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統計局 苗志芹
2014年,國內外經濟形勢嚴峻復雜,日照市各級沉著應對,攻艱克難,緊緊圍繞“一個率先、五個日照”的目標,搶抓“藍紅金”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機遇,狠抓各項政策的落實,堅持改革創新,努力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國際經驗一般認為,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時,即標志著進入中等收入階段。日照市人均GDP從2010年的5440美元,到2013年的8520美元,歷時4年。2014年,日照市人均GDP約9170美元,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標志著日照經濟發展具備了相當的基礎和一定的實力,還意味著我們有信心一兩年內實現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跨越。
面臨“發展之坎”,經濟發展將會出現兩種趨勢,如應對得當,就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人均GDP萬美元以上。如應對不當,經濟就有可能出現長期徘徊。
2014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始終保持全省前列,全年增速12%,占GDP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提升幅度為17年來最高,三產結構由2013年的8.7:52.3:39提升優化為8.6:50.4:41。一是著力推進高效農業發展,糧食總產量連續十年超過一百萬噸,特色種植業面積突破140萬畝,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數量達到322個。二是重點推進工業轉型升級,臨港產業迅猛發展,新型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裝備制造業迅速發展,形成以汽車及其配件、鋼鐵、石化、漿紙、能源為主的臨港工業體系,同時加大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是以對外貿易、旅游、港口物流等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蓬勃興起,成為推動全市經濟發展的新興力量。全年完成進出口總值347.6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增幅高于全省1.2個百分點。境外投資快速發展,主要有嵐橋集團并購澳大利亞西部能源項目、日照港增資香港公司項目等。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 237.9億元,增長13.2 %。
同時要清醒地看到,我們的三產比重還小于二產比重、消費率仍小于投資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科技投入不足等,產業結構仍有較大升級空間。
一是新項目建設取得重要成果,交通運輸能力全面提高,日照民用機場航站樓和綜合服務中心已經封頂,將于2015年年底建成通航,瓦日鐵路作為國家八橫四縱網中重要的能源運輸大動脈于12月29日全線開通,我市首條高鐵青日連鐵路已于11月9日開工,預計2018年建成通車。二是全力打造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其拆遷清障等工作正有序推進。三是加快新型城鎮化發展,重點推動國際海洋城濤雒鎮和莒縣城陽街道作為國家發展改革試點鎮建設,著力城中村拆遷改造工作和新農村社區建設。四是城鎮化率快速提高,2014年,日照市城鎮化率預計超過52.51%,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
日照的城鎮化率尚未超過發達國家70%的標準,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仍將處于城化市快速發展階段,新農村建設、城鄉人口流動帶來的問題可能會層出不窮,日益突出,如何解決發展中的矛盾,將成為各級政府需要關注的首要任務。
一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速快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18,比上年縮小0.04。二是棚戶區改造和新農村建設力度加大,2014年全市有10.71萬被征地農民參保繳購繳養老保險費,其中近8萬人享受職工退休待遇。三是城鄉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大幅增加,消費主體均呈多元化,汽車、家電占一定消費比例。四是網購成為城鄉居民熱點消費方式,物流快遞業務的迅猛發展大大縮小了地域差異。
但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鎮域經濟和農村經濟仍屬短板,企業數量少、規模小、效益低,大量農民外出打工,導致農村老人和孩子留守問題普遍存在、就業結構落后于產業結構、勞動生產率低下等新問題仍大量存在。
環境質量穩步提升,全年空氣質量達到“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的天數為248天,列全省第三位,比上年增加20天。2014年,日照加強重點用能企業管理,大力推進新能源發展,推動企業采用節能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積極實施技術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保持了低速增長。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235噸標煤,下降4.7%,打破了多年來持續增長的局面。經濟增長對能源、原材料的依賴程度逐步下降,能源利用效率有顯著提高,經濟發展開始越來越多地依賴資本和技術投入。
同時,日照市也存在能源品種結構單一,清潔能源比重低,沒有核電、風電和生物發電,水利發電量很小,所占比重微乎其微等問題。
堅持發展主導產業,依托港口優勢,著力打造主導產業,集貨物吞吐、倉儲物流、加工制造、大宗商品交易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提升綜合效益。把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作為頭號工程,高效優質做好各項配合服務工作,加快臨港產業集聚發展。二是努力擴大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促進消費與投資的結構調整。三是要開拓服務業發展新領域,大力發展電了商務、旅游、文化、體育等消費性服務業。充分運用電子出版、數字影視等現代技術,培育新的文化業態。著力發展濱海旅游業,以休閑度假旅游為發展重點,高標準、高質量地推進濱海旅游開發建設,努力打造特色鮮明、國際一流的濱海休閑度假勝地,繼而以旅游業輻射帶動商貿流通業快速發展。
目前人均生產總值已超過9000美元,廣大群眾物質文化需求呈現多層次、多元化趨勢,各項工作要著力民心、改善民生。一是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堅持發展經濟與促進就業互動,健全就業服務體系,完善支持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的各項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要重視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二是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險體系,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繼續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會救助體系,加大對低保邊緣家庭救助力度,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關心外來務工人員,為他們工作和生活創造條件。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有效供給,保持重要消費品和服務價格基本穩定。要不斷完善城鄉便民服務網絡。三是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管理,有效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擴大廉租房制度保障范圍,增加公租房供應量,逐步滿足中低收入群眾的住房需求。
加強縣域與港口、藍色經濟的對接,引導臨港涉海產業、項目向縣域延伸;用好莒縣、五蓮縣執行中部地區政策的機遇,促進縣域經濟進位爭先,力爭經過幾年努力,兩縣主要經濟指標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兩區主要經濟指標達到全國百強縣水平的發展目標。加快五大重點產業園區開發建設,強化基礎設施支撐,構建以海帶陸、以陸促海、海陸一體、整體推進的藍色經濟新格局。努力接軌青島,加快“青濰日”城鎮組團發展,深化港口與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沿線城市的合作,推動縣域、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加大對空氣污染企業的日常監管監督力度,全面提升空氣質量。扎實推進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增強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加大循環改造提升和清潔生產審核力度,推進中水工程。繼續做好節能和循環經濟工作,抓好園區和企業循環化改造,推進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提高工業固體廢物利用率。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資源。。
總體看來,日照市依靠人均經濟總量的跨越、經濟結構的轉型、城市化水平的發展等,順利實現了經濟穩中有進的發展目標,這對于日照市“十三五”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日照未來經濟發展會迎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和改善民生、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和深入推進生態建設,日照經濟才能保持長期穩發展,日照發展才能快步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更高階段。
[1] 2014年《日照統計年鑒》.
[2] 2014年《日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