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建軍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調查院 呼和浩特 010020
在計劃經濟時就出現了事業單位,事業單位的服務對象是人民大眾,其工作重點就是促進生產的順利進行、保障人民大眾的生活,它是國家機關成立的,利用國有資源的一種社會服務組織。在歷史發展的舞臺中,事業單位經歷了重重的改變,社會經濟在不斷的迅速發展,事業單位在社會環境改變的同時,經濟業務內容和所處的環境都有了更大的變化,這就要求會計制度得到相應的改革。為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的會計行為和經濟活動,提高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保證事業單位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2012年12月19日《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頒布以來,我國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得到了全面的改革,會計制度在未來將迎來新的發展。
受到原會計制度框架的影響,事業單位在會計核算的方面的不足凸顯,會計預算的外部環境與會計預算的財政改革表現出非常明顯的脫節;在事業單位的內部環境之中,事業單位的經濟業務呈現出多遠化的趨勢,原有的會計制度,在會計報表、會計核算體系以及會計科目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會計制度已經顯示出與改革后的財政脫節的現象,我國已經開始廣泛推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預算、政府收支分類以及國庫集中支付等財政的改革,在原則上應當把管理事業單位的資金納入到國庫的集中支付中去,對于資金的結余管理和撥付使用需要有一個相對規范的制度;在改革國有資產時,還需要加強對事業單位持有資產的核算。在原有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這幾方面內容存在明顯的短處,需要對其進行修改并且補充新的制度內容。
我國很多事業單位在會計工作中都存在會計科目設置使用不明晰的問題,事業單位的外部環境比較復雜,經濟業務也并不簡單,但是會計科目普遍的缺少了統一化和規范化的設置。在許多事業單位的會計實務中,個別的經濟業務在對應科目入賬問題時很難進行對應,并不能實際的反應財政資金的收支,有的在對往來的科目進行核算后,并不能得到準確的財務信息,最終影響財務監管實效等問題。財務收支是事業單位中會計核算所主要針對的,并沒有明確地反映出基本的建設資金。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都沒有反應真正完整的財務工作。常常出現遺忘基建資金,基建資金游離等狀況。在會計工作中,完整的會計報表非常重要,它能提供詳細的預算管理信息以及全面詳細的財務信息,但是由于原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不全面,導致財務報表并不能體現其本來所應該發揮的作用,在會計報表的設置方面,不論收支負債還是資產總額都在同一張表中體現,現有的會計報表所能反應的信息內容非常小,并不能提供準確的預算資金使用情況。這些問題都體現了原來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方面。
與舊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分行業和經濟成分,導致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間的統計口徑不一致而缺乏可比性相比,新會計制度的適應范圍更加廣泛,它打破了行業界限和經濟成分界限,是一種全國統一的企業行業會計核算制度,將不同行業和不同經濟成分的企業會計核算統一口徑,有助于全國范圍內不同行業、不同經濟成分企業信息的匯總和對比分析。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部門預算管理、政府收支分類、政府采購等改革相關規定對會計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配合這些規定,新會計制度增加了與這些財政改革相關的會計科目及其相應的核算內容。比如,在國庫集中支付部分增加了“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和“財政應返還額度”兩個科目,在部門預算管理部分增加了核算財政補助結轉結余與非財政補助結轉結余內容等。這些變化能夠使會計規范與其他財政法規政策實現有機的銜接,保證各項財政改革政策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
會計核算中,經常出現經濟實質與法律性質不一致的事項,對這些事項是按照經濟實質還是按照法律性質核算,舊會計制度沒有明確的說明。比如,一項固定資產,是通過融資租賃得來的,租期未滿之前,從法律形式上講,所有權并沒有轉移,這項資產不屬于承租人;但從經濟實質上講,與該固定資產相關的收益和風險已經轉移給承租人,承租人也能實際控制該項固定資產,因此承租人應該將其視為自有的固定資產,并按規定對其計提折舊。新會計制度強調了經濟實質重于形式的重要性,并將其納入到制度中,而就會計制度雖然有相關規定,但是并沒有明確說明會計核算應該遵循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
新《制度》在固定資產計提、無形資產攤銷的理論突破,財政補助收入、支出、結余和結轉細致的劃分和設計,以及進一步規范非財政補助結余和結轉方面都發揮著積極作用,引導事業單位逐步與2006年新企業會計準則接軌,共同構建具有統一、可比口徑的會計制度體系。
新《制度》在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廢除“歷史成本原則”體現出對國有資產市場價值的真實反映,激勵事業單位及時發現問題,努力提升資產管理效率。同時,這也對事業單位和相關的財務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國事業單位的原有的會計核算基礎均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存在難以反映真實會計信息的問題。自2013年起,部分事業單位可以選擇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可以避免財務信息的失真,可見權責發生制會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成為趨勢。
隨著我國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事業單位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市場經濟的各個環節,從事財務人員必然面臨未曾接觸的新業務和新情況,會計工作的難度和財務管理風險不斷增加,新《制度》的出臺正是適應這種變化的政府宏觀調整。
