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卉
(四平市實驗中學)
據教師隊伍素質狀況分析,我們認為存有以下問題。當前,教師教學的主戰場是課堂,教師的課堂教學確實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有的教法簡單重復,填鴨式、滿堂灌,教師獨占講臺,根本談不上什么教法。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一味采取題海戰術,加班加點,利用假期補課,延長學習時間,打疲勞戰、消耗戰,缺乏科學的教學手段。使學生疲憊不堪,有苦難言,嚴重地增加了學生課業負擔,摧殘了學生天真活潑的個性,使身體受到嚴重影響。為此,多數學生對學習產生厭煩,感到沒勁、沒興趣,學習愿望很低,更談不上有什么正確的學習目的了。結果是,費勁不小,收效很低。還有的教師滿足現狀,不求上進;有的教師學歷不合格,本身素質很低;有的雖然學歷合格,但管理能力差,根本勝任不了教學工作,等等。由此可見,教師素質教育的提高,已成為教學改革中的首要任務了。教師素質如何提高呢?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第十三冊中指出:“在教育界立身的人,應該以教育為唯一的趣味,更不用說了,一個人若是在教育上不感覺有趣味,我勸他立刻改行。”是的,只有愛崗,才能談得上敬業。只有愛崗敬業,才能做好本職工作,也只有愛校如家,愛生如子,才能全面了解學生,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現在的有些小學生,都是在蜜罐中長大的,只知吃、喝、玩、樂比闊氣,不思進取,沒有遠大理想,更談不上熱愛人民,報效祖國等,因此,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正面的思想教育,使青少年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樹立高尚的品德情操,激起革命的英雄主義精神,使他們成為國家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棟梁人才,反之,教師的思想不健康,教學思想不端正,則會導致青少年思想落后,行為墮落。
同時教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教師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教師的道德,教師的形象,教師的成績,已成為全社會最關注的熱點之一。因而,每一個教師,必須嚴格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敬業愛崗,為人師表。教育主管部門及基層學校要不斷舉辦“教師素質教育”演講會及“師德”經驗交流會,表彰先進,樹立典型,促進教師素質的逐步提高。
每個教研組、每個年級組都推出了一堂教學公開課。采用了“統計量表”進行科學的課堂觀察與研究。用數據的方式來指導授課老師的課堂實效與引導聽課老師的評課。各組還按要求從備課、授課、說課、聽課、評課、磨課進行了細致而有效的工作。對新參加工作的教師進行上崗培訓,與老教師結對子。邀請省教研室成員及市兄弟學校教研員參加我校的教研活動的指導工作。組織教師到省內,國內名校聽課學習。把特級教師錢夢龍的“三為主”、黎世法的“六課型”、教育改革家——魏書生的教學藝術“教前設趣、教中激趣、練中生趣”的“興趣教學法”學到手。徹底打破“滿堂灌、填鴨式”的封閉教學法。使課堂教學進一步達到開放和靈活,真正提高課堂四十五分鐘教學質量。
教師有過硬的基本功,對樹立教師的良好形象,增強教師的自信心,促使學生愉快地接受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如抓輔導,把練功活動引向深入。一手漂亮的粉筆字,一口悅耳的標準普通話,一幅賞心悅目的板書簡筆畫,操作熟練的教具可以引來學生欽佩的目光,給他們創設愉快地學習興趣和環境,誘發他們濃厚的學習氛圍。為此,我們采取請能人當老師指導練習“三筆字”,通過面對面教,提高教師書寫水平。同時,學校教導處組織開戰了粉筆字、毛筆字、鋼筆字競賽,在教學中提倡板書簡筆畫形式,要求教師授課時使用和操作教具,推動了教師基本功明顯提高。根據北京市實驗一小學的“過三關”經驗(即語言關、板書關、教態關),要加強教師隊伍基本功的培訓。強調教師練好“三筆字”(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不斷舉辦普通話講課,教案書寫,說課、聽課等教學比賽活動,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此外,還要加強教師隊伍藝術素質教育,使每一個教師都有一門特長。為“琴、橫、書、畫、彈、拉、說、唱”各種技能,讓每個教師能適應教學工作和中心任務的需要。以滿足培養“合格”加“特長”人才的需求。
具有豐富的文化素質。加強“教法研究,開展課題攻關、示范共鳴”教研教改活動制度。大力提倡領導干部上好一門主課、上好一節課、創一種教法的活動。從而帶好隊伍,搞好教研,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認真落實課改精神,各教研組定期召開會議,及時解決教學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要加強交流,互相聽課、評課,優勢互補;推廣先進經驗,提高課堂質量。探索“三疑三探”的教學模式。組織“青年教師匯報課”“骨干教師示范課”。
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教書育人,教師既要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科學知識,又要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學生成為有實際工作能力的,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的人才,要做到這些,教師必須掌握豐富知識。比如,要教給學生規律性知識,學生只有掌握規律性知識才能認識新事物,解決新問題,從而促進能力和才能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精通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同時,每個學生都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他們把老師想象成為“應該是什么都知道的人”,經常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教師有廣博的文化修養就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為了使學生得到多方面的發展,教師有責任回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因此,教師在掌握所教學科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掌握一些科學、技術、文學、藝術、政治、歷史、音樂、體育、衛生等方面知識,是教師這種職業必備的素養,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指出:學生可以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不學無術。因此,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文化素質。
總之,先進的教育思想,精湛的教學藝術,卓有成效的教學方法,是當前教師素質教育提高的迫切任務。“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展,培養和教育好,他也就不能發展、培養和教育別人”,這是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句名言,是的,如果教師的素質較差,就無法對學生實施全面素質教育,更談不上去培養高素質的跨世紀人才。因此,要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把素質教育工作推向高潮,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