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玲
(吉林省大安市新平安鎮中心校)
語文新課標要求,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語文屬于文學作品,同樣來自于社會生活之中。沒有生活的素材是不能創造出更好更美的文章的。這一點已經成為文學家和文學評論家們的共識。同樣作為語文教學,我們除了在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更好地運用語文的學習工具性功能,促進各個學科的發展,還要去欣賞美,從中得到美的享受。我們帶著這些重任,就要更好地教學語文,這就要求我們還原語文的本真,走進生活,到生活實踐中去,融化語文的生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算得上能夠學習好語文,抓好語文教學,完成語文的教學目標。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小學語文如何走進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語文能力。
語文屬于文學性的學科,它的豐富語言和感人的情節等讓人們去欣賞和品味。因此,我們在讓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同樣要引導學生去融進生活來體驗,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地真實和理解,才能真正地領會作者的意圖。所以,我們要在語文教學中,引領學生走進生活,融入到社會中去,否則我們的教學就會是無水之魚而枯燥乏味。當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結合了實踐進行教學,就會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學的內容在課堂上是難以取得較好成效的,只有我們走出去,才能更加深刻地認識和理解,才能懂得課文的真正意義。因此,我們要開展好實踐活動課,開展第二課堂教學,率領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走進大自然。這樣我就能夠更好地按照新課程標準進行理想的教學,也就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世間最美麗、最干凈、最寧靜之地莫過于大自然,大自然是一切生命活動的開始,她蘊藏著無窮的魅力與法力吸引和主宰著人類,大自然的清新、魅力熏陶感染著人類。根據教學的需要,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大自然中游覽,切身體會大自然的真實美麗,貼近自然,用心傾聽大自然花開的聲音,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在走進大自然中理解課文中的相關描寫,體會作者的情感。要求學生注意積累,詳細觀察,仔細思考,堅持下去的話,學生就會覺得學習非常有趣,寫作時也有話可說。不僅如此,在留心自然的過程中,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審美力也得到了提高,學生的感情也會變得豐富細膩,會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積極向上,創造人生的價值。
《標準》指出:“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學校是學生生活的搖籃,他們多半的時間是在學校中度過,他們對學校是非常熟悉而親切的。因此,在教學中要緊密地結合學校的生活學習語文,比如學校經常開展演講會、讀書比賽會、先進事跡報告會等,通過借助這些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才能,鍛煉他們的聽、說、讀、寫等能力,更要讓他們向那些表現優秀的學生學習,以此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等。他們就會積極地參與到這些活動中,這些活動比較現實地促進學生的語文能力發展。社會更是學生的一個大舞臺,他們在這個新天地中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在給學生講解注意漢字的學習,防止錯別字出現的時候,就領著學生到街里這個社會實踐中去糾錯,讓學生們看那些廣告牌、宣傳語等,從中發現了很多用錯的詞,比如,飯店門口:“抄”飯;修車店門口:補胎“沖”氣;零售店鋪門口:“另”售;家具店門口:家“俱”;裝潢店門口:裝“璜”等。還有故意寫錯的一些現象,如藥品廣告:“咳”不容緩;山地車廣告:“騎”樂無窮;補品廣告:“鱉”來無恙;眼鏡廣告:一“明”驚人;驅蚊器廣告:默默無“蚊”;透明膠帶廣告:無可替“帶”;網吧廣告:一“網”情深。
通過這些實踐的走訪調查,學生親自目睹的內容,當老師強調這些都是對漢字書寫不規則,違反了漢字書寫的規范,都是屬于錯別字,學生就大開眼界,他們就對這一行為非常感興趣,于是,他們利用自己到街里逛街的時候,就拿著本子,把那些錯字都記錄了下來,我們定時讓學生把自己所發現的字當全班同學講講,這樣就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漢字積極性,他們能夠主動地去查字典,并且也回家問自己的家長,擴大了學生的認字的范圍,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大地提高了漢字教學的效率。
小學語文所選的文本多數是記敘文,都有鮮活的人物以及語言、心理、動作行為等。在文字上讓學生理解這些內容就會受到限制。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還原生活的本真,以生活化的情境拉近教材和學生的距離。特別是有的課文內容與學生具有較遠的文章。通過讓學生進行表演,再現生活,就會使課文的女人更加鮮活靈動,給孩子們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也更加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我在執教《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一課時,就組織學生們根據課文分角色進行表演,找學生扮演40 年后美穗子帶著三個孩子專程前來中國看望聶將軍的情景。通過生動鮮明的表演,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聶將軍是活菩薩、是中日友誼的使者的理解,而且學生的學習興趣盎然,想象力、創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平時,我還讓學生把學的古詩變成三句半進行表演,把現代詩變成小快板進行表演,對一些語言小故事都讓學生表演。實踐證明,讓學生演一演,就會能夠再現生活的本真,使學生感到十分親近,同時對課文的理解得到了提高,極大地促進學習樂趣,更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結合實際,讓學生走進生活是非常艱難的事情。它需要教師更多的付出、對自身知識的不斷充實、提高自身素質。教學中往往還要背負舊觀念慣性的壓力。這需要教師具備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以培養國家需要的高素質實用型人才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