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艷
(河北省平泉縣楊樹嶺學區中心校)
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它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它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有著事半功倍之效。下面我就結合小學語文教學,談談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部首、偏旁以及結構是漢字的精髓,小學語文的寫字教學對漢字的間架結構以及筆順等都有特殊的要求。我們中國的漢字包括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左右結構以及上下結構這幾種基本的結構形式,但是由此組成的漢字舉不勝舉。在小學語文寫字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繁雜的筆畫稍多的漢字,這些字老師講解起來比較困難,學生對這些漢字的理解和記憶也相應的比較困難,這時我們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完成對漢字的講解和漢字書寫過程的演示,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模仿、理解以及掌握所學漢字。例如,老師在教“雪”字的書寫過程的時候,可以把其與“崗”“嶼”等組成一組,將這些具有表意類的漢字用多媒體分割技術進行拆分,然后形象直觀的展示給學生;對于小學生來說“鳥”字的書寫比較復雜,老師可以運用Flash 動畫將“鳥”字的書寫過程清楚明了的演示出來,并且配上具有“鳥語”的背景音樂。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小學語文老師可以豐富自己的授課內容,使抽象的漢字更加的形象化、直觀化。
小學生活潑好動、自控力較差,所以注意力很難集中,而且小學生的思維偏向于形象性和具體性,枯燥乏味的漢字不容易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不容易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漢字的書寫。我們可以在充分的了解小學生的特點之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把小學生感興趣的聲音、動畫、圖片以及文字等融入到語文寫字的教學過程當中,通過刺激小學生的感官,讓他們積極主動的發揮聯想和想象,激發他們對漢字的求知欲,引導小學生主動探尋學習書寫的方法和技巧,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信息技術通過大量生動有趣以及色彩鮮艷的圖片和動畫,讓小學生置身于輕松、愉悅以及和諧的漢字學習氛圍和環境之中,抽象的漢字通過信息技術具象化,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寫字的熱情高漲,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漢字的書寫也更加的規范漂亮。例如,“刃”字教學時,老師可以根據“刃”字的原始意義和演變過程,運用信息技術展示給小學生一些形象有趣圖片和動畫,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小學生理解和掌握“刃”字的字形,讓他們在老師營造的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下高效地完成寫字的學習任務。
小學生作為漢字的初學者,在漢字表象和字形的統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難性,但是我國的漢字是典型的表義文字,因此,字義的講解就成為小學生語文寫字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我們知道信息技術具有很強的仿真和模仿功能,它能夠把無聲事物轉變為有聲事物,把抽象東西轉變為具象東西,把靜止的物體轉變為動態的物體,通過信息技術展示出來的畫面非常的逼真生動,通過在小學語文寫字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突破寫字教學的難點以及突出寫字教學的重點,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加強小學生對漢字字形的記憶,幫助小學生識記漢字字形和理解漢字字義,最終促進小學生準確規范的書寫出所學漢字。
運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們展示漢字的準確的發音,配備相應的演示圖,讓學生的拼讀更加的準確規范,然后通過發音掌握和記憶漢字的框架結構;用信息技術動態的演示漢字的結構和筆順的書寫過程,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腦中聯想所學漢字的形狀,幫助小學生潛移默化的形成抽象思維的能力,促進小學生掌握漢字書寫的規律,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的養成;運用動漫等技術演示所學漢字從圖畫文字——象形文字——現代文字的動態變化過程,讓學生明確了然地掌握所學漢字的產生、發展到成型,促使枯燥的文字符號更加的具象化,增強小學生對所學漢字的記憶,提升他們的漢字書寫能力和效率。
讓小學生欣賞小詩歌、猜謎語、跟唱歌謠以及聽故事等,老師要利用信息技術創新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的學習手段和方式,在兒歌以及謎語等中要體現所學漢字的結構、偏旁和筆順,學生通過老師設置的這些教學環節實現對漢字的了解和掌握,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將所學漢字的字義、字形以及字音等結合聯系到一起,從而在實踐中練習和運用所學漢字。如:炮、袍、泡、抱以及跑這一組字,老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順口溜:點火放炮,有衣穿袍,燒水泡茶,伸手抱她,雙足快跑。
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一般很難集中,枯燥單調的漢字書寫學習對他們來說很難進入狀態,小學語文老師在寫字教學的過程中要運用信息技術播放相應的動畫和音樂,創設出良好的情景,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以良好的學習狀態投入到寫字的學習中。小學語文老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任務創設出合理的科學的寫字情景,這樣可以讓小學生感受到寫字的樂趣,激發小學生學習寫字的熱情和自信心。例如,老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一些同齡人的優秀作品或者展示我國著名書法家的書法作品,讓學生在欣賞中反思自己的不足。
漢字書寫能力的提高是需要經歷反饋與矯正反復循環的過程,利用信息技術如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信息,這樣小學語文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轉變自己傳統的教學方法,同時,學生也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糾正自己的書寫缺點。通過反饋和評價可以實現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結合,促進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和溝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提高了知識能力,而且能夠幫助小學生養成及時反思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有機整合,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它革新了傳統的教學觀,改善了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改善學習者的學習方式,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從而為學生創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養營造了最理想的教學環境,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最終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