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范了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保證了會計信息質量,提高了事業單位會計標準內在一致性,逐漸趨同于國際會計準則,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部分經濟業務或事項采用權責發生制核算,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包括:可靠性、全面性、即時性、可比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在全球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現在的事業單位與市場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從原來的追求社會效益逐漸轉變為追求社會和經濟效益為共同目標,從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分析,事業單位發生的經濟業務或事項,既可采用收付實現制又可采用權責發生制,而由此產生的會計信息卻都在同一財務報告中反應,而不同的會計核算基礎會產生不同的會計信息,使會計信息不具有可比性,不能滿足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的可比性要求,使得會計核算基礎與會計信息要求自相矛盾,從而削弱了會計信息的使用價值。
新規則重新界定了固定資產范圍,固定資產屬于長期資產,其價值隨著資產使用慢慢地損耗,直至處置。如果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那么固定資產在處置之前一直按照原值記錄和列示,無法如實反映固定資產在報告時點的凈值,不能提供固定資產在報告期間的損耗信息,不能反映固定資產真實價值,進而不利于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和成本核算,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引入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解決了這些不足肯定是科學的,但也產生了新的問題。其一,很多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中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從固定資產取得至處置,缺乏統一的管理和協調。在這種狀況下固定資產本身就賬賬不符,賬實不符,不可能真實反映資產價值,那計提折舊也就失去了最初的意義。其二,某些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業務能力差,業務素質差,甚至有基層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無證上崗,這些工作人員業務不熟悉,工作責任心不強。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勢必存在著它自身的局限性,和它自身的不足。體現特別明顯的是在二十一世紀初,我國確立了企業的會計準則之后,就明顯地體現出舊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中存在許多的制度,條款以及一些相應的會計科目非常的不合理。比如:在舊的制度中的“現金”科目,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后,新制度將其改為“庫存現金”。“庫存現金”的概念就能夠與企業的會計準則進行全面的接軌。這也更有利于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在工作中所進行的實務操作,在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還將“材料”科目改在了“貨存”科目下進行核算。新的制度中還增設了一些舊制度中沒有的要求,但在實際的工作操作過程中需要用到的科目,比如:“在建工程”,“累計折扣”等,新的制度中還修改了一部分會計科目的名稱,在不斷地對會計科目進行取消、修改等方面的完善后,新的會計制度已經更能滿足工作中的實際需要。會計人員在進行信息處理,以及工作中,運用新的會計制度更加的清楚明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也得到了改善。
在此次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修訂后,在原有的會計制度基礎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制度發生修改后,使事業單位在會計核算中,能夠融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去,同時也為事業單位的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還在不斷的改革中,事業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及配套的規范也在進行著不斷地完善,只有將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發展得更加精細化,科學化才能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才能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不落伍。
[1]俞曉燕.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企業研究,2013.22:87-88.
[2]彭馳.論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變化內容與企業會計準則的聯系[J].中國外資,2014.01:41.
[3]郭玲.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我國事業單位財會工作中的具體應用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3.22:23.
[4]宗曉潔.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視角下的中職教育成本核算和控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3.
[5]于濤.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內容變化及影響[J]中國經貿導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