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醫藥學院 侯寬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在國家大力宣傳“全民健身計劃”的背景下,人們對體育鍛煉活動越來越重視,逐漸形成了終身體育的思想意識。
同時,人們對日常體育消費需求的提升,促使了體育培訓市場向著多樣化、標準化、專業化方向不斷發展。目前,城市街道社區配置的體育活動設施已經不能滿足居民對體育活動的實際需求,各種職業資格證的實施也使得從事體育相關工作的人們需要參加相應的體育培訓,只有體育培訓機構的專業人員才能為人們提供良好的指導和服務。因此,體育培訓市場的發展前景十分良好。
目前,我國城市的體育培訓機構數量較多,包括各種健身培訓中心、瑜伽會所、跆拳道俱樂部等,這些體育培訓機構的規模普遍較小,甚至有些培訓機構只有幾名健身教練和少數工作人員,并不具備良好的市場競爭能力,使得體育培訓機構長期處于虧損狀態。 導致體育培訓機構虧損的原因主要包括兩點:第一,體育培訓機構缺乏自律性,其運作過程沒有嚴格的行業規范和服務標準約束,在體育培訓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很多培訓機構犧牲了廣大消費者的個人利益,或者使用不正當競爭手段,導致消費者對體育培訓機構的信任度降低,制約了體育培訓機構的健康發展;第二,大多數體育培訓機構的管理能力較低,營銷意識、品牌價值和服務理念參差不齊,能夠遵循現代企業規范制度發展的體育培訓機構較少。
城市體育培訓機構針對消費者制定的培訓計劃大多只是流于形式,不能制定科學的培訓流程、培訓內容和培訓效果。體育培訓機構在這些方面沒有明確的文字規定,一般情況下僅僅根據消費者的個人要求提出范式的培訓計劃,最終導致了培訓時間過短、培訓效果不明顯、消費者提出抗議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說明體育培訓機構缺乏科學的管理制度,也沒有完善的監管體系。目前,體育培訓市場涉及的管理部門較多,包括體育局、物價局、工商局、衛生局、稅務局等,多部門共同完成對體育培訓機構的管理。但是,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工作較難開展,也沒有統一規范的制度管理辦法,在針對體育培訓市場的管理方面存在較大漏洞,大多數體育培訓機構處于自行發展、自我管理的階段。
營銷理念是體育培訓機構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必須要遵循的指導思想,營銷理念可以使體育培訓機構處于消費者利益和社會發展角度來開展經營活動,同時兼顧體育培訓機構本身的盈利性。現代社會市場營銷理念認為,只有充分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才能促進體育培訓機構的可持續發展。但是,目前大多數體育培訓機構的經營理念十分落后,根本不會站在消費者角度思考問題,只是以五花八門的體育培訓課程吸引消費者繳納會費,并不會根據消費者的身體狀況調整體育培訓課程,市場營銷意識淡薄,缺乏品牌策略的運用能力,無法做到兼顧體育培訓機構本身、消費者和社會發展的利益。
從參與體育培訓人員的角度來說,購買體育培訓產品的目的是提高自身體育技能,滿足自己對專業體育水平的需求,能夠提升身體素質水平,從事專業體育健身指導。體育培訓產品屬于一種無形產品,向社會消費者提供服務,通過消費者的培訓效果實現體育培訓產品的功能效用。因此,體育培訓機構要深入挖掘消費者在購買體育培訓產品時個人所需的最終利益,以更完善的服務回饋消費者的需求。同時,體育培訓機構要從廣大消費者的實際利益出發,對體育培訓產品進行設計。體育培訓機構要樹立良好的培訓產品意識,科學合理地制定體育產品開發策略。
由于體育培訓市場中的體育培訓產品屬于無形產品,產品質量取決于體育培訓機構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因此,體育培訓機構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盡可能提升體育培訓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一般情況下,體育培訓機構分為崗位培訓和非崗位培訓兩種,崗位培訓指的是針對健身教練、會所顧問、體育營養師、運動技能培訓師等的培訓,崗位培訓與培訓人員的順利就業密切相關,體育培訓機構必須提高服務質量,拓展服務渠道,確保經過崗位培訓的人員能夠從事專業的體育相關工作,發揮體育培訓的真正效果。同時,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也是決定體育培訓機構是否能夠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體育培訓機構只有在加強提升服務質量的過程中積極向消費者展示自身優勢,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體育培訓市場中始終處于優勢地位。
體育培訓市場作為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組成部分,其經營活動屬于市場營銷行為的一種,按照市場營銷理念來說,體育培訓機構要堅持以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盡可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專業化、標準化的需求,只有這樣才使其能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因此,體育培訓機構要以其經營愿望對消費者產生影響,及時將體育培訓的相關信息傳遞給消費者。體育培訓機構要以營銷學中的供應者滿足和供應者行為理念作為指導思想,科學合理地運用市場營銷組合策略,統一規劃和實施體育培訓機構的經營活動行為。
目前,大多數體育培訓機構存在管理機制不合理、經營方式落后等問題,特別是只有幾名員工組建的小型體育培訓機構,其經營活動根本沒用任何有效管理手段。如果體育培訓機構想要盡快改善這些問題,就要積極轉變經營理念,不能存在只有盈利,沒有服務的落后思想,而是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制定改善措施,真正提高管理水平。第一,體育培訓機構要建立崗位責任制度,以戰略發展的眼光制定經營管理計劃,每個部門具有明確的責任目標。采取層級管理機制,確保各級人員“職務、責任、權力”的有效落實;第二,體育培訓機構應該采取人員聘用機制,綜合考慮各級人員的崗位職責,招聘體育專業素質較高的管理人員;第三,體育培訓機構要利用完善的考核制度組織實施崗位考核,以公平、公正的考核標準對工作人員進行獎勵和懲罰;第四,體育培訓機構要積極制定科學合理的薪資體系,適當地以薪資獎勵激勵工作人員。同時,加強與體育培訓產品消費者的溝通和交流,及時掌握其他競爭對手的相關信息,配合體育培訓機構行政管理部門工作。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全民健身計劃”的大力推廣實施,人們對體育培訓消費的需求日益增加,令體育培訓市場的發展前景十分良好。本文針對體育培訓市場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開發和應對策略,對促進體育培訓市場的可持續戰略發展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
[1] 王晉.西安市高校體育培訓市場的現狀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12).
[2] 穆瑞玲.高校體育培訓市場SWOT分析與營銷策略探析[J].體育世界(下旬刊),2013(11).
[3] 王保華.河南省高校體育培訓市場開發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3).
[4] 王雙梅.高校體育培訓市場開發的可行性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05).
[5] 盧三妹.少兒體育培訓市場規范探討[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10(04).
[6] 冀文.基于SWOT對南京體育培訓市場開發分析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