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靜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樂天幼兒園)
民間游戲是古老的中國人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供兒童娛樂玩耍、鍛煉身心的一種游戲,其趣味性和娛樂性較強,且玩法大多簡單易懂,十分適合學前幼兒的學習娛樂。但由于其在流傳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地域差異和時代差別,對民間游戲的整理歸納工程十分龐大,尚處于試驗階段。此外,在科技時代的大背景下,幼兒的游戲內容更加科技化和現代化,傳統的民間游戲地位大大下降,長此以往,甚至面臨失傳的危險。因此,提高對民間游戲價值重要性的認識,在幼兒教育中穿插民間游戲教學,提高幼兒游戲質量,是當前幼兒教育研究工作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兒童對游戲的要求其實只有兩個字“好玩”,眾所周知伴隨幾代人成長的拍手游戲,看起來枯燥無味,但配上節奏分明且語言詼諧流暢的童謠,立刻就變得生動有趣。例如:“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小孩坐飛機。你拍二,我拍二,兩個小孩丟手絹。你拍三,我拍三,三個小孩來搬磚……。”此類游戲節奏感強,韻味十足,深受兒童的喜愛。
民間游戲有的也是需要游戲工具的,幾顆彈珠、一個沙包,幾根橡皮筋…就能讓孩子們玩的有聲有色,其樂無窮。例如,傳統游戲“打沙包”,只需制作一個沙包即可,而沙包的制作過程十分簡單,幾片廢布頭,一些黃豆粒或者細沙,將二者縫制完成即可,成本低,工程量小。家長也十分愿意為孩子制作玩具,讓孩子可以在游戲中獲得更多的快樂。
民間游戲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其形式多樣,內容有趣,且對場地和時間要求很低,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例如,“丟手絹”“老鷹捉小雞”“跳格子”“捉迷藏”等,極富趣味性,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民間游戲多數是需要兒童調動全身細胞,從肢體到語言再到大腦,在游戲中全方面促進兒童發展,尤其在提高兒童智力方面,民間游戲發揮著重要功效。一方面,它有效提高兒童的語言詞匯量。首先,多數民間游戲是幾個兒童一起進行的,在與同伴的交流中,民間游戲能潛移默化的豐富兒童語言,提高兒童與人的交流溝通能力;其次,許多民間游戲是伴隨著朗朗上口的童謠進行的,幼兒本身就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在游戲中,也可以豐富詞匯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促進智力發育。另一方面,民間游戲可以極大的豐富幼兒的社會和生活只是,使幼兒能夠更好的感知社會,豐富生活,促進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與成長。
幼兒教育之所以探索對民間游戲的引入,最大的目的就在于利用民間游戲的優勢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以加強對幼兒的培養。民間游戲在設計上也十分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其多數是需要幼兒充分調動自身的感官和肢體進行的,有益于幼兒心理、生理上的健康發展。
例如,常見的民間游戲“打沙包”,游戲中每個兒童都需要集中精力,一方面,中間的兒童在緊盯沙包方向的同時,還要開動腦筋,通過扔沙包兒童的動作,提早對沙包的動向做出判斷,以保證自己“不出局”,還要找準時機接到沙包,提高自己的“命數”;另一方面,兩頭負責扔沙包的兒童要不斷做“假動作”迷惑中間的兒童,迅速、準確的將沙包扔到對方身上,將對方“踢出去”。在此過程中,每個兒童都要不斷經過腦力與身體的有效配合,對提高兒童素質,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幼兒教育在引進民間游戲時,要充分考慮到其對幼兒的積極作用,摒棄不良因素,取長補短,必要時可以加以改進,與時俱進,使其更加符合現代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
幼兒在游戲中不可避免的要經歷成功與失敗。當幼兒贏得游戲時,自然心情舒暢,能獲得更多的快樂與自信,而當其失敗時,很容易產生挫敗與失落情緒。因此,教師要在游戲中對幼兒多加引導,不斷鼓勵孩子,使幼兒有勇氣繼續進行游戲,提高其抗挫能力,培養其愈挫愈勇的精神和開朗健全的人格。
綜上所述,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具有重要價值,因此,相關教育工作者應對其多加研究,不斷總結整理,使其更加符合現代社會下的兒童教育教學,使現代兒童能夠在民間游戲中獲得更多的樂趣,促進自身發展。
[1]顧俊.傳統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J].探索·幼教天地,2012,(08).
[2]羅紅輝.幼兒園民間體育游戲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