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穎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劉家營鄉劉家營小學)
如何實現初中信息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是每個信息技術教師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教師首先應該針對自己的課程進行反思,自己當下正在進行的課程是高效的還是低效的,教師通過一堂課到底給學生帶來了哪些收獲?
在新課程推進的背景下,課標要求教師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文本進行進一步的加工和創造。根據課標的精神,我們現行使用的教材知識一個文本性質的教材,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目標,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對課本進行一定的加工。課標反對教師對課本進行一成不變的使用,甚至是照本宣科。我們拿到的課本只是一個課程資源,是教師進行授課的一個文本載體。教師的作用是吃透教材,在熟悉課程標準的基礎上,能夠對教材進行活學活用,把課程標準落實到具體的教學環節中去。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鼓勵教師能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教教材變成用教材,既基于教材,同時又不局限于教材。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會發現我們現行的教材多多少少都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而且一些小的瑕疵也常常遇到。因此,教師對教材的利用更應該立足教材,又要對教材有所突破,正如古語所言,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隨著信息技術課程的展開,教師會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一門課傳給學生的知識其實是非常有限的,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要把關注點更多的放在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的培養上。正如三維教學目標所要求的一樣,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只是目標之一,還應該讓學生體驗多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方法,形成基本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因此,鼓勵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對于信息技術這門操作性強,理論性和抽象性強的學科更是如此。那么,如何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呢?本人在課堂教學中,曾經通過營造問題情境的辦法,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環節中。
例如,在講解圖片的裁剪與旋轉這一部分內容時,給學生顯示了兩張不同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比找兩張圖片的不同之處。在學生們積極回答的過程中,教師再提出問題,如何讓兩張看著不一樣的圖片變得一樣呢?可以還是不可以呢?如何可以的話嘗試著找一些方法,這樣的話調動起學生的學習氣氛,引導學生不知不覺的參與到探究學習的環節中來,然后通過學生的自由回答,最終把知識落實下來,比如,“旋轉”“任意角度”“剪裁”等關鍵詞就出現在答案中。通過上述的情境設置,學生們的求知欲和興趣都被很好的激發,在興趣盎然中,看似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生動,課堂效益獲得了提高,既貫徹了課程理念的目標,也落實了素質教育的要求,真是一舉兩得。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如果想要學生獲得最有直接有效的知識,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對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而言,它的操作性是極強的,如果僅僅是讓教師在前面操作或者只是教師在操作,而不讓學生進行親手體驗,就無法真正讓學生融入到學習環節中去。
例如,在給學生講解Windows 文件的新建、復制與粘貼、刪除等內容時,一個家里沒有電腦,從小又沒接觸過電腦的孩子,怎么也不會。我給他講了幾遍,他自己操作時都記不全環節,常常做著做著就卡殼了。為了讓他能夠在課堂上落實環節,我在一旁指導,讓他自己通過鼠標和鍵盤進行操作,其實,鼠標上無非三個能夠活動的部分,學生自己反復摸索了幾次就掌握了基本的要領,比教師苦口婆心地嘮叨半天效果要明顯的多。在學習Word 的基本操作時,也是讓學生自己多做練習,自己通過親手實踐把所有的步驟都牢記于心,這樣就避免了教師覺得已經講到位了,而學生仍然茫然不知所措的尷尬局面。讓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可以讓學自主的獲得知識,掌握知識,對于信息技術這種操縱性極強的科目而言,這樣做顯得更加重要。通過課堂教學的實踐也發現,只有學生操作得多,教學目標才能真正有效地落實下去。
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特點和其他課程是有很大不同的。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尤其是對于一些計算機知識基礎較為薄弱的同學而言,這種抽象性顯得尤為明顯。認識到這一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把本來看似抽象無趣的信息技術課程變成學生期待,樂于學習的課程。作為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比較發達的電子白板技術,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初中學生好動,求知欲和表現欲比較強的特點,可以選擇CAI 軟件進行輔助教學,或者是教師通過課下搜集整理制作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多媒體課件教學具有知識量大,各種知識展現方便的特點,可以交叉運用文字、音頻、視頻、動畫等手段,一邊給學生展示知識,一邊讓學生獲得美的享受,其實是一舉多得的事情。通過這種有效手段的運用,學生的感官被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
總之,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堂,這是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最為關鍵的環節。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環節。教師要根據不同篇章,不同節次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教得好只是一個方面,最關鍵的是要讓學生學得好。學生學得好的標準,要獲得知識,要體會學習過程,要養成正確良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肖成全.有效教學.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
[2]李藝.信息技術課堂紀律問題及解決對策.
[3]王吉慶.信息技術課程中的“任務”設計.
[4]樊志華.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