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61)
加強基層黨組織執行力建設,必須首先要對建設的“邏輯點”有基本的認知。基層黨組織執行力建設的“邏輯點”主要是指對基層黨組織、執行力、基層黨組織執行力等基本概念的界定以及對其職能、地位和特點的分析與認識。
基層黨組織首先是一個組織。所謂組織,從廣義上說,指由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聯系起來的系統;從狹義上說,專指人們為實現一定的目標,依據一定的職責關系,按照一定的結構形式,互相協作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開放性的社會集團,如黨團組織等。在現代社會中,組織既是社會的細胞,也是社會的基礎。
基層黨組織還是一個政治組織,這是由政黨的政治性決定的。“政黨是一定社會集團中有著共同政治意愿的人們自愿結合在一起、以取得政治權力為首要目標的政治組織。”[1]52
在現代國家中,作為特定階級或階層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和領導力量,是由特定階級或階層中的政治中堅分子組成,為奪取、影響和鞏固政權而開展活動的政治組織。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為了自身的解放和發展而結成的政治組織,“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2]。
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體系由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組成。基層黨組織即黨的基層組織,黨的十八大通過的《黨章》第二十九條規定:“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團體、社會中介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2]據中組部黨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8 668.6萬名,比上年凈增155.9萬名,增幅為1.8%。黨的基層組織總數達430.4萬個,比上年增加10.2萬個,增幅為2.4%[3]。
關于基層黨組織的地位,《黨章》第三十一條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2]
關于基層黨組織的基本職能,黨章并沒有明確規定,但可以依據《黨章》對基層黨組織基本任務的規定,結合在黨內組織體系中的地位,將基層黨組織的基本職能概括為以下八個方面:
一是領導基層社會政治生活。這一職能是指基層黨組織在基層社會政治生活中處于主導地位,對各項工作發揮“領導”作用。這一職能,從動態角度反映的是基層黨組織在基層社會的動員和組織能力,從靜態角度反映的是基層社會的黨群關系狀態。
二是基層群眾利益表達與利益整合、協調。政黨總是一定階級或階層利益的代表。利益表達也必然是政黨基層組織最基本的職能屬性。代表、維護、發展和實現最廣大基層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黨的基層組織存在和發展、壯大的必然邏輯與價值旨歸。基層黨組織的這一利益表達職能,要求基層黨組織既要重視上情下達,又要重視下情上傳,注重反映廣大群眾的利益和愿望。同時,由于基層社會存在多元的利益主體,必然會在一些領域的利益訴求上產生碰撞與沖突,甚至于對抗。因此,基層黨組織不能簡單地充當民眾利益和要求的表達者,只做“傳聲筒”,還必須要充分發揮利益整合、協調的職能。
三是政治社會化。人們對于政治現象的認識,對于政治知識和政治技能的掌握,有一個從不知到知,從知之甚少到知之較多,從不自覺參與到自覺參與并最終形成自己穩定的政治意識和價值取向的過程,即政治社會化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基層黨組織通過對群眾進行顯性和隱性的宣傳啟發、教育引導,使群眾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其措施,使群眾接受黨的政治主張,從而影響其政治意識、政治行為以及價值取向的形成。基層黨組織這一職能發揮的最終目的在于增強群眾對黨的認同感,從而自覺接受黨的領導。
四是組織動員。最大限度地組織動員包括本階級在內的一切社會政治力量以實現黨的政治目標,是歷史賦予政黨的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職能。這一職能也是各個政黨對基層組織提出的基本要求。
五是橋梁紐帶。在現代社會中,任何一個政黨要想取得政權或者鞏固執政地位,都需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黨的組織體系中,處在最低層級的基層黨組織遍布于社會的各個行業與領域,既是黨直接服務群眾、獲得群眾認同的窗口,又是黨實現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黨通過基層組織上情下達,使廣大人民群眾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時下情上傳,使黨的決策層及時掌握和了解廣大人民群眾的各種利益訴求,為黨的科學決策提供客觀依據,使黨的決策貼近民心,符合民意,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支持。
六是服務群眾。服務群眾是黨的各級組織,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基層黨組織的內生特質,或者說是基本職能,也是黨掌握社會,贏得民眾認同、支持,增強政黨權威的重要途徑。基層黨組織存在于群眾之中,是實現服務群眾的窗口,對群眾的影響最具體、最直接。基層群眾往往是通過基層黨組織來認識整個黨的。因此,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職能實現的程度如何,直接關系到黨在基層的威信高低,關系到黨能否獲得最廣大群眾的支持和擁戴。
七是政治錄用。任何一個政黨要想獲取或維護政權,就要盡可能地將社會各方面的優秀人才吸收到黨內來,并著力培養其為各級黨組織的骨干。中國共產黨也不例外。黨的這一職能對于基層黨組織的要求就是將基層社會的優秀人才盡可能地吸收到黨內來,并將基層組織中的優秀分子培養為黨的后備干部,并使之擔任一定的領導工作,為黨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八是維護基層社會穩定。對基層黨組織來說,由于處在社會的最基層,對基層社會最了解,對基層社會存在的矛盾與問題最有發言權,因而在協調各方利益、緩和矛盾沖突、處理社會問題方面具有先天的優越性。因此,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能,對于保障經濟社會的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大意義。
