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華
(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級中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數學的新課程對學生和老師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結合大綱規定的內容,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能在有效的課堂中,利用有限的時間梳理出本節課的價值。讓學生在最有效的時間里,掌握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顯得尤為迫切。作為一名高中教師,要能及時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及時有效的教學計劃與教學方法,組織課堂教學順利完成課堂的教學任務,并能通過相應的檢測,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是非常重要的。而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組織課堂教學和檢測課堂教學的效果,更是整個教學環節中必不可少的步驟。下面將從三個方面來闡述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究。
任何一門學科都不是獨立的,都會與其他學科或者以往的知識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只有找到新舊知識之間的紐帶,把前后的章節與重點以紅線的形式串聯起來,才會給學生留下長久的影響。高中學生有自己的心理特點,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會傾注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因此我們教師只有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數學這一特定學科,從學生的自身角度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才能讓學生有興趣學習。
我們以高三為例,全國各地的高三新課都是很早地結束了,大家都在進行緊張的復習。但是有一個問題是我們很多老師容易忽視的,就是高三的復習到底以什么為主?在一些學校我們見到,題海戰術幾乎充斥整個學年。有的老師認為,學生的成績就是靠無休止的訓練。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必要的學生固然重要,但是盲目的練習并不一定能對學生有多大幫助。不然為什么會出現很多學生,試卷、習題冊做起來一本又一本,在考試的時候成績卻是不理想的呢?這就是盲目造成的,不切實際的練習換來的不是成績,而是學生與老師的疲憊。作為高三首先是梳理整個高中階段的知識體系,哪些是必考內容,哪些是重點考察內容,老師要清楚,學生更要清楚。因為高中的學生不像其他階段的學生,只有讓他們知道自己為什么這樣做,或者是這樣做的必要性,他們才會樂意做。如果學生對課堂產生抵觸情緒,老師教的辛苦,學生也會學的辛苦,教學效率自然得不到保證。
課堂不光是教師的教學陣地,還是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重要場地,而課改的進行要是離開了課堂,就無疑是鏡中花、水中月了。因此教師要牢牢抓住課堂的有限時間,結合制定的教學目標,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將新的教學理念灌輸給學生。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思路,在課堂效率上下功夫。
1.充分發揮備課組的領頭作用,把握高考命題方向,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科計劃。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火車頭”,這句話用在教學上同樣適用。沒有明確的方向,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只能是各不相同,重點、難點可能不能很好的均衡與兼顧,勢必給教師的教學帶來很大的壓力。
每個學校都有備課組和學科組,它們的主要作用就是集合眾多教師的智慧,切實做好教學方向、教學方式、教學改革的引領與把握。備課組是集眾人智慧與一身的,自然會比孤軍奮戰要強,教師要緊緊圍繞在備課組的周圍,利用好優勢資源,從教材、教法入手,吃透教材,摸清學生狀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
2.注重問題的設置,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有人說數學是枯燥的,沒有語言科目那樣多彩。確實如此,語言學科可以采用聲情并茂的朗讀,趣味又有啟發的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數學就做不到這點,學生必須與數字、字母、公式打交道。尤其高了高中了,數學的難度漸漸加大,需要學生發揮抽象思維,很多問題的設置要是處理不好的話,就會讓學生覺得課堂越來越枯燥了。
我們要是可以將死板的書本知識,比如定理、公式轉化為靈活有趣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有種對知識的迫切需要感,這樣學生的興趣自會加強的。文科老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可能會有很多方法,作為數學老師在情景設置,問題導入上可以多下功夫,切忌干癟癟地直接拋出問題,要給學生一個緩沖的時間。
3.不同的課程,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
當多媒體進入學校后,許多老師都在使用這一現代化教學手段教學。但是我們應該清晰地認識到,不是所有的課程都適合用同一種方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是前人為我們總結出來的教學經驗,我覺得這句話說的非常受用。作為個體的學生是在不斷變化的,課堂的教學內容也是不斷在變化的,要是我們老師守著曾經的方式,自然會給自己造成鼓足不前的。教學方式的采用,應該是有所要教授的課與學生決定的,高中的立體幾何需要有很好的抽象思維,也許有的老師認為多媒體的展示,能形象直觀體現出其特點。學生要是沒有自己的親手操作,通過視頻或動畫也不一定能很快地了解立體的特點。不放讓學生動手用鐵絲自己做一個立體的幾何模型,觀察各棱與直角相對應的位置關系,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與操作,將要解決的問題先研究一遍,相信有了親自操作的經歷,學生對立體的了解應該更近一步的。
通過近年的高考試卷來看,試題并不是越來越難,而是越來越靈活。學生丟分最多的題目倒不是難題,而是靈活性非常強的題目。不少教師將精力都放在難度較大的綜合性題目上,學生反復練習的也是這類題目,而對于平時基礎的東西兼顧的卻少。其實作為高中的學生,最重要不是會做多少題目,而是能將高中數學乃至整個中學階段的數學,在大腦中形成很強的知識體系。能利用大腦中儲層的知識體系,分析出每道題所查考的范圍、知識點,這種自行分析題目的解題思路是很有必要的。
總之,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應該是向課堂要效率的,充分發揮課堂的教學優勢,給學生營造一個真正學知識、消化知識的輕松學習環境顯得尤為必要。作為教師必須要花很多的時間去鉆研教材,了解學生的個體特點與思想差異,利用好有限的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激情,發揮他們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將時間還給學生,將課堂還給學生,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1]楊培誼,于鴻.走出誤區——綜合高中數學教學探究.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徐斌艷.數學教育展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李玉琪.中學數學教學與實踐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