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麗
(秦皇島市昌黎縣第三中學)
化學作為中學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在人才創新意識的培養中起著重要作用。在新課標指導下,以初中化學課改為契機,化學教學必須重視對學生的創新意識的發掘和培養,這樣更有利于對化學概念的領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就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的主要途徑做一些探討,以期對同行有所幫助。
融洽的課堂氣氛是創新教學的基本條件。任何壓服、抑制、獨斷,都會扼殺學生創新的欲望和創造的萌芽,所以教師應樹立教學民主思想,與學生建立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建立無權威性的學習環境和無批判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身心處于最佳活躍狀態,積極思考,勇于創造。要創設寬松的、富有活力的教學氣氛。具體做法如下:
1.必須對全班每個學生提供大致相等的思維訓練時間,從某種意義上說更要偏愛學業不良的學生,給予必要的機會,以解脫這些學生思想上來自教師和成績好的學生的壓力而造成的心理上的抑制。并且在對他們的評價上,要充分肯定點滴的獨特性或思維的火花,對錯誤要具體分析,講清道理使他們看到自己的聰明才智,增強自信心,不斷獲取創造的成功體驗。
2.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思維成果的顯示要有足夠的耐心,防止急躁情緒造起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抑制。因為當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的思維活動往往出現一前一后兩個高潮。第一高潮,往往是一般的設想與解答,但仍有學生進行著第二高潮的思維。而第二高潮的思維,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創造性成果。為此,教師要控制好思維成果顯示的時間,不要輕率中止學生的思維,更不要為了趕教學進度而過早地拋出結論。
3.發揚“教學民主”。在教學中,當學生的思維成果超出了教師的設計和期望的軌道時,不要強行將學生的思想過程納入教師設計的軌道。要懂得學生的思維成果出乎意料之外或未曾見過這是正常現象,是學生積極思維的表現。即使學生的思維成果一無是處,也不能采用嚴厲的語句訓斥學生,更不能用輕蔑的語言來冷淡、挖苦學生。教師應寬宏大度,肯定學生的創新性,積極引導,給予鼓勵,做到教學相長。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決定了學生的探奇求知欲,讓學生“以趣生新、以趣激思”是進入最佳學習狀態的好方法。要想在初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合理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以便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創設問題情境
學源于思,思源于疑。現代教育學認為,任何教學內容都可以用一個問題呈現出來,學習的發生起源于情境變化的刺激。所以教師在教學中盡量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憤悱狀態,從而激發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2.加強化學史教育
我們要重視化學史的教學,充分挖掘科學家崇高科學的情感和價值觀,給學生樹立榜樣。例如,1774 年瑞典化學家舍勒在研究軟錳礦的過程中,將它與濃鹽酸混合加熱,產生了一種有強烈刺鼻氣味的黃綠色氣體,經過很長時間的研究,也沒有發現這種物質的真面目。直到1810 年,英國化學家戴維以大量的實驗事實證明,這種黃綠色的氣體是一種新的元素組成的單質,這就是今天翻譯成中文的“氯氣”。從而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表面看起來這項試驗的成功是很多科學家共同的努力,起因于偶然因素,但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這告訴我們,只有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端正科學態度,運用科學方法,善于從偶然性中找出事物的內在必然性,才能在科學上有所作為。
3.開展科技活動
創新活動的基礎是科技活動,科技活動的開展狀況深刻地左右著創新活動。因此,在工作中化學教師必須想方設法開展科技活動,沒有條件必須創造條件。從課外興趣小組開始,建立初步的創新活動的基礎。通過教師的指導,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利用現有條件,想方設法開展課外科技活動。
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里對探究的需要特別強烈,在這樣的學習階段,教師特別要重視挖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要“以思引探”,將學生內在的創造性思維轉變成真實的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1.探究實驗,培養創新思維模式
我們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用化學的眼光看問題,規范化學語言,訓練學生準確表達、完整敘述,不光會做實驗,而且要會創新、會聯系,使學生的分析和表達能力不斷提高。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在中學教育階段,化學實驗對于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設計性或探究性實驗不僅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還要求他們靈活地、創造性地綜合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設計性或探究性實驗在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培養他們的意識和創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規實驗所無法比擬的。
2.想象力培養創新思維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很多科技發明,都是由大膽的想象中產生的。想象力是推動科技發展,社會進步的動力。可以這樣認為:一個人的想象力決定著他的創新能力。在化學課堂上,發現和發掘學生的自由想象潛能,培養他們自由想象,積極引導其異想天開的想象力是特別重要的。發揮想象力可以幫助學生突破思維定勢,要知道要想培養創造性思維,學生先前所獲得知識、經驗和形成的習慣,可能會使學生形成思維定勢。思維定勢對創造性思維的形成有其消極作用。在化學教學中,要幫助學生突破思維定勢,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學會聯想對打破思維定勢很有效果。
總之,創新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要培養創新能力,必須從創新意識的培養入手。教師必須改革教學觀念,創設融洽的教學氛圍和真實的教學情景,更新實驗教學觀念,積極開發活動課程,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品格及科學的思維方法。只要勤于研究創新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會獲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