“執行”一詞在英文中是“execute”,一是指對規劃的實施,二是指完成某項任務。按照《辭海》的解釋,“執行”,一是法律用語,指審判、公安機關為實現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所進行的活動;二在管理學意義上,是指把政策法令或計劃等付諸實施[4]1894。《現代漢語詞典》將“執行”解釋為“實施或實行(政策、法律、計劃、命令、判決中規定的事項)”[5]P1614。迄今為止,關于執行的理解還有很多。其實,從最基本的意義上來說,執行應是實現目標的具體行為,是從戰略制定到戰略實施及控制的一系列活動。
由于政黨是一個具有層級結構的體系,且組織體系的職能與層級結構又是相對應的關系,因此,處于不同層級結構的黨組織的職能是不同的。由基層黨組織在政黨組織體系所處的結構底層所決定,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的職能主要表現為執行中央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上級組織下達的指令、任務以及本組織的決議。換句話說,基層黨組織應當是一個“執行型”組織,其主要職責在于“執行”。黨的十八大通過的《黨章》第三十一條明確規定,基層黨組織的第一項基本任務就是“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和執行黨中央、上級組織和本組織的決議”,“努力完成本單位所擔負的任務”[2]。這是對基層黨組織職責的準確定位,也是對基層黨組織工作提出的明確要求。
強調基層黨組織是“執行型”組織,目的在于突出基層黨組織所應具備的“執行型”組織的職能取向,促進基層黨組織對“執行”這一最主要職責的履行,這并不否定基層黨組織也同樣具有參與政策制定、自主作出決策的職責。但必須要清楚的是,基層黨組織參與政策制定,自主作出決策,更多地也是從執行的角度出發的,為執行服務的,也可以說,這也是基層黨組織整個執行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活動或重要環節。
“力”這一概念,《辭海》的解釋包括氣力、能力、威力、權力、盡力、功勞以及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等[4]462。“力”與“執行”連在一起,顯然既不能是氣力、盡力、功勞的意思,也不能按物理學的定義來理解,而應該從管理學的意義上來認識,應當是能力、力度、效力的意思。一方面,“執行力”可以理解為執行的能力、力度以及效力;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種“合力”,是一個組織內各種執行要素相互作用所產生的整合效應力。“執行力”這一概念最早被運用于行政法學領域,指的是對具體行政行為予以強制執行的強制力或法律效力。之后,這一概念被廣泛用于工商企業管理領域。周永亮博士認為:“執行就是實現既定目標的過程,而執行力就是完成執行的能力和手段。”[6]5將執行力引入政黨管理的研究范疇,只是近年來的事情。對于基層黨組織執行力的概念雖有討論,但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不過,由執行力這一概念出發,可以將基層黨組織執行力界定為:基層黨組織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執行上級黨組織的工作任務,實現本組織的戰略、決策、規劃、部署等的執行能力、執行力度與執行的效力,是基層黨組織內各種執行要素相互作用所產生的“合力”。
在對基層黨組織執行力概念作出界定之后,還有必要進一步對基層黨組織執行力與基層黨組織的執行能力、執政能力、領導力之間的關系作出說明。
第一,與基層黨組織執行能力相比,基層黨組織執行力是一個屬概念,外延更為寬泛。基層黨組織執行能力,即組織或個人運用各種執行方法、策略、手段、技術去完成執行任務的各種能力[7]764,比如領悟能力、計劃能力、指揮能力、控制能力、協調能力、判斷能力、創新能力等。在現實生活中,執行能力強,執行力未必就一定高,之所以兩者之間不是一種必然的關系,原因就在于執行力作為一種“合力”,不僅受執行能力大小的影響,而且還會受到諸如執行力度、執行效力以及其他執行資源是否充足、執行條件是否具備、執行工具是否應用得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這就是說,執行能力僅僅是構成執行力的一個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條件,但不是唯一的條件,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第二,基層黨組織執行力也不是個人執行力的簡單相加。與組織執行力強調的是一種“合力”不同,個人執行力強調的是組織中的個體成員按質按量按時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務的能力、投入與效力。由于組織是由個體成員構成的,組織的戰略目標需要通過組織的個體成員的有效執行來實現,因此,一般來說,個體執行力越強,越有助于組織戰略目標的實現。但由于基層黨組織執行力是一種“合力”,如果組織內的各個成員能夠在一定的規則下取長補短、相互協調、同頻共振、良性互動,是可以產生正面效應合力的;反之,則會導致負面效應合力現象。因此,不能將組織執行力視為個人執行力的簡單相加。
第三,與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相比,基層黨組織執行力是一個種概念,外延較小。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指出,黨的執政能力,就是黨提出和運用正確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策略,領導制定和實施憲法和法律,采取科學的領導制度和領導方式,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有效治黨治國治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本領。由此推論,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不僅僅是一個執行(運用、實施)的問題,雖然執行對于基層黨組織來說極其重要,它還包括決策(提出、領導制定、采取)、組織、動員等內容。因此,加強基層黨組織執行力建設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礎,提高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的關鍵在于基層黨組織的執行力,但不能將基層黨組織執行力等同于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
