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碧蓉 劉云珊
(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大學生是我們的未來,要十分重視對大學生的禁毒、防艾教育,保護他們的身心健康。為此,一定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讓他們明白,毒品、艾滋病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更客觀真實地了解毒品、艾滋病的危害性,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深入廣泛地開展毒品、艾滋病危害性的宣傳,阻止毒品、艾滋病在大學校園擴散的可能性。
2014 年,《法制日報》記者從公安部禁毒局獲悉,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毒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截至今年4 月底,全國登記在冊吸毒人員258萬人。其中,阿片類138 萬人,占53%;合成毒品117 萬人,占45%;其他3萬人,占2%。按吸毒人員顯性與隱性比例計算,我國實際吸毒人數超過1000 萬人。其中,35 歲以下的青少年占登記在冊吸毒人員的75%。
1.毒品種類概述
第一,從毒品的來源看,可分為天然毒品(如鴉片)、半合成毒品(如海洛因)和合成毒品(如冰毒)三大類。第二,從毒品的自然屬性看,可分為麻醉藥品(如鴉片類)和精神藥品(如苯丙胺類)。第三,從毒品對人中樞神經的作用看,可分為抑制劑(如鴉片類)、興奮劑(苯丙胺類)和致幻劑(如麥司卡林)等。第四,從毒品流行的時間順序看,可分為傳統毒品和新型毒品。傳統毒品一般指鴉片、海洛因等阿片類流行較早的毒品。
2.毒品的危害
第一,營養不良。吸毒可引發嘔吐、食欲下降,抑制胃、膽、胰消化腺體的分泌,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第二,引發多種精神病癥狀。如自私、冷淡,有時出現幻覺沖動,導致自殘、自殺和傷人。第三,損害呼吸道,吸食后往往引發肺梗塞,肺氣腫、肺結核等肺部疾病;損害免疫系統,引發許多疾病的傳播和感染。第四,損害神經系統。如急性感染性神經火,細菌性腦膜火等。第五,造成性功能障礙,男性多表現為陽萎、早泄、射精困難;女性多表現為閉經、痛經、性欲缺乏和不孕。
3.在大學生中間宣傳禁毒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大學生沾染毒品的潛在因素分析。從國內吸毒者吸毒的原因來看,有好奇而嘗試禁果、無知被誘、消愁解悶、被人暗算、賭氣共吸、顯示富有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到大學生,使大學生沾染上毒品。
第二,大學生對毒品的防范意識及防范能力還較差。從調查來看,大學生擁有的有關毒品的知識還很少。據調查,他們中87%的人沒有見過毒品,甚至8%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毒品及中國目前流行哪些毒品。在受調查的同學中還有9%的同學不知道毒品對人有哪些危害,另有一部分人只簡單知道毒品會使人上癮,而對其他危害不甚了解。
1.艾滋病概述
2013 年中國艾滋病感染人數持續增加,最新數據顯示,2014 年中國感染艾滋病人數高達85 萬人;大部分都是男同志患艾滋病。艾滋病目前是一種不治之癥,又稱“后天免疫缺乏癥候群”,是由艾滋病毒引發的疾病。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鳴透露,截至2013 年底,廣州48 所學校發現了學生艾滋病感染者,最多一所超過10 例?!暗驗椴皇撬写髮W生進行檢測,所以實際數字可能會更多?!蹦壳拔覈滩∫堰M入廣泛流行期,并且正在由吸毒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迅速蔓延。鑒于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因素,這一問題在西部地區尤其突出。
2.艾滋病的癥狀
第一,一般癥狀。持續發燒、虛弱、盜汗,持續廣泛性全身淋巴結腫大。特別是頸部、腋窩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更明顯。淋巴結直徑在1 厘米以上,質地堅實,可活動,無疼痛。體重下降在3 個月之內可達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別明顯。第二,消化道癥狀。食欲下降、厭食、惡心、嘔吐、腹瀉、嚴重時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療消化道感染的藥物對這種腹瀉無效。第三,呼吸道癥狀。長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嚴重時痰中帶血。第四,皮膚和黏膜損害。單純皰疹、帶狀皰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癥及潰爛。第五,神經系統癥狀。頭暈、頭痛、反應遲鈍、智力減退、精神異常、抽搐、偏癱、癡呆等。第六,腫瘤。可出現多種惡性腫瘤,位于體表的卡波濟肉瘤可見紅色或紫紅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潤性腫塊。
3.艾滋病的傳播途徑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人體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和乳汁中,通過帶病毒的體液交換傳播。第一,艾滋病可以通過性接觸在男女之間或男男之間傳播。第二,輸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且未經嚴格消毒的、可刺入人體的針具和醫療器械等都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共用注射器靜脈注射毒品,使經血液傳播艾滋病的高危險行為。第三,艾滋病不會通過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觸傳播。唾液、淚液、汗液、尿液中病毒含量極低,不足以引起傳播。
1.大力宣傳,營造良好的禁毒防艾氛圍。多層面、多渠道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廣播、校園網、宣傳欄開展“遠離毒品、預防艾滋”為主題的手抄報比賽、主題班會、演講、征文等形式,從而使大學生自覺增強防毒的意識和決心。另外,積極組織和鼓勵學生參與禁毒防艾活動,如“不讓毒品艾滋進校園”“禁毒防艾志愿者行動”等。
2.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不斷增強大學生對禁毒防艾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使學生了解毒品的危害、預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識等,掌握拒絕毒品的方法與技能,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堅持重在防,確立“珍愛生命,遠離艾滋”的意識。
3.拒絕外界誘惑,提高自身防范意識
要樹立好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克制力,少受外境誘惑,有警覺戒備意識,對誘惑提高警惕,采取堅決拒絕的態度,不輕信謊言。如果一旦遇到無法排解的事端,首先要設法尋找正確的途徑解決,而不能沉溺其中而自棄;潔身自愛,反對婚前性行為,反對性亂;正確運用避孕套,做好性前防護措施。
4.禁毒防艾日常小常識
第一,不共用牙刷、剃須(刮臉)刀;第二,不吸煙、拒絕和不良朋友交往并進入歌舞廳等娛樂場所。第三,不去消毒不嚴格的醫療機構打針、拔牙、針灸、美容或手術;第四,不使用未經檢驗的血液制品,減少不必要的輸血;第五,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傷者的血液。第六,拒絕陌生人提供的飲品和香煙等物品,控制好奇心與排除僥幸心理,培養陽光健康的生活方式。
[1]預防艾滋病,拒絕毒品.
[2]禁毒與預防艾滋病教育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