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娥
(陜西省榆林市神木縣第六小學)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經意識到了合作學習對于提高學習效率、拓展見聞視野有著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如今在《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的指出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可見,小組合作已然成為了一種重要教學組織形式,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
然而在實際的操作教學過程中,或是教師認識上的不足,或是操作過程中學生缺乏正確的指導等,諸多的因素都會影響小組合作教學的效率。教師只有找準問題,對癥下藥,才能徹底的解決問題,實現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1.內容簡單,目標模糊。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們的思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仍然會有一部分的老師不能深入的理解課改思想,沒能正確的認識小組合作學習。或是在教學中教師設置過于簡單的問題和內容,讓學生運用合作學習來解決,這樣的合作學習沒有絲毫的意義;或是在教學中學生對于合作學習的目標不明確,導致其在合作的過程中不能與其他同學進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動,喪失合作心理傾向,失去合作興趣,嚴重影響合作學習的效率。
2.分組隨意,搭配不當。所謂的小組合作,就要要求小組內的成員,分工合作,共同努力來完成一個學習任務。但是,由于部分教師的認識偏差,導致其小組合作的操作實際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認為只要讓學生“坐”在一起,就是“合作”,沒能充分的考慮教學內容的難易,學生學習能力優劣,分組隨意,搭配不當,這樣盲目的小組合作,只會讓小組學習成為優等生的舞臺,差等生只能是旁觀者,得不到各項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3.分工欠妥,效率低下。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沒有明確的分工,學生對自己在小組中的地位,任務和作用都不是很了解,這也就導致了學生在小組中無所事事,更是給那些學習習慣差的學生有了開小差的可乘之機,不能深入的了解和內化討論內容,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4.時機不當,指導欠佳。“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小組合作學習也是一樣,時機的選擇很重要。合適的時機能夠推動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不當的實際則會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很多教師不注重時機的選擇,同時也沒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堂教學內容作出恰當的指導,使得小組合作學習達不到預想的效果。
策略1:創設情境,引導合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踐證明,學生對一件事情產生興趣,就會產生強大的內在驅動力,從而積極、自主的參與到其中,學習亦是如此。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和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成為學生合作交流解決的問題。這樣的綜合實踐教學情境,不僅能給學生熟悉和親切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產生數學學習的需要,激發主動性和積極性。
策略2:明確目標,合理分組。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首先,應明確目標。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知識情況,設定合理的,有針對性的,有層次的教學目標,為學生創造合作交流學習的機會;其次,應分組合理。人數不宜過多,四到六個即可,小組之間遵循優帶差,男女搭配的組合方式,最好以鄰座或是面對面的形式,這樣有利于小組之間相互討論學習。
策略3:任務具體,全員參與。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要求,給組內的每一位學生分配適合他們的任務,分工明確,保證學生的全員參與。例如有的負責組織,有的負責記錄,有的負責發言,有的負責總結等。學生的小組任務并非一成不變的,而是輪流更替的,讓學生能在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不同的鍛煉和提高。
策略4:掌握時機,提高效率。一般情況下,小組合作的恰當時機有以下四個: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遇到困難,無法自主解決時;組內成員意見不一,難以達成共識時;小組合作討論的問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問題答案不唯一時;遇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需要著重強調時。教師只要緊抓以上幾點重要時機,及時、恰當的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就能有效地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我們教師長期不斷的努力和探索的。
[1]王桂華.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踐[J].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7,(10).
[2]尹美霞.“小組合作學習”再認識——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考試周刊,2011.
[3]謝芙爾.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