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文成 呂雅琴
朱亞東是十三師紅星二場第五作業區職工,1987年出生的他憑著年輕人思想活躍、敢想敢干的沖勁,憑著骨子里不怕吃苦、勤奮好學的品質,憑著為了實現夢想努力拼搏的堅強意志在團場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朱亞東在團場種植50畝棉花地,棉花要獲得高產,從播種、苗期管理、生育期水肥用量、化學調控、病蟲害防治等各個環節都需要精心管理。面對諸多技術難題,他沒有退縮。他向連隊技術員請教,與高產戶交流,得知棉花的栽培需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效仿。得到指點后,他邊學習,邊摸索,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種植的棉花單產從390公斤,到現在的435公斤,實現年收入6萬元左右。
他在種地的過程中發現,田間管理是分階段性的,如果只圍著地轉不是荒廢大把的好時光嗎?于是他開始琢磨如何有效地利用空閑時間,讓自己忙起來,口袋鼓起來。他發現在團場沒有快遞公司,而網上購物已成為一種時尚。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在團場開一家快遞公司的代辦點。瞅準商機后,他開始著手操作,結果高昂的房租和往返取貨的成本,讓他感覺到收益太小,因為要保證寄收快遞效率,必須每天取送,而自己還要種地,一個人無法兼顧,雇用店員又需要一筆開支,困難接踵而至。就在他左右為難的時候,團場工會為他提供了3萬元小額創業貸款,讓他有周轉資金雇店員。2014年5月他的申通快遞店開業了,為了擴大經營范圍,為廣大職工群眾提供更好、更周到的服務,他沒有局限于最初成立的申通快遞代理點,當年11月將中通、匯通快遞納入經營范圍,通過一年的努力,快遞業務量不斷增加,收入可觀,年收入5萬元左右。在他的帶動下,團場相繼開了圓通、韻達、全峰等快遞代理點。
到了夏季,天氣炎熱,蒼蠅蚊子滿天飛,他發現無論樓房還是平房,雖然有紗窗,但普通紗窗防蒼蠅還行,對于蚊子是不起作用的。經過市場調查,用隱形紗窗便可以解決問題,于是通過簡單的拜師學藝,他開始推廣安裝新式隱形紗窗。為了節省資金,他親自上門安裝。一份耕耘,一份收獲,這一副業給他帶來2萬元左右的收入。
考慮到店鋪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他將原來單一的小商品,擴展為蔬菜、水果、百貨為一體的綜合型店鋪。隨著業務范圍的不斷拓寬,勞動強度也不斷增加,但是年輕的他總是面露微笑說:“年輕人的肩膀需要磨練才能變得厚實,才能扛起更重的重擔,要做新時期新青年的榜樣,要帶動更多有理想、能吃苦的青年跟我一起多元增收,一起致富,這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