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官磊
(山東省昌邑市文山中學)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構建活力課堂成為教學的重要內容。就高中生物學科而言,活力課堂不僅僅是學生的主體參與,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識與技能,而且還要讓學生感受教學中生命的涌動與成長,能夠享受發現與創造的樂趣,能夠帶給學生精神上的洗禮與情感上的提升。而傳統生物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以高考為指揮棒,學生完全處于次要從屬地位,只是機械地信息接受者,削弱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與主動性,造成學生問題意識、創新意識的缺失,抹殺了學生的個性,這樣的課堂是枯燥呆板而沉悶的。那么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來構建活力課堂呢?要構建活力課堂,就要改變以往的機械灌輸,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展開快樂探究,成為知識的構建者,成為探究的主人,在探究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所在。沒有興趣的學習,就會成為學生心理上的負擔,不僅無法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相反還會抑制學生大腦皮層的興奮點,這樣的認知活動自然難以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而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是無法彰顯教學生命的活力。因此,要構建活力課堂,就必須要重視學生對生物學科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這樣學生才能激情滿滿地參與到教學中來,自始而終伴隨著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這樣充滿情感的教學自然是富有活力的,更能引發學生的情感,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展開快樂而主動的學習。
1.運用多媒體增強教學活力。多媒體集圖文聲像于一體,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技術。將多媒體運用于生物教學中,從學生的角度來說以全新的形式來呈現教學信息,可以將學生帶入圖文并茂、聲像俱全、動靜結合的教學情境之中,這樣更能帶給學生感官上的沖擊,從而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效果。從生物學科的角度來說,可以立體動態而多元地來展現生命學科的精彩,將抽象靜止的知識寓于直觀而形象事物中,將微觀世界宏觀化,這樣更能顯現生物的學科特征。有了多媒體的加盟,生物教學更能顯現作為生命學科的活力,這樣更能為生物教學增添亮點,從而引發學生強烈的參與動機與學習熱情,實現學生快樂而主動的學習。
2.運用問題增強教學的懸念。高中生已經具備了相當豐富的知識基礎與生活閱歷,具有一定的獨立學習意識。為此,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設計一系列富有探索性與啟發性的問題,以問題來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探究。這樣的課堂不是如一潭死水般的沉寂,而是更加具有懸念性,這樣更能不斷激發與保持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對學習更加有激情與動力。
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師生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教學只是教師一方參與的灌輸式教學。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受壓制,自然會缺乏生機與活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深入落實新課改所倡導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確立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實施民主教學,構建師生雙方平等,共同參與的互動教學模式,突顯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這樣的課堂才能具有生機與活力。
1.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指出,人的智力結構是多方面的,包括8 種智能,而每個學生都有著獨特的個性,有著不同的智能強項。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將學生的智能強項強合起來,實現學生優勢的強強聯合,這樣更能解決一些學生個體所無法解決的問題,在組內展開充分的交流與討論,進行不同思想的交匯與思維的碰撞,這樣才能實現學生全程參與學習,富有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這樣的合作學習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展開主動探究,從而改變了以往學生的機械接受,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構建,實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教學處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之中。
2.開展互動探究性學習。教師要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灌輸,而是要精心設問、巧妙引導,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以問題為主線來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在教師的相機誘導與啟發下,在學生之間的積極交流與討論中來經歷知識形成全過程。這樣的學習方式改變了以往學生的機械接受與記憶,而是讓學生親身參與到知識的形成中來,這樣學生所獲取的知識理解更深刻,運用更靈活,使教學真正成為了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互動過程。
傳統教學以教材為中心,視教材為經典與權威,教與學的視野完全限定在教材內,這樣的教學觀也會限制學生的思維,而不利于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現代教學非常重視課程教學資源的開發,倡導大教學觀,提出了開放教學的理念。作為一名富有智慧的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全面長遠發展,要能夠整合多種教學資源,立足教材,同時又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將教材與各種教學資源進行重新加工與組合,實現生物課程教學資源的本土化,以使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這樣的教學才能為學生所喜愛,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提高,利于生物課堂教學效益的整體提高。
1.整合生活資源。生物學科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是一門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的學科。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有新知識融入其中,其學科特征決定了生物學習要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這樣既符合學科特征,同時又能增強教學的生活氣息,更加貼近學生,貼近生活,這樣可以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同時更加便于學生的理解與運用,能夠讓學生更加靈活地運用所學來服務生活,真切地感受生物學科的實用性。
2.整合媒體資源。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多元的時代,承載信息的載體也更加多元化。身處網絡時代,我們除了要利用好教材等一些文字資料,還要科學合理地運用圖片、圖像、音頻、視頻等,將這些媒體資源整合到生物教學資源中來。這樣就可以將學生帶入一個全新的學習平臺與境界,不僅可以激起學生對生物學科濃厚的學習興趣,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可以讓整個生物學科因此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更有生機與活力。
總之,要構建活力課堂,就要讓學生多參與、多體驗,讓學生的學習充滿動力與樂趣。當師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教學自然就可以輕松活躍而快樂,就可以顯現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綻放生命的異彩。
[1]陳軍.淺論如何構建富有活力的生物學課堂.讀寫算,2014,(04).
[2]湯品成.如何激發生物課堂教學的活力.吉林教育,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