第四,基層黨組織執行力與基層黨組織領導力是兩個既不相同又相互銜接的概念。就執行力而言,強調的是執行的過程及結果,而領導力強調的則是影響力。美國學者約翰·馬克斯韋爾甚至認為:“領導力就是影響力。”[8]1周永亮博士認為:“領導力之于執行力的修煉具有關鍵性作用。”[6]212而在實踐中,領導者的能力、意志與態度對于執行的效果往往具有直接的甚至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來看,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都對基層黨組織的執行力起著決定性的影響,是基層黨組織執行力的核心要素。因此,探討基層黨組織執行力建設問題不能忽視更不能無視基層黨組織領導力建設。
由于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即是社會治理的行動指南,而基層黨組織執行力則是將抽象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轉化為具體的任務并著力實現的不可或缺的現實力量。因此,基層黨組織執行力在我國社會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基層黨組織執行力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以實現的根本保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黨的性質、宗旨的體現,是黨的奮斗目標的具體化。如何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和認可,是各級黨組織義不容辭的責任。基層黨組織在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過程中,如何做到不走形、不變樣、不打折扣,執行力是關鍵。如果缺乏執行力或執行力不強,再好的路線、方針、政策、方案、惠民措施也只能流于形式。
其次,基層黨組織執行力也是檢驗、修正、完善黨的政策、策略、方案、措施的實踐前提。黨的科學的政策、策略、方案、措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的多次反復的過程。劉少奇同志說過:“執行政策就是實踐,在實踐中間調查研究,在實踐中間認識客觀世界,在實踐中間發現新的問題,制定新的政策,所以,重要的問題在于執行,在于實踐。”[9]457-458由實踐來檢驗、修正和完善黨的政策、策略、方案、措施的過程,離不開基層黨組織的執行,這里就有一個執行力的問題。有認真執行的,有不認真執行的,有選擇執行的,也有歪曲執行的,等等。只有認真執行黨所制定的政策、策略、方案、措施,才能為進一步修正、完善提供客觀的依據。由此可見,基層黨組織執行力的問題對于黨的科學的政策、策略、方案、措施的制定來說,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
再次,執行力是基層黨組織的生命。從基層黨組織在黨的組織體系中的地位來看,執行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基層黨組織最主要的職責,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執行力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否具有較強的執行力也是衡量一個基層黨組織是否堅強有力的基本標準。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基層的戰斗堡壘,也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打牢基礎的關鍵,就在于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執行力。一個具有強大執行力的基層黨組織,一定是堅決地不折不扣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黨組織,一定是能夠將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能夠將黨的惠民政策、措施送到車間、班組、田間地頭的黨組織,一定是在群眾中享有較高威望,具有凝聚力和號召力、受群眾擁戴和支持的黨組織。反之,一個缺乏執行力的基層黨組織,不僅僅會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得不到貫徹、執行,還會影響黨在基層的形象,損害黨在基層的威望,并最終動搖黨的群眾基礎,給黨的執政帶來合法性危機。因此,基層黨組織的執行力問題絕不能小覷。
參考文獻:
[1]王長江.政黨政治原理[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
[2]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2012年11月14日通過)[EB/OL].http:∥www.cq.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17030_7.htm.
[3]中組部:截至去年底黨員總數為8 668.6萬名[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630/c1001-25218712.html.
[4]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
[5]現代漢語大詞典(修訂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6]國富執行力課題組.本土化執行力模式[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4.
[7]漢語大詞典:第2卷(上冊)[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
[8]約翰·馬克斯韋爾.領導力[M].鄧郁,譯.北京:世紀出版集團,2005.
[9]劉少奇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