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秀 夏紅衛
文體活動一直是工會工作的傳統優勢職能,文化體育活動對于陶冶職工情操、振奮職工精神、促進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作用。長期堅持開展大眾化的文體活動,既培養了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又增進了相互了解和隊伍凝聚力。
開展文體活動,是樹立基層工會良好形象的需要。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化建設也是生產力,能產生無形效益。因此文體活動以不同形式服務于企業生產,并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職工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趨強烈,文體活動可以把干部職工們的“剩余精力”吸引到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中來,為樹立良好的基層形象和煥發工作熱忱起到積極作用。
開展文體活動,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通過廣泛開展職工文體活動,為職工提供必要的文化環境和展示自我的平臺,以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健康的娛樂,高尚的精神生活來吸引、感染干部職工。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寓于文體活動之中,就能夠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使干部職工在不知不覺的熏陶中受到教育,在歡歌笑語中增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開展文體活動,是增強隊伍凝聚力的需要。每個人由于信念、性格、修養、愛好和人生觀等差異,彼此之間都可能會產生磨擦和分歧或利益上的沖突,人與人、個人與集體之間不斷發生碰撞和矛盾。因此,用一種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提供緩沖“地帶”,最好的辦法就是舉辦一些文體活動,讓大家樂在其中,實現人們常說的“玩到一起去”的目的,讓參與者親歷親為,享受快樂,盡情溝通,促進理解,交流感情,增進團結。
領導重視是關鍵。文體活動是職工文化精神需求和身體健康需求的反映,對于建立和諧企業,增強基層的凝聚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開展各種活動,只有領導重視和參與,才能促進活動有效開展,鼓舞工會干部的工作熱情,確保活動開展效果。另一方面,加強文體用具的投入,使活動開展有場地,保證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動用具不間斷。形式以業余為主。堅持業余性的原則,保證文體活動服從和服務于企業中心工作。首先要做好職工的思想工作,協調班組參加活動人員時間和班次,保證人員到位。其次,注意活動項目設置,盡量不搞或少搞人員不易保證的長周期比賽或活動,巧打“短、平、快”,即:周期要短,活動要平穩,進行要快。最后,利用職工休息時間,每天下班前,除值班人員外,堅持“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到60”的健康活動,營造“比健康、比快樂、比奉獻”的氛圍。
發揮骨干帶動作用。文體活動的開展離不開一些有特長人員的帶動,離不開有效的計劃和組織實施,否則,開展文體活動陷入被動局面,或流于形式,或參與人員少,而培養一支文體骨干隊伍是開展好職工文體活動的關鍵。一方面,結合生產生活特點,長期有意識地培養一批熱衷文化體育活動的人才,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推動文體活動深入開展。另一方面,積極參加上級舉辦的各項活動,對上級抽調有特長人員參加各種比賽,無論生產工作多忙,都應予以大力支持,錘煉隊伍。
發揮好工會小組作用。定期召開由工會委員、工會小組長及工會積極分子參加的活動計劃討論會,結合上級工會開展的文體活動,聽取大家意見,制定活動計劃,明確各項活動的時間、人員和要求,并全權交給工會委員、小組長和有特長的人員負責,確保活動的組織和開展基礎。
全員參與是目標。職工是文體活動的主角,他們的廣泛參與是文體活動有效開展的根本。一是宣傳到位,激勵促動。通過單位主頁、宣傳欄、會議等多種形式,宣傳活動目的、意義、內容,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積極支持、廣泛參與籃球、乒乓球等活動項目,并對活動參與者予以適當物質獎勵。二是考慮不同群體年齡結構、身體狀況、個人愛好等差異,抓住沒有文體特長的這一大多數人的關鍵,組織徒步、撲克、燒烤、OK大家唱等難度低的活動項目,大家都能參與,職工也喜聞樂見,逐步達到全員參與的目的。
形式多樣大眾化。工會小組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組織開展籃球、排球、乒乓球、健身、徒步、卡拉OK比賽。在開展體育健身活動的同時,定期組織職工外出參觀、與兄弟單位聯誼、讀書交流等活動,文武相宜,動靜結合,不僅拓展了大家的交友范圍,增進了大家的集體榮譽感和單位的凝聚力,促進了工作關系的建立和發展。
總之,基層開展文體活動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讓大多數職工都參與其中,大眾化、普及化、全面開花結果是最終目標,真正起到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緩解緊張疲勞情緒、融洽同事之間關系、凝聚職工干勁的作用,成為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的“助推器”,成為展示隊伍良好形象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