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佳
(大慶市第八中學)
所謂的情境教學法,就是創設一定的情境或者利用一定的情境,使得教學內容剛好適合于特定的場景。通過這種特定的情境教學,學生往往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學內容,而且教學的趣味性和效果也會明顯增強。
這種創設情境的方式,是一種相對比較容易實現的方式。老師可以借助自己和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所接觸到的一些詩歌、文字、回憶錄等,通過摘取其中的片段,幫助學生復原當初的歷史情景,從而讓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比如,初中歷史老師在給學生教授“紅軍長征”這個歷史事件時,完全可以借助毛澤東的七律《長征》來逐步滲透。這首詩歌幾乎涵蓋了長征所有重要的時間節點和標志性地理坐標,可以說,通過這首詩歌,學生可以獲得有關長征的整體性記憶。這首詩歌最大的特點,就是畫面感極強,學生通過閱讀詩歌就可以將其連成一幅畫卷,從而再現長征的情境。首句“紅軍不怕遠征難”,預設了一個疑問,那就是紅軍為何要長征,老師可以就此展開,讓學生了解紅軍長征的原因和歷史背景;再比如“遠征”,學生一聽可能會下意識地想,長征到底經歷了多少路程,“萬里長征”真的就是切切實實的一萬里嗎?進行對照,告訴學生們“萬里長征”只是一個約數,是一個象征的說法。再比如《長征》的第二聯和第三聯,道出了長征途中紅軍經歷的四個重要地方——五嶺、烏蒙、金沙江、大渡河,老師可以讓學生根據這四個地標,找出紅軍這幾個地方所在的省份,紅軍到達的年份等信息;尾聯以“岷山”收尾,眼前仿佛呈現出一幅紅軍突破岷山之后回首遠望的喜悅畫面。通過這種以語言創設情境的方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透過文字來實現歷史情境的復原,從而獲得真切的歷史感受,提升教學效果。
歷史往往由后人解讀,后人在解讀之前,必須盡可能掌握系統全面的歷史材料,在此基礎上進行歷史還原,因此,對歷史情境的把握就非常重要。而且,初中歷史教學只是簡單的歷史入門,內容非常瑣碎,學生談不上對很多歷史事件的全面了解和評判,這就使得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難以對某一個歷史事件形成全面系統的認識。因此,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借助以歷史劇創設情景的方法,讓學生自己根據教材所提供的一些歷史事件和歷史細節,通過合理想象,還原歷史背景,扮演歷史人物,從而在課堂上“演出”歷史。
比如,在進行《商鞅變法》這節課程內容的學習時,老師可以先在課堂上介紹變法的背景、立木為信、商鞅刑罰太子師傅、廢棄井田制、統一度量衡、連坐以及最后被車裂等歷史細節。之后,將班上學生分為若干組,讓他們以組為單位,排演一段歷史劇,要求將以上的歷史事件全部融入,可以適當虛構其中的一些場景,但是整體歷史事實必須準確。經過學生自己排練之后,利用課堂時間讓他們進行表演,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能夠收到傳統課堂無法達到的效果。通過表演歷史劇的方法,學生成了“真實”的歷史人物,從而在排演過程中更能深刻地把握歷史人物所處的歷史背景,感知歷史人物的真實內心,了解他們行為的動機,從而更好地理解歷史人物的處境和行為。在此基礎上,形成立體、系統的歷史印象。
通過問題引導設置情景,就是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上,由老師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經驗去回答,激發學生的歷史探究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通過問題引導設置情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一定要具有全面性,最好是開放性問題,但是最終要能夠回歸真實歷史。
比如,在講述“華夏民族的起源”的相關內容時,老師可以先問問學生“人類到底從哪里來?”提醒學生:“如果人類不是由猿猴進化而來,那么人類還有可能是怎么來的?”通過拋出這個問題,讓學生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去尋找這一個問題的答案。那么,在此過程中,其實老師已經營造了很多情境,因為問題一旦拋出,學生的頭腦里可能會出現外星飛船、史前人類、外星人、女媧造人等千奇百怪的想法,然后這些想法就促使他們去思考、去探究,以便找到更為合適和恰當的答案。再比如,在講述“絲綢之路”這一節時,可以首先在黑板上繪制出絲綢之路沿途國家的名字,然后讓學生們談談,如果今天重走絲綢之路,會是怎樣的一番情景?沿途將會遇到什么人?選擇什么樣的交通工具?最短的線路怎么設計等等,通過這些設問,喚起學生們的想象力,促使他們自己去探究這些問題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加深他們對歷史事件的了解程度和印象,從而提高歷史課堂的效果。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老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通過播放歷史資料、紀錄片、電影等視頻圖片資料來真實地展示歷史情境,從而更加直觀真實地展示出歷史事件的全貌。老師可以借助現在一些電視臺流行的歷史解讀類節目,播放一段影片后,開始補充相關的講解分析。一方面,借助視頻資料創設情境,一方面,借助分析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比如,在講述西安事變的相關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對當時國內外縱橫交錯的關系以及西安事件爆發時國內的矛盾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那么就可以播放電影《西安事變》。這類歷史類電影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全面地展示歷史事件,而且它的內涵往往會非常豐富,從事件的發生的背景、主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人物之間的關系、關鍵性的歷史細節(比如驪山捉蔣洞)等均會有所體現。而且,電影的好處在于可以“平行展示”,比如西安事變爆發后,全國各個基層的態度,發動者的態度、蔣介石的態度、國民黨內不同派系的態度、共產黨的態度以及國際社會的態度等等,均可以在電影中平行地展示出來,從而幫助學生真實、全面、客觀地掌握歷史事實和細節。當然,既然是歷史課堂,那么對于電影中所出現的一些失實或者虛構的情節,老師應該及時給學生指出來,以便最大限度地為學生呈現歷史事實。
知古鑒今,歷史教學對于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具有重要意義。創新歷史教學的方式方法,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對于初中學生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本人結合歷史學科的特點,探討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課堂上的應用途徑和方法,提高了情境教學法對于歷史學科適用性和可行性。
[1]劉奎文.歷史教學中的情景教學[J].學周刊,2011,(11):46 -47.
[2]靳彩玲.高中歷史情景教學方法的應用分析[J].廣西教育,2014,(09):14 -16.
[3]張建兵.情景教學對初中歷史教學的影響[J].教育教學論壇,2014,(07):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