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洪麗
(吉林省梨樹縣梨樹鎮城東中心校)
作為數學基礎知識關鍵部分的數學概念,對數學教學的好壞將產生直接的影響。它對小學生能否學好數學也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我們應該加強對數學概念的重視力度。數學概念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新的數學知識點時最先接觸到的東西,為了使小學的數學教育達到預期的目的,我們應該從概念教學的影響因素和發展策略兩方面進行研究,使學生在了解、運用和學習數學概念的同時,實現解決問題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雙重提升。
在當前不斷深入的小學數學教育革新中,在基礎教育革新的不斷推動下,人們對概念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越來越重視,并且效果也非常的顯著。但是,在以下幾方面還需要我們加以改進,一是輕過程、重結論的教學形式,學生多在老師的引導下讀概念,死記硬背;二是不重視概念的形成,對概念不講解不分析,對概念的外延和本質屬性缺乏理解,我們以分數為例,很多學生能完整的背下分數的定義,卻不知道分數的意義是什么,單位是什么,不能在實際生活中對分數加以運用,因此對同分母的分數加減法不能準確充分的理解。除了上述兩點之外,不當建構和模型意識淡薄也是概念教學的普遍現象,這就直接造成了概念理解的偏差,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使概念教學的價值大打折扣,甚至很多老師沒有模型意識,不能充分準確地理解教材的含義。
筆者全面地研究分析了概念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對概念教學對小學數學的影響因素做了研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內容:
根據已知推導未知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普遍規律,小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是他們對數學概念建構的基礎,對新概念的理解與認識都是從已有的概念出發,所以一個新概念能否被小學生接受和理解的關鍵在于小學生自身是否具備接受新概念的基礎知識,我們以“周長”這一概念為例,小學生接受和理解這一觀念的前提是他們本身必須具有“物體”“長度”和“封閉圖形”等概念為基礎,這是決定他們能夠正確理解周長概念的關鍵,學生本身所具備的經驗和知識等認知結構對他們學習和理解數學概念有著直接的影響。一般而言,學生的原有知識經驗越豐富,理解越準確、深刻,他們掌握數學概念就越容易,否則,學生的原有知識經驗不足,理解不準確就會干擾新概念的學習。
老師在教學中的數學學科素養對小學生理解和學習數學概念也有著直接的影響,一些老師的數學學科素養不夠高,無法正確地把握和理解數學的許多概念性的知識,這在教學中就會直接的影響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認識,從而直接影響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效果和水平,我們以“周長”和“平面圖形的長度”為例,有的老師將這兩個概念混淆,即使將樹葉等實體在數學概念教學中展示給了學生,但是他們自己無法理解這種做法的原因,對展示此類實體的意義和作用并不明確,從而限制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程度。因此,一個數學老師自身的學科素養從根本上決定了其學生學習和掌握數學概念的水平與能力。
教師的教學理念、設計水平和組織教學的能力等是除了教師學科素養之外影響概念教學成果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很多老師教學觀念陳舊,在教學過程中,對數學概念只是讓學生去讀和背,忽視了被概念本身的理解和學習。而是將教學重點放在了數學計算上,致使學生不能正確、準確地理解和掌握一些比較重要的數學概念。
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意愿,掌握學習的方法,使學生了解概念學習的重要性,學會概念學習的策略和規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視,使學生的心智經過比較、觀察、抽象、分析、系統化、概括和具體化的操作經歷,感受數學學習的過程,加強對感受和體驗數學的重視力度,使學生的數學模型與表象更加豐富,使教學的情境與學生的生活情境更貼切,使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經驗去掌握和理解數學概念。
老師應該將全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到小學數學的概念教學過程中,加強對數學概念知識的重視,將數學概念知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要明白學生學習數學概念的過程也是利用同化與順應的概念來對概念進行自主構建,是他們的心智經歷比較、觀察、抽象、分析、概括、具體化和系統化的操作歷程,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概念知識的過程中提升學習興趣。同時,老師在傳授數學概念知識的過程中,也要不斷的利用各種方法來提升其本身的學科素養,從而使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知識需求得以滿足。認真的學習和研究新教材以及《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改稿)》,及時準確的對新課標的修訂原則進行學習和理解,同時也要充分的理解編寫數學教材的目的、系統和特征,從而使自己的教學具有更強的目的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教師還應充分了解和掌握小學生學習數學時的心理、態度以及情感等諸多方面的因素,以便能夠設計出更符合小學生生理、心理特點的課堂教學活動。
小學數學的概念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效率受教師所選擇和組織的學習材料的影響。教師要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科特征的角度出發去組織學習材料,從而組織出更加合理、科學和規范的學習材料,從而使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的水平與效率。所以,學習材料的選擇、組織要符合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材料的數量要適中,組織要符合學科邏輯體系和學生的認知規律。
總而言之,對小學生的數學概念學習造成影響的因素分有很多方面,總體來講主要包括學生本身的因素、教師的因素、學習材料的因素以及教學情境的因素等,小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所以,加強對此類因素的研究力度,消除此類因素對學習效果造成的消極影響,具有現實和理論的雙重價值。
[1]周佩青.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基本策略[J].科技資訊,2010,(10):142 -143.
[2]謝福恒.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方法探討[J].教研探索,2011,(07):242.
[3]曾岱儀.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引入的基本策略[J].教育導刊,2007,(07):12 -14.
[4]王錦華.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若干要素[J].教育評論,2001,(3):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