋考核管理制度,對違反信息反饋制度的嚴肅處理。在此基礎上,調度指揮中心要盡快完全正確實現信息化,對目前使用計算機調度管理軟件進行重新開發和完善,形成調度指揮的綜合管理體系,并要在調度中心引進高技能的信息人才,通過在使用中改進,在改進中完善,使調度指揮的信息溝通系統不僅僅是能通話、能錄音,而且能夠同步實施全線在線視頻,現場機車工作人員及救援崗位人員可同步調度指揮,按照調度人員指令作業,提高調度指揮的效率。
總之,鐵路行車調度是綜合性較強的崗位,關鍵因素取絕于崗位人員的業務能力、敬業能力和機變能力,并且與日常設備維護等諸多因素有關,因此,行車調度必須選擇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從調度的日常作業程序規范抓起,養成習慣,減少行車調度的變更量,保持現場保持穩定的運行狀態,嚴格按照運行圖行車,為鐵路運營創造最佳的環境和條件。也通過慣性養成,減少行車調度的突發事件發生機率,從而避免調度指揮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