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旭
(吉林省松原市濱江中學)
興趣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英語學習,尤其是新課程英語的學習,更是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及教學場景的靈活運用,因此,要使學生學好英語,學習興趣是關鍵。學生興趣的培養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師的指導、培養下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我認為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尋找一條適合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建立培養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恰當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用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得有效。
1.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在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經常把所教的不多的內容通過不同的形式進行反復強調,枯燥機械地使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把他們純粹當成知識的接受器,填鴨式地滿堂向學生們灌輸單詞、語法、詞匯、語句,他們不會感興趣,因而就更不能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調動了。
2.呆板機械的教學節奏使學生能力發展空間不大。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上課的隨意性比較強,經常使用一些機械性的訓練,對學生的能力培養的有意義性的訓練很少或沒有。一些教師,很少能夠循序漸進地對所學內容進行拓展性的有目的地訓練,甚至有的教師目標不明確,抓不住重點、難點,以至于浪費了很多不該浪費的時間,導致學生沒有空間和時間自由學習。扼殺了學生的發展潛力,限制了學生能力發展的空間。
1.英語學習是在完全沒有英語語言環境的極端條件下進行的,除了每周幾節的英語課外,學生們很難找到練習英語的機會,學生很少有實踐英語的環境,另外學生們受社會上的一些錯誤看法的誘導,使得他們有“英語無用論”的想法。所以導致許多學生不重視英語學習,不愿意學習英語,更談不上學習英語的興趣了。
2.好說好動,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弱是初中學生的特點,他們只能暫時激發高漲的學習熱情,但卻很難長久保持這種高漲熱情,特別是如果我們一味地采用機械的“填鴨式”教育,更容易使學生們不斷喪失學習英語的熱情,失去英語學習的興趣。
3.初中學生厭煩學習英語的原因是感覺英語“無趣”且枯燥,遠不如接近他們生活實際又有著豐富事例或故事的語文、歷史、地理、生物等更“有趣”。乏味的知識使他們無趣學習。
總之,以上三種情況的存在使我們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不適合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發展需求,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和學生發展心理改變教學方法和途徑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教學實效。
1.調整師生角色贏取學生參與。如果學生信任和喜愛某位老師就會對這位老師的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想盡辦法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來提升這一學科的學習成績。相反,如果學生對某位老師產生反感,那么這位老師教學的成績必然也是不會高的。所以,我們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建立輕松和諧愉快的師生關系,注意采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去感受學生們的喜怒哀樂,采用學生容易接受的言行去尊重、理解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和獨特想法,使學生既能尊敬老師又喜歡和老師成為親密朋友。當然,我們教師們對于學生的缺點和錯誤,也不能聽之任之,為了討好學生而任其隨意發展,去縱容他們,我們必須用恰當的、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來及時對他們提出批評。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教師批評的對象只能是學生的思想或行為,而不是否認學生這個“人”,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批評,不是對他們人格的傷害,而是對他們由衷的關心和愛護。
2.創設輕松愉快和諧的教學環境鼓勵學生參與。“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模式的主體是老師,而不是師生共同體,課堂上教師總是向學生灌輸,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消極、被動的地位,談不上輕松、愉快的學習,因而也就無興趣可言,教學實效差,教學質量不高。課堂教學環境如何,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非常大,因此,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環境。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就應該以滿腔的熱情,全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儀表要灑脫,舉止要文雅,態度要和藹,語言要流利,書法要規范,版面設計要合理醒目等。來鼓勵學生們以最大的熱情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3.恰當的運用各種游戲形式調動學生參與。在英語教學中,恰當運用各種游戲進行教學,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也是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方法,這樣可以減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厭煩和焦慮心理。課堂上運用游戲來教學英語,活躍了課堂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學中樂,在樂中學習,即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實效性。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游戲形式可以有多樣。如:單詞游戲、單詞比賽、唱英文歌、猜謎語等,在教學中還可以巧用一些英語格言、諺語等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想象力。通過游戲能有效防止學生疲勞或產生厭煩心理,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領會和掌握新的詞匯。這樣他們獲得的不只是知識,還會有巨大的成就感,不想學下去都很難了,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4.適時組織課內外活動促使學生參與。英語教學的主陣地主要應是放在課內,向45 分鐘要質量。但要想學好英語,光靠每周幾節英語課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還要大力開展課外教學活動。但這種活動,不應是課內教學的繼續,也不應是放任自流無組織的活動。教師應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水平,不同層次,不同愛好的學生,適當地組織活動。例如,有目的地培養學生骨干,適時開展英語游戲、開朗誦會、演唱會,講演比賽,詩詞默寫比賽,聽力比賽,作文比賽等,既可全校進行、也可同年級、各班進行。其目的是活躍學生課外生活,鞏固課內所學的知識,創造濃厚的英語的學習氣氛,促使學生參與英語學習,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使課內課外活動結合,相得益彰。
以上是我關于英語趣味性教學的一些想法和實踐,如何將這些方法用好或采取更好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更進一步地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探索和實踐。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英語學習是一個緩慢、長期的過程,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要使學生學到英語,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會學英語,掌握學習技巧,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來培養和鞏固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這樣才會使英語教學效果最佳,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