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瓊 口述 牛麗英 整理
我是七師一二九團二連職工蔣瓊,3月18日我參加了由團宣傳科、工會、團委、婦聯聯合舉辦的《心懷感恩,真誠奉獻》演講會,全團26個單位參加了此次演講會,我是二連推薦的參賽選手,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花開春滿園》,能夠與大家一起弘揚“感恩、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我感到特別的榮幸和喜悅!
1994年,20歲時我從四川老家來到了一二九團十三連打工,2000年,我來到二連承包土地后,當年被轉為職工,承包了50畝棉花,那時,連隊土地沒有改良出來,由于上繳費用過多,再加上種植技術落后,到了年底只能掙個生活費,甚至有兩年都是虧損掛賬,連吃面粉都是連隊轉賬,使我有了回家的念頭。
曾經有一次聽老職工說:還是要在這里好好干,不能回家,在這里以后要比老家好得多,我們剛來新疆吃的苦,你們還沒有見過呢,再加上這里土地平坦,吃水方便,不像你們四川高山峻嶺,道路崎嶇,在這里雖然掙錢不多,以后要享受兵團職工的各項待遇,退休可以拿工資。聽了他們這話,使我有信心留了下來。
現在我在二連承包了50畝棉花、在我團園藝連又承包了17.8畝葡萄,承包大棚4座,在大棚里育苗、種反季節蔬菜,種的西紅柿全部出口哈薩克斯坦,除了在溫室大棚里春季育苗、種反季節蔬菜和特色果樹種植以外,還把大棚一隔兩截搞起了標準化暖棚養殖,一年四季大棚沒有閑置過,春季一茬豬娃,秋季一茬育肥豬,大棚形成“四位一體”良性循環。及時淘汰、隔離老、殘、弱、病豬,抓產仔、抓成活。勤學好問,更新多元增收觀念。還經常和二連大棚區的養豬戶一起,學習交流科學養殖技術,做到科學飼養、科學管理,以達到共同致富的目的。我每年都超額完成團、連下達的上繳籽棉任務和園藝連的葡萄交售任務,年年收入都在20萬元以上,連續兩年被團評為多元增收的致富明星。在大棚區有平房,在淮安小區有樓房,家里有車、有存款,生活寬裕幸福。
有人問我,你每天忙忙活活地累不累?我說:“我不累,我看到這干的每一項活都見錢,都有成果,我天天都樂樂呵呵的,感覺不到累。”
回顧這些年來的風風雨雨,使我深深體會到,是團場這片熱土養育了我,特別是近幾年的發展,真是日新月異,團部的小城鎮建設已初具規模,連隊柏油馬路通,營區道路硬質化,團部、連隊到處凈化、美化得像花園一樣。前些年想都不敢想的樓房是家家都住上了,有不少家還購買了小轎車,這些變化和剛來時相比,變化太大了。
我總在想,在團黨委和連隊黨支部的大力幫助和鼓勵支持下,我自己多種經營致富了,可是我看到身邊的姐妹們有些因為殘疾、有些因為病痛或孩子多正上學,家里經濟并不寬裕時,我覺得我有責任幫助她們走出困境,大家都能像我一樣多種經營奔上致富路,才是我最大的心愿,也報答了團、連黨組織的恩情!于是我在管理好自己的大棚種養、大田棉花和園藝連的葡萄之余,傾心幫助這些職工朋友。
這些年來,我先后幫助7名職工擺脫了貧困,其中有4人走上了致富路。職工馮開華,由于身體不好,妻子趙梅喜個子小,又是一位駝背的殘疾人,我就把她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在帶動她種好大棚反季節蔬菜,養好豬、雞、鴨、牛的同時,平常家里有什么難事我也常常掛在心上,趙梅喜每個月要給幾十頭豬粉碎一次飼料,這都是重體力活,每一次我都及時主動去幫助她,一個人抬不動100斤的袋子,我們就兩人一起抬,不管再累、再苦,假如我哪天忘了幫助她,我晚上睡覺都不踏實。
這幾年我主動幫扶資金不足的職工擔保貸款承包土地。誰家有困難我就一心一意熱心幫助他們,給他們借錢我從來不要利息,我就想幫助他們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富裕之路。
幫助別人是健康快樂的,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我有什么需要別人幫忙的時候,大伙也都主動愿意幫助我,每天,我心里都充滿著感激、快樂與收獲。
今年“兩會”召開了,是中國歷史上的里程碑,高舉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著力解決民生問題,所謂民生,就是人民的生存水平和生活水平,是為了讓全國人民過上幸福生活,強調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使人民安居樂業。
我作為一個團場職工,看了黨的十八大,也看了“兩會,在團、連領導的正確領導下,使我今后更加有信心做一名懂感恩、講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新型職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肩負屯墾戍邊重任,自覺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團場、連隊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簽訂土地承包合同和農產品訂單合同,費用自理率100%,當年及時償還銀行貸款。積極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在農業生產管理過程中起模范帶頭作用,自覺主動地交售產品,爭當團場重合同、守信用、顧大局、懂感恩的誠信職工。
這就是我這次演講的深刻感受,希望大家都能崇尚道德、學習模范、感恩社會,使“心懷感恩,真誠奉獻”之花